李真 徐俊麗
摘 要:隨著我國不斷推進城市現代化的進程,在有限的城市空間內,高效充分地利用城市規劃建設用地成為城市建設的首要考慮因素,為此成片超高層建筑群的出現已成為城市規劃建設的趨勢。地下室作為高層建筑工程重要的部分,其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到高層建筑的穩定性,因此加強高層建筑地下室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這個背景下,本文將從地下室施工技術應用的必要性出發,深入研究高層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技術的關鍵要點,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借鑒學習。
關鍵詞:高層建筑;地下室;施工技術
隨著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為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必須拉動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此我國建筑工程事業的投資額度不斷上升,進而對建筑工程的高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在確保建筑工程質量的前提下,也為人們的生活、工作提供了方便,同時增強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建筑工程行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整個社會的進步。近年來,地下室的結構越來越復雜,用途也呈現多樣化,為了實現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高層建筑的規模與數量方面都在不斷增加,高層建筑的功能也越來越豐富,作為高層建筑工程的根基,地下室不僅會影響到高層建筑的使用性能,還關乎高層建筑的整體穩定性,因此本文將立足于地下室施工技術的必要性,探討高層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技術的要點。
1 地下室施工技術應用的必要性
1.1 提升高層建筑的整體強度
地下室施工技術的應用,能夠提升高層建筑的整體強度,從而使高層建筑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得到保障。此外,高層建筑的體形系數較大,受水文地質的限制,許多高層建筑的穩定性與安全性達不到要求,從而出現安全事故,威脅用戶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地下室施工技術的應用,能鞏固建筑工程的根基,提高高層建筑的抗震性能與防滲性能,從而延長高層建筑的使用壽命。因此在使用地下室施工技術時,需要考慮到實際的情況,并加強地下室施工技術的管理,保證高層建筑施工的安全、有序的進行。
1.2 環節各種因素帶來的影響
使用地下室施工技術,能夠環節各種因素帶來的影響。眾所周知,高層建筑施工是一項綜合性的復雜工程,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層建筑施工的風險成本,不利于高層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而使用地下室施工技術,能夠使高層建筑的根基更加穩固,減少不良因素的影響,從而最大程度上提高了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保證施工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這也減輕了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使高層建筑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順利完成高層建筑工程的各部分施工。
2 高層建筑地下室施工技術的關鍵要點
2.1 土方開挖技術
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的第一步,就是地下室的土方開挖,因此加強土方開挖施工技術,也是提升高層建筑施工質量的有效途徑,因此相關管理部門,應當重視土方開挖部分的工作,盡量使土方開挖施工與高層建筑地下室施工計劃保持一致,借此來緩解不確定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此外,在施工過程中,要保證樁基的完整,因此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對樁基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避免樁基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損壞。為了緩解滲水等情況發生,應該在施工現場挖一條排水溝,以便在排除基坑內的積水,提升高層建筑地下室施工的效率。相對于普通建筑,高層建筑對于基坑的深度要求更高,平均在十米左右,這給土方開挖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負擔。因此高層建筑的土方開挖將關系到高層建筑整體的穩定性,一般采用分段開挖的方式,一方面是為了方面地下室工程施工管理,另一方面分段開挖能夠減少地下室工程施工的風險,減少高層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成本。具體的方式是以澆帶為界開展分段式挖掘,每挖開50cm,要使用支護結構的鋼管對基坑加以固定,從而提高土方開挖技術的應用效果。
2.2 地下室中墻模板施工技術
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合理的選擇建筑材料,提高地下室中墻模板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一般來說,地下室中墻模板施工所用到的板材為膠合板,不僅能夠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還能有效的提高地下室施工的效率。并按照高層建筑實際的需要,將模板按照一定的比例剪裁好,在剪力墻與膠合板的銜接處,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做好預埋處理,并做好填充工作,提高地下室中墻模板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在木板墻與剪力墻的周圍,應該采取一定的防水防震措施,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從增加鋼筋配筋的方式入手,能夠有效的提升高層建筑的可靠性。為了提升高層建筑工程的拉伸性能,可以采用泡沫、脹棉作為填充物,并增加剪力墻內的鋼筋用量,借此來提升高層建筑工程的抗拉伸性能。
2.3 地下室防水施工技術
地下室防水施工技術貫穿于高層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的始終,由于基坑滲水會引起高層建筑整體的沉降現象,因此防水技術的應用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底板施工中的冷縫現象,就是由于地下室工程滲水造成的,因此開展底板結構與外墻的防水處理,是提高地下室施工技術應用效果的基礎。底板結構自防水施工技術是地下室防水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施工難度較大,因此需要相關施工人員投入更大的工作量。結構自防水施工技術,顧名思義,利用了底板結構的特征進行有效的防水工作,一般來說,底板的結構是拱形,中間的拱圈凸起,兩邊下沉。同時結構的分布能夠形成底板天然的防水效果,然而需要注意在進行鋼筋結構施工時,避免鋼筋的安裝對底板結構造成破壞。同時,溫度也是影響底板結構的重要因素,因此對溫度的把控成為了相關工作人員的一個工作重點。通過加強高層建筑地下室施工技術關鍵要點進行分析,可知通過采取這些技術措施,能夠提高地下室施工質量,進而避免施工事故的發生,也提高施工企業的效益,這對于獲得社會及行業認可具有重要意義。
在超高層建筑群施工組織及施工關鍵技術上總結了相關經驗及措施,通過分析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超高層建筑群施工平面規劃需結合實際情況,對施工區域及施工場地內的道路進行合理規劃,避免造成施工擁堵。
第二,超高層建筑群塔吊設置較多,對塔吊的選型及安置位置需結合實際及遵循相應原則進行安排,塔吊操縱需注意安全規范。
第三,巖溶地區沖孔樁施工需綜合考慮復雜的巖溶地質,嚴格控制沖孔中出現漏漿、塌孔”、“鋼筋籠浮籠、掉籠”等問題,主要措施包括合理設計沖孔樁施工方案及作好施工前準備工作,防止卡鉆,制定處理巖溶問題應急預案。
第四,超高層建筑群地下室大型筏板澆筑需考慮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帶來的裂縫問題,通過分析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采取選擇低熱水泥品種,摻加外加料和外加劑,選取級配良好的骨料,降低混凝土澆筑溫度等措施對裂縫進行控制。
隨著影響因素控制指數的變化,施工效益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當影響因素控制指數越大時,施工效益越高,由此可見,明確地下室施工技術的關鍵要點,對影響施工的因素進行有效控制,可以保證地下室施工的順利進行,并提高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益。
3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高層建筑工程規模與數量的增加,人們對高層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為了滿足建筑工程質量方面的需要, 在對地下室結構施工進行施工的過程中,管理人員一定要提升管理意識,做好協調與統籌,對于施工中遇到問題需要及時給以妥善處理。技術人員一定要熟悉施工工藝流程,對關鍵環節和重要工序加強施工的過程控制,保證工程質量,從而使高層建筑工程的整體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馮梅.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術[J]. 建筑技術開發. 2017(07).
[2]王強.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術[J].卷宗,2017,(35).
[3]方萬, 袁成. 高層建筑地下室施工技術要點淺析[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