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玲英
摘 要: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需要更多的能源,這使得我國需要加大能源開采的力度,這勢必會對我國環境帶來問題。再加上當前人們的環保意識較差,公眾參與環保活動的途徑和次數都是不足的,環保相關制度的缺失,都使得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無法有效開展下去,而我國的環境問題仍然較為嚴重。加大對環境保護的力度成為了當前的重點工作,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能否有效開展的重要基礎。由此可見,環境保護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環境保護;問題;對策;建議
1 引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城市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環境問題也是日益突出,加強環境保護是當務之急。因此,環境保護管理工作是關鍵,只有不斷提高環境保護管理水平,才能將環境保護工作落到實處,從而真正實現經濟的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共同進步,最終實現全方面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由此可見,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要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強化環保意識,重視環保管理,只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提高環境保護管理水平,真正使得人類與環境共同發展和進步。
2 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
2.1 社會公眾認知和參與程度低
環境保護與社會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是每一個公民所應具有的責任和義務,也應該是公眾參與度最高的一項工作。但是,現實生活中人們對環境保護的認知程度不夠,對環境保護缺乏自主意識,往往將環境保護看做是政府的責任,是生產企業的責任,而與個人關系不大。而且,社會上很多人對環境保護的概念缺乏基本認識,從來沒有想過環境污染會給自己和社會帶來危害,平時不會去關注環境保護,更無法理解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因此,社會公眾對環境保護缺乏自主了解,同時,對環保活動等公益性活動參與度也不高。
2.2 環保部門監管不力
環保部門在實際工作中并沒有將關于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政策時執行到位。其中還有部分工作人員存在執法不嚴甚至違法亂紀的現象,以至于國家用于環境保護的專項經費并沒有真正落到實處。某些職能部門的干部自身也存在嚴重問題,人在其位卻對相關業務缺乏基本常識,不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對環境保護的投入力度也遠遠不夠,導致對污染的監管失職。有此地方為了提高財政收入,采取保護性政策,對具有較大污染的工業企業的制裁力度較輕,使得環境最終遭受很大的破壞。
2.3 環境污染方式的多樣性
經濟的發展帶來科技進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的發明運用于生產領域,給生產活動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導致了新的環境問題的出現。造成環境污染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呈現多樣化。除了工業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居民生活污水、市里的汽車尾氣等傳統環境污染,如今又產生了很多新的環境污染,如放射性環境污染,電磁波污染,光化學污染等。科技更新速度加快,技術的應用日新月異,未來可能出現什么樣的環境污染,是難以預料的,從環境保護角度來看,我國環保技術創新能力薄弱,抗污染技術以及自主開發創新的能力還是十分欠缺。
2.4 污水處理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能否有效地對城市生活用水和工業廢水進行妥善地處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污水的處理技術。雖然近年來我國政府相關部門開始重視這一問題,在技術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技術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是,由于城市用水量和城市污水排放量的增加,污水處理的難度與強度也在不斷增加,這給污水處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我國目前在污水處理技術方面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技術的層次和水平依然較低,不能滿足城市發展和人們對水資源的要求,這是我國污水處理技術發展過程中的難題。
3 對策與建議
3.1 加大力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
加大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增強公眾的責任心和提高公眾的主人翁意識,教育強化公眾的環保意識,使社會大眾能高度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的行動中來。公眾是環境保護中的生力軍,只有充分發揮社會群體的主人翁地位,大家的環保意識提高了,對環境有了強烈的保護意愿,才能形成一個上下聯動的環境保護機制,才能將環境保護工作落實到位,才能事半功倍。所以政府應該加大環保宣傳力度,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使得環保意識深入民心,人人有責,人人有權,作為國家的主人,使社會大眾意識到環境保護是每一個人的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每個人應該享有的權力,這樣才能增強廣大群眾的環保決心和環保信心。同時,國家需加大環境保護經費的投入,保障環保工作的順利進行。
3.2 強化各級環保組織的監管力度
協調各部門的職能范圍,使各環保組織各司其責,能嚴格執行各項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在實際施行過程中,杜絕徇私情,以權謀私,以權尋租等情況發生,給環境造成巨大的污染。聯動企業和公眾,形成政府、企業和公眾三位一體環保機制,使環境保護工作有效開展。
3.3 促進環境保護的科技創新
如今科技時代的到來也意味著環境保護工作也應進行科技創新,只有技術不斷開發和完善環保技術,才能做到環保生產。所以在新的發明、新的科技運用于生產之前,需要對其進行嚴格地檢測和反復地論證,確保這些發明和技術確實不會產生嚴重的環境污染,再運用到生產領域,才能使環境污染的發生率降低到最低,這是對環境的負責,也是對自身健康的負責。同時,企業也應該尋求可持續發展。任何一個企業要獲得長久的發展,就必須以企業為主體,注重對企業的環保技術創新體系的開發,從內而外的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對此,國家要從政策上進行鼓勵和引導,加大力度致力于環保技術的開發和研究。
3.4 加強對污水處理過程的監督與管理
為了確保污水處理工作能夠得到正常開展,要加強對污水處理過程的監督與管理,使污水處理的過程更加的科學、規范。為此,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充分發揮作用,制定出系統、完善的監管體系,利用先進的監督方法和考核辦法督促污水廠做好管理工作,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與水平。要采取一定的約束和激勵手段,提高污水處理單位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情況下,環保問題已經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重視。雖然我國開展環境保護已經40多年,但是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追根溯源,找到問題的成因,從而提出符合科學發展的具體解決方案,才能為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趙麗君,程侖.當前環境執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5.
[2] 黃艷松.淺談城市規劃中的環境保護策略[J].中華居民,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