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霞
【摘 要】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接受靜脈溶栓治療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影響,為臨床實踐提供參考。方法:本研究對象來自于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靜脈溶栓治療的8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基于病床號奇偶性將其劃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采用常規護理方式,研究組接受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通過不同護理方案后,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并發癥發生率更低(P<0.05)。結論:對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而言,在靜脈溶栓治療過程中予以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預防并發癥,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值得在臨床護理中加以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護理干預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也被稱為腦梗死,大約占腦卒中比例的80%,是由于腦組織血液供應不足而引起的壞死,失語、偏癱是臨床常見癥狀,其病死率、致殘率、發病率高,是威脅人類健康的“殺手之一”。目前,靜脈溶栓是該疾病臨床治療有效方法之一,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保證溶栓成功。相關研究[1]指出,在靜脈溶栓治療過程中配以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夠進一步強化治療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在靜脈溶栓治療過程中進行護理干預,并同常規護理進行分組對比,現將整個研究過程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抽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靜脈溶栓治療的8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均滿足《中國醫學分類與診斷標準》中提到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臨床體征及癥狀,對各種藥物無過敏、禁忌癥,積極配合治療,且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其中男38例,女42例;最小年齡33歲,最大年齡75歲,平均年齡(42.11±0.5)歲。基于病床號奇偶性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0例),經統計學分析得知,兩組一般資料數據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不會影響本次統計數據。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營造優質的病房環境,調節溫濕度,溶栓前詳細講解相關治療知識,并科學指導患者合理飲食與服藥,對患者的病情變化予以細致觀察。研究組予以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操作如下:
1.2.1 溶栓前護理 1)溶栓前準備:當患者抵達病房后,護理人員應合理安置患者。嚴格遵照醫囑對患者進行血氧飽和度、心電監控,吸氧,細致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基于患者的病情,盡量選取粗直的外周血管,采用留置針構建通暢的靜脈通路。同時,積極配合醫生采集血液標本,并進行實驗室及CT相關檢查。告知患者不得進食,不得置入鼻飼管。2)心理護理:因該疾病發展比較快速,所以臨床護理人員應隨時注意患者心理變化,耐心向患者講解該疾病病因及靜脈溶栓治療的臨床價值,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
1.2.2 溶栓過程中 當護理人員接到溶栓醫囑后,應迅速嚴格遵照醫囑現配尿激酶,溶栓前對患者血壓、四肢肌力、瞳孔、神志、言語等予以詳細檢查并如實記錄,并將rt-PA使用時間進行詳細記錄。值得注意的時,輸液過程中應專人守護,針對煩躁不安的患者可給予一定的約束,并向家屬作解釋。然后,對藥物輸完時間予以詳細記載。床邊,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如下情況予以重點觀察:1)輸液部位是否出現水腫、血腫、藥物外滲等癥狀;2)出血征象:對患者皮膚、黏膜是否存在出血點、大小便顏色、嘔吐物及痰液顏色等情況進行細致觀察,如果存在出血征象應迅速告知醫生,并配合處理;3)神經系統體征的變化;4)患者血壓、心率,溶栓結束后前2小時每隔15min監測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并評估患者肌力、言語情況、皮膚及黏膜有無出血點。
1.2.3 溶栓后的護理 1)并發癥的觀察:出血是溶栓后最嚴重的并發癥,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病情予以重點觀察,如果患者出現了意識不清、肢體障礙、惡心、嘔吐等癥狀,應分析是否是腦出血,并迅速處理。另外,護理人員認真查看患者消化道、泌尿道、呼吸道、鼻腔、皮膚等是否存在出血傾向。2)生活護理:營造優質的病房環境,對探視人數予以重點控制,飲食盡量保持低脂、低鹽流質飲食,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對下腹部定時按摩,加快腸蠕動。3)康復鍛煉:初期臥床的患者應將患肢放在功能位,勤于按摩,進行被動運動,避免肌肉變形或萎縮;針對失語患者,應加強語言康復鍛煉。然后,鼓勵患者開展更衣、站立、平衡、協調性等訓練活動,并對患者及家屬康復信心。
1.3 評定標準
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價,評定標準為:1)治愈:患者各項臨床體征與癥狀均完全消失,意識清醒;2)有效:患者臨床體征及癥狀有所患者,意識比較清醒,生活尚無法自理;3)無效:患者臨床體征及癥狀并未任何變化,且逐漸惡化。同時,統計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資料均以統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進行檢驗,若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通過不同治療方案后,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為75.0%。兩組臨床總有效率對比得知,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對比
據統計得知,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5%,對照組為12.5%。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得知,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對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而言,靜脈溶栓治療成功的關鍵不只是發病的時間窗,針對性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有利于促使患者早日康復[3]。溶栓前,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全面評價,注重心理指導,嚴格遵照醫囑給藥。溶栓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注重監護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嚴密觀察,以此來保證換能夠順利完成治療。溶栓后,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盡快康復鍛煉,有效預防并發癥,提高患者生活品質。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并發癥發生率更低(P<0.05),這充分證實了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溶栓治療的效果,臨床價值大。
參考文獻
[1] 楊志紅,庚芳.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治療護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4,(33):4598-4599.
[2] 李花.rt-PA靜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6,29(27):213-214.
[3] 陳賓.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的圍溶栓期護理[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0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