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敏
【摘 要】 目的:觀察并分析放環后出現不規則陰道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法與效果。方法:選取42例于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來本院接受治療的放環后出現不規則陰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雙盲法將其分為兩組,所有患者均接受維生素C與維生素E治療,在此基礎上加用止血芳酸片得為對照組,加用宮環養血顆粒的為觀察組。統計兩組患者的藥物治療效果,并展開對比與評價。結果:經統計,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24%,相比于對照組的76.19%明顯升高,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應用宮環養血顆粒對放環后不規則陰道出血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其臨床癥狀,促進經期恢復正常,療效相比于止血芳酸片更為顯著,值得重視。
【關鍵詞】
放環;不規則陰道出血;臨床效果
在臨床上,宮內節育器為應用歷史比較長的一種避孕措施,可取得較為理想的避孕效果,并且操作簡便,安全可靠,經濟性高,成為臨床首選的避孕方法[1]。然而,宮內節育器在放環以后,有可能導致陰道不規則流血現象,對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筆者分析相關文獻得知,對于已孕女性而言,其如果在放環后的1周內陰道有少量出血,則為正常現象,無需采取干預治療措施;但是,如果在此期間發生陰道大量出血或出血不止的情況,則應采取對癥治療措施,以免發生不良后果,充分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2]。基于此,本文以本院42例放環后出現不規則陰道出血患者為例,就其臨床治療方法與效果展開探討。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42例于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來本院接受治療的放環后出現不規則陰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雙盲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有21例。對照組中,患者年齡為24~46歲,平均(36.07±2.83)歲;孕次為1~4次,平均(2.08±0.32)次;病程為1~7周,平均(2.67±0.24)周。觀察組中,患者年齡為23~45歲,平均(36.25±2.86)歲;孕次為1~5次,平均(2.13±0.36)次;病程為2~6周,平均(2.89±0.35)周。所有患者經臨床檢查,均符合宮環出血的診斷標準,同時排除存在盆腔炎、盆腔腫瘤以及子宮肌瘤等其他婦科疾病患者。在基本資料方面,兩組患者差異不明顯,值得比較。
1.2 治療方法
待患者入院后,向其應用維生素C治療,每次口服0.2g,每日3次;同時口服維生素E,每次服用0.1mg,每日1次。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患者止血芳酸片(由湖南洞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號為H43021916)治療,每次用水沖服0.5g,每日用藥3次。觀察組則加用宮環養血顆粒(由湖南安邦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號為B20020001)治療。每次用溫水沖服1袋,每日用藥2次。所有患者均接受為期3個月的藥物治療。
1.3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均完全消失,停止用藥的3個月內,未出現復發的情況。
顯效:患者的月經周期恢復至(29±6)d,經期持續時間不超過7d;同時,對于月經量過多的患者,其月經量不超過100mL,停止用藥的3個月內,未出現復發的情況。
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但未達到上述標準。
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未發生變化,甚至出現加重的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本實驗所得的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 21.0軟件展開統計學處理與分析,計數與計量方面的數據分別應用百分比與(平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具有統計學方面的意義。
2 結果
經統計,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5.24%,相比于對照組的76.19%明顯升高,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結論
現階段,宮內節育器作為一種常用的避孕措施,憑借操作簡便、性價比高、避孕效果理想等優勢,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筆者分析相關文獻報道得知,在女性體內放置宮內節育器,不會對其排卵以及內分泌系統造成影響,而且還可避免身體在藥物刺激下出現的不良反應,在育齡女性長期避孕中比較適用,再加上安全可靠,具有可逆性,因而得到了廣大有避孕需求的女性的青睞[3]。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宮內節育器的使用容易導致陰道不規則流血現象的發生,因而在放環后的1周以內,應對患者陰道的出血情況進行嚴密觀察,以免因長時間的出血,加大患者貧血及陰道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從而嚴重危害到女性的身心健康,對我國計劃生育的推廣與實施造成阻礙作用[4]。
有文獻報道,在放環以后,女性容易出現陰道出血以及下肢或腰部酸痛等副作用。其中,陰道出血癥狀主要表現為經期延長,白帶混血,以及月經淋漓不凈等。出現這些癥狀的主要原因是避孕環對患者的子宮內膜產生刺激,引起子宮組織發生化學方面的改變,進而誘導陰道出血[5]。下肢或腰部酸痛癥狀則表現為下腹部墜痛以及腰部疼痛等,通常發生于放環初期,一般來說,通過對患者展開及時的對癥治療,是能夠將上述癥狀有效消除或緩解的。然而有的患者放環后陰道不規則流血會出現不緩解,甚至是加重的現象,因此,臨床醫護人員應對患者的病因及病情進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礎上展開針對性的治療,以促進其身體的康復。
研究發現,宮內節育器會產生局部壓迫的作用,容易引發炎性反應,進而損傷患者的子宮內膜,釋放大量局部組織活性物質,并且還會增加血管的滲透性,最終導致陰道不規則流血的發生。臨床以往在對放環后陰道不規則流血患者進行治療時,通常采用抗生素、抗前列腺素以及維生素K等止血藥物,但無法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再加上患者治療依從性不高,容易引起頭暈以及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的出現,對臨床療效造成不利影響。本研究中,通過在維生素C、維生素E等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應用宮環養血顆粒,結果顯示,其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接受止血芳酸片治療的對照組(P<0.05)。這是因為宮環養血顆粒作為一種中成藥制劑,可有效止血、養血以及益氣,同時還可可有效治療因氣血虧虛引發的經期延長以及月經淋漓不盡,且無不良反應,更加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通過應用宮環養血顆粒對放環后不規則陰道出血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其臨床癥狀,促進經期恢復正常,療效相比于止血芳酸片更為顯著,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吳金波.上環后不規則陰道出血的療效觀察[J].飲食保健,2015,02(14):21-22.
[2] 羅春麗.辨證治療放環后不規則陰道出血100例臨床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14):97-98.
[3] 黎燕玲.短期口服避孕藥防治放環后不規則陰道出血的效果[J].華夏醫學,2013,26(04):677-679.
[4] 施夜.上環后不規則陰道出血的療效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07):121-122.
[5] 趙潔.益氣法治療上環后不規則陰道出血的療效觀察和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03):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