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需
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海外項目施工特點,海外工程安全環境的現狀,結合多年來在海外工程施工管理的體會和心得,提出了要加強海外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應采取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海外項目;安全風險;識別;措施
1 引言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再加入世貿組織后,綜合國力的不斷加強,特別是實施“走出去”、到“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以來,經濟國際化不斷邁進,企業進入國際工程市場去參加海外海外項目,尋求更多的發展空間。近年來在海外設立的項目也逐年增多,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同時也帶來更大的安全風險。針對于海外工程國政治不穩定、經濟較落后、教派、騷亂和恐怖主義活動猖獗的高風險區域,所以有必要對這些項目進行有效的風險識別與控制,才能最大限度地防范恐怖襲擊和其他安全事故的發生。
2 海外工程項目的安全風險識別
海外項目很大程度上受到項目所在國的政治影響。如國家政治不穩定甚至發生政權變動,則項目的執行勢必會受到嚴重影響,導致項目延期甚至停工;社會風險包括宗教信仰、生活習慣及不同文化間的文化沖突等,如有些國家的勞動者生產效率低下,宗教節日多等,這些因素都是對項目執行期間潛在的風險。海外項目存在的政治風險主要表現為以下三種形式。
2.1 區域性武裝沖突與恐怖活動
過多的有組織的恐怖主義者為了擴大事端,制造聲勢,達到某種政治目的,不惜襲擊在其境內工作和生活的外國人。例如2004年5月,中國某央企援建的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口工地遭到汽車炸彈襲擊,3人死亡,多人受傷。6月,中國某央企在阿富汗昆都士的施工人員在駐地遇襲,死亡11人,重傷5人。
2007年4月下旬中國某公司位于埃塞俄比亞東南部的工地約200名持有火箭筒和火炮等武器的武裝分子發動突襲,與負責保衛工地的100名士兵交火,槍戰持續大約50分鐘,保衛工地的士兵因不敵武裝分子而潰散,武裝分子一度占據工地。當埃塞政府軍派出增援的一個旅抵達該工地時,武裝分子已撤走。9名中國工人喪生,65名當地工人被殺,另有7名中國工人被擄走,8臺小車、1臺面包車、20幾臺重型汽車被搶,所有的設備被焚毀。
馬里首都麗笙酒店遭襲事件,當地時間2015年11月20日上午,馬里首都巴馬科市麗笙酒店遭不明人員襲擊。他們進入酒店后開火,并劫持人質。中國某央企國際集團總經理周天想,副總經理王選尚,國際集團西非公司總經理常學輝,三位領導殉國。
2016年3月24日,安哥拉羅安達省四名中國公民被證實遇害。他們于當地時間1月17日中午驅車外出,半小時后失聯。據悉,四人尸體在某水溝被發現時已高度腐爛,僅可從衣物等辨認身份。當天四人被劫持捆綁,恐怖分子用鈍器打倒四人后把人全部扔進水溝,然后水溝上澆汽油并點火,部分人員是被燒死。
2017年有56名聯合國維和人員遇襲身亡,創1994年以來的最高紀錄。據統計,自1948年以來,超過3500人在聯合國維和行動中獻出生命,其中943人因遭遇暴力襲擊而犧牲。2013年至2017年間,暴力襲擊導致195名維和人員死亡。
2.2 當地民族存在分裂勢力爆發排外行為
世界上不少國家都存在民族分裂勢力,比如巴基斯坦部落地區、阿富汗、埃塞俄比亞等都存在處于割據狀態的地方民族分裂勢力,他們會把在當地從事工程承包活動的外國承包商視為襲擊目標,用以威脅政府,作為與政府討價還價的籌碼。發生在我們中國企業身上的,如2004年5月,中國某央企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的12名監理工程師在去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口工地途中,遭遇汽車遙控炸彈襲擊,3死9傷;同年6月,中國某央企在阿富汗北部昆都士的工地遭到持槍恐怖分子襲擊,死亡11人;2006年2月,中國某央企建筑材料集團總公司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工作的6名員工,在返回駐地途中遭武裝襲擊,死亡3人;2007年4月,中國某央企勘探局設在埃塞俄比亞項目組遭武裝分子襲擊并搶劫,死亡9人。這些事件的肇事方主要是當地的宗教和地方分裂主義者,他們主要針對的還是當地政府,目的只是阻止當地政府利用外國公司在當地開采資源。
2.3 武裝分子綁架勒索
有些國家存在的激進的武裝分子往往通過綁架人質方式,來獲取高額贖金。如2004年10月,中國某央企2名工程師,在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的部落地區被武裝分子綁架,1人死亡;2007年1月,四川某央企工程公司5名員工在尼日利亞南部的河流州埃莫華地區被武裝分子綁架;同月,中國某央企駐尼日利亞南部巴耶爾薩州辦事處9名工作人員被武裝分子綁架。2012年12月13日敘利亞武裝分子綁架了烏克蘭女記者安哈爾·科奇涅娃,綁匪曾表示,如果沒有收到5000萬美元贖金,可能處決科奇涅娃。2015年2月17日菲律賓一名葉姓女華商日前在菲國南部的蘇祿省遭到不明身份武裝分子綁架,綁匪要求1500萬比索的贖金。
3 海外工程項目安全風險控制措施
3.1 海外工程項目的立項投資必須進行安全評估
(1)堅持對境外項目承攬和機構設立進行風險評估審查,實行安全風險一票否決制,切實做到"不評估、不立項"。尤其對高風險國家和地區設立的機構、項目,應事先聘請專業安全機構進行安全風險評估,例如國際SOS組織,并征求國內有關部門及相關駐外使領館的意見,避免因盲目立項而自陷險地。
(2)企業要在立項前對項目安全成本進行核算,將安全投入納入項目預算,將安全保障內容作為專門條款納入項目合同或正式書面文件。對于承包工程和外派勞務項目,要在合同中明確業主有義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企業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和正常施工秩序。
(3)企業境外項目和機構要提高風險意識,密切跟蹤、積極研判所在國和地區的安全形勢,增強分析判斷能力和風險識別能力。加強對正在執行項目所在國和地區政治、經濟、法律、風俗等方面的研究,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動態評估。
(4)通過多種信息渠道,加強信息收集和預警。依靠駐外使領館、當地政府、軍方、中外方合作伙伴和媒體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其次可以與國際性專業安保機構或組織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資源;各境外機構應根據所在地風險情況,實行相應的安全報告制度,定期發布安全形勢周報和安全預警信息,并發至各海外項目、國內和駐外使領館,依據信息準確指導項目公司做好安全預防工作。對有較高安全風險國家的規模小、效益低的項目,除保證海外投資項目服務保障需要外,合理制定方案,堅決有序撤離。
(5)工程實施中與中國駐當地使領館和駐在國治安機構保持密切溝通與合作;工程實施后對工程中的安全保障情況做出詳細評價和總結,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
3.2 對海外項目中標后的安全防范工作
海外項目的安全防范工作最終還是由各個境外施工單位乃至每個工班、每個員工來實施和完成的。海外項目自身的防范意識、安全管理、人財物的投入,措施制定對安全工作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項目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謹慎簽定經濟合同。進人存在較高安全風險的國家或地區市場時,最好將安全保障作為專門條款寫入合同或正式書面文件,明確甲方有義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我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和正常施工秩序;緊急情況下,甲方有義務提供應急設施和其他必要幫助。對具有潛在安全風險的工程項目,在合同談判的時候,可以通過要求增設專門的安全條款,規定由業主或者當地政府/軍方負責保護承包人員的安全、設立專項安全費用用以提供足夠的安全保護設施等,可轉嫁安全風險或者盡可能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
(2)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海外項目要尊重當地的文化、歷史、宗教、風俗,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和當地社會的文化沖突。中國籍員工進入當地必須遵守當地法律,例如:雇傭當地勞務時,雙方必須簽訂勞動合同并公證備案,辦理稅號,繳納社保,按法律流程解雇勞務。中國籍員工要在所在國當地正規醫院進行體檢,提供健康證明,中國籍員工合同應到所在國勞工部公證備案。海外項目必須向所在國相關部門交稅(印花稅、工業稅、個人所得稅、消費稅、資本利得稅、房地產稅等),提供完稅證明資料。還要積極參加項目所在國和地區的公益活動,適當適度的給當地提供一些饋贈的公益事項,與項目當地社區、行業、雇員和諧相處,共同創造社會價值,營造和諧有利的社會發展環境。
(3)為海外施工人員投保海外人身意外保險。項目及時為外派員工購買境外安全保險,減少后顧之憂,提高企業和員工的抗風險能力。一旦出現意外,確保有充足的資金保障,及時解決人員醫療救助費用,這也可以減少企業的巨額負擔。在一些高危地區的工程項目,要多尋幾家保險公司,借助第三方資源充分利用安保公司、保險公司、中介機構、國際組織等資源,通過參加保險、外包或購買國際SOS救援服務,讓對方提供有償服務,提供日常風險信息共享,便于突發恐怖活動后人員及時撤離和救援。
(4)加大安全防恐培訓力度。邀請防恐安全專家講述國際安全形勢和防恐知識,提高項目人員的安全意識和防恐意識。對派出人員在出國前開展境外安全教育和針對項目所在國家和地區的防恐安全形勢進行培訓,使員工明確所在國的安全形勢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增強安全管理綜合能力。
(5)建立完整、系統的安全防護制度和措施,并大力落實制度的監督、檢查體系,及時敏銳地發現異常情況、積極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在工程開工前便與工程所在國的政府或軍(警)方取得密切聯系,務必得到對方在安全保障上的承諾,包括必要時派兵(警)保護的承諾。海外項目必須在施工現場和駐地構筑圍墻或防護墻,并在入口設立檢查崗哨,嚴格憑證件出入,杜絕閑雜人等進入項目現場。倘若當地軍(警)方無法提供安全保護的項目,我們要從當地尋找信譽好,實力強、帶槍的保安公司有償服務。另外必須要同中資企業組建的聯防巡邏隊建立關聯,日常安全納入巡邏隊內。
(6)配備足夠的通訊和報警、監視設備。每個海外項目部要保證每臺車輛均配置車載報話機或每個班組配備一部衛星電話,始終保持基地和現場人員的聯系,車輛內要安裝GPS;項目駐地圍墻和內院中要安裝報警和監視系統,最好能同地方警察報警系統相連,遇有突發事件能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利用高科技手段來提高項目的安全保衛等級。
(7)海外項目還要加強與我駐所在國大使館保持密切聯系,與所在國相關機構和人員做好溝通,及時掌握所在國和項目周邊安全形勢,并與在同一國家或地區的其他中資企業交流信息,互相學習和借鑒好的安全防范措施。
(8)推進用工屬地化進程。通過屬地化,發揮外籍員工語言精通、熟知當地風俗習慣和法律法規等優勢。用工屬地化不僅有利于降低成本,還能有效地防范安全風險。其次,用工屬地化為當地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就業機會,為承包商與當地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提供了有利條件。
(9)做好內部維穩。確保內部穩定是控制和防范突發安全事件的關鍵環節。企業各駐外機構、項目負責人應注重提高員工身體素質,增進團隊關系,加強與普通員工的溝通交流,暢通職工群眾訴求渠道,及時掌握員工思想動態,了解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把問題和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事發之前。建立外派員工緊急聯絡信息庫,包括員工國內親屬的姓名、關系、聯系方式等。
(10)加強防恐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防止突發事件發生。要把加強防恐應急體系建設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部署,定期組織對海外項目人員進行應對突發事件的自保和自救培訓及演練,確保突發事件現場處置及時有效,提高自保和自救能力,要詳細到每個人的應急背包中必須配備的逃生物品的種類和數量都有嚴格規定。
我國企業海外項目的安全風險是客觀存在的、無法逃避的,但只要我們正確識別風險,加強安全信息收集和評估,加大安全經費投入,建立安全預警機制,準確進行風險評價,提高合同保障力,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習、從嚴落實安全管理措施,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防范海外恐怖襲擊和其它安全事故的發生。
4 結束語
海外工程施工,監理、咨詢公司和業主對施工安全管理一般不做具體的要求,一切由承包商自己掌控,責任完全由承包商來承擔。項目管理團隊應深刻認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樹立安全意識,安全靠自己,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過程控制,加大安全經費的投入力度,從嚴落實各項措施,確保施工安全。只有人身安全有保證,才能順利推進項目施工,方能履行工程建設的合同,創造高額的效應,贏得豐厚的利潤。
參考文獻:
[1] 中國商務部2012年發布《境外中資企業機構和人員安全管理指南》.
[2] 中國商務部發布2017版《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
[3]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研究院、中國海外安全研究所在京聯合發布《中國海外安全風險藍皮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