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摘 要:建筑結構設計是建筑整體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不僅對整個建筑的穩定性、抗震性有影響,而且對安全性和使用壽命等起到決定性作用。隨著現代建筑的多樣化,形狀的復雜性和層次的高度化,建筑設計與建筑安全的緊密結合得到充分展現。筆者簡要介紹了建筑安全的重要性,探究了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并提出提高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的幾點建議,僅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
1 引言
21世紀以來,經濟和科技發展與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也隨之不斷提高,建筑業更是蓬勃發展。如今,除了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外,人們更注重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不僅對建筑物的功能和外觀,而且對自身的安全性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深入探究如何利用合理的設計和先進的施工技術來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意義重大。
2 建筑安全的重要意義
建筑結構設計不僅包含了大量的專業知識,更是一門綜合性很強學科,例如,在建筑設計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工程力學,材料力學等相關規范標準,還要考慮結構抗震構件的施工措施,以確保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能,對人們生命財產安全作出重要保障。基于此,必須確保建筑設計的科學合理性。在建筑設計的初期,首先要確定建筑結構的設計方案和承載能力,并計算準確的結果,以保證建筑結構的尺寸、形狀及建筑空間的使用規范標準。建筑結構設計中應考慮建筑材料的應用和承載能力。此外,建筑物安全性還受到施工過程和施工質量的影響。
3 建筑設計中的安全問題
3.1 抗震性能欠佳
如今,抗震性能達不到相關標準是我國部分區域的建筑結構普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最近幾年,中國發生地震的頻率越來越高,同時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重大經濟損失。此外,這也反映出建筑結構抗震性能存在嚴重的問題。現有的一些建筑抗震性能較差,達不到國家標準要求的。有必要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提高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這不僅需要在結構設計過程中進行抗震性能設計,更重要的是提高結構設計的能力。中國相關法律已經明確提出建筑物抗震措施和內容,也是建筑物抗震設計的主要依據。然而,鑒于目前的情況,大多數建筑單位和施工人員對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沒有全面的了解。在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往往忽略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設計,這是建筑結構抗震性能差的主要原因。在中國不同地區的地質條件和地震帶的分布情況基礎上,有必要對不同地區的建筑結構進行抗震設計,這也是建筑結構設計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3.2 建筑結構的非科學化設計
建筑工程中最為關鍵部分是建筑結構設計。建筑結構設計水平不僅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而且最能突出建筑結構設計的重要性。在建筑結構設計階段,關于安全性方面一直存在許多不足和急需解決的問題,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設計人員自身的專業能力不足,具體實踐經驗較少,這使得結構設計結果與實際建筑結構存在較大差異,導致建筑設計中存在明顯的安全問題。
(2)建筑設計人員對安全設計的理解不夠全面。由于缺乏安全意識,在建筑結構的設計環節往往重視程度不夠,這對建筑結構的質量和后期工程都有一定的影響。
(3)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時,過分追求經濟性而忽視安全性,對于建筑結構抗震性能存在嚴重認識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事故的概率。針對這些問題,有必要關注建筑設計人員的不合理設計對建筑工程和結構安全的影響,不僅設計院需要加強相關人員的管理,而且還需要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意識的培養。重視建筑結構的科學設計,也重視建筑師自身的科學設計。明確認識自身不足,及時查漏補缺,端正專業態度。
3.3 材料方面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鋼的質量對建筑結構的安全性有決定性的影響,因為鋼材的質量和材料盜用現象的頻繁發生,以及建筑結構的安全性不能得到保證。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現象時有發生,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為了降低建設項目的成本,一些建筑單位增加了自身的經濟效益,以次充好,使用不符合標準要求的鋼材。實際上,主要是因為缺少對建筑質量和結構安全性的重視。
(2)施工單位為了降低成本,增加收益,使用質量不好的鋼筋,對于建筑的安全性能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影響非常惡劣。
4 提高建筑安全的途徑
在建筑結構設計中,考慮和分析建筑物的安全性,應從主觀性、客觀性、硬件和軟件等方面入手。
4.1 提升建筑師自身的安全意識
在設計階段,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對建筑的安全性給予高度的重視,要把建筑的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設計師首先應從實際出發,認真詳細地調查建筑物所在的區域,深入了解當地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著重分析影響建筑結構安全的自然因素。為相關的自然災害做一個有針對性的建筑設計。因此,設計師在進行結構設計時必須做到全面考量,綜合分析。
4.2 建筑設計中的相關規范
有關政府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設計院和相關政府部門首先應從管理制度開始,規范建筑師在進行結構設計時應遵守的安全規章制度。與此同時,要建立一套較為系統完善的審查制度,建立專業的監理小組,認真評估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從源頭上確保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其中,建筑結構設計是建筑質量的重要保障,特別需要相關部門重視。因此,建筑師在進行結構設計時決不允許粗心大意,必須做到細致入微,考慮周全。
4.3 增強建筑抗震設計,提升建筑物抗震性能
在很大程度上,建筑物的安全性取決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然而建筑結構的設計水平決定著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因此,在建筑結構設計的環節中,必須重視和加強建筑抗震設計。根據過去建筑物倒塌造成的地震,設計人員應分析地震中建筑物和受損部位等關鍵因素,找出建筑的震害規律和薄弱環節,并進行施工。對薄弱部位進行了抗震設計。同時,在建筑設計中,采用試驗方法和模擬方法模擬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應力。為了檢測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改進和調整不合理和不平衡的位置,以確保建筑結構的均勻性,提高建筑結構的承載能力以及抗變形能力。通過合理設計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不斷優化建筑結構設計的目的,從而既可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又可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4.4 加大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監督力度
相薄弱的監理管理給建筑結構設計帶來了很多隱患問題。在這方面,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建筑設計安全的監督,規范設計人員的要求,嚴格執行建筑設計,定期或不定期審查建筑設計和標準。同時還要規范相關原材料和施工設備的使用。同時,施工單位因使用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建筑材料或出現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現象,應當受到嚴厲處罰。監督部門必須認真履行職責,督促建筑設計人員嚴格履行職責,根據國家頒布的政策法規,切實提高建筑安全性能。
5 結束語
眾所周知,建筑結構設計和建筑安全性能對于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是至關重要的。隨著建筑業的蓬勃發展,建筑設計和建筑安全必然引起人們高度關注和重視。建筑企業有必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既要優化和完善建筑結構設計,又要提升建筑設計的合理性和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此外,還要不斷提升設計者專業技能和自身綜合素養。這樣才能為改善和保障建筑物安全性能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建筑行業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 何萌萌.試論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江西建材,2015(4):18~19.
[2] 崔磊濤.在工業建筑結構設計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2):234.
[3] 解增銀,嚴慶平.淺談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如何保證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