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麗
摘 要: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比較復雜、涉及面很廣,在施工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裂紋,甚至建筑坍塌。因此,相關施工人員必須做好施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然后再嚴格根據相應的施工標準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同時還必須有科學的配合比和保溫的施工原則。施工人員必須要熟練掌握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各環節的施工技術和施工方法,保證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設備都符合施工要求,同時做好混凝土澆筑的振搗和養護工作,盡可能地提升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本文對建筑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1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筑工程越來越多,由于其構造非常復雜,所以會有很多地方需要澆筑大體積的混凝土。但是,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施工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包括對施工的條件、結構以及專業水平等等,所以,施工方應當全面把握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要點,制定防止混凝土裂縫產生的措施,為建筑施工的質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2 大體積混凝土的概述
混凝土結構物實體最小幾何尺寸不小于1m 的大體量混凝土,或預計會因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收縮而導致有害裂縫產生的混凝土,稱之為大體積混凝土。
現代建筑中時常涉及到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如高層樓房基礎、大型設備基礎、水利大壩等。它主要的特點就是體積大,一般實體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 它的表面系數比較小,水泥水化熱釋放比較集中,內部升溫比較快。混凝土內外溫差較大時,會使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影響結構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必須從根本上分析它,來保證施工的質量。它的施工特點主要體現在:①結構的體積較大,澆注后混凝土產生的水化熱量大,并集聚在內部不易散發,從而形成內外較大的溫差,引起較大的溫差應力;②整體性要求較高,往往不允許留設施工縫。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尤其在高層和超高層建筑中較為廣泛,其基礎工程大多數都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工程。如高層建筑的箱形基礎、筏板基礎、樁基厚大的承臺等,都屬于體積較大的混凝土工程。
3 建筑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3.1 控制材料技術
在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材料的控制是基礎性環節,在高層建筑大體積混泥土的結構特點方面,需要重視以下幾點:對工程材料進行嚴格的控制,在混凝土施工中,還要嚴格控制混泥土的溫度,防治因溫度過高而造成裂縫的出現,相應的措施如下:選用適用的水泥型號,減少使用水泥,控制骨料選取,選用添加劑。例如在選用合適的水泥中要該注意的問題有:應該采用火山灰、礦渣水泥這類水化熱低的水泥;可以適當的加入“助凝劑”這類添加劑;對大粒徑的、級配好的石子進行施工。
3.2 配合比設計
(1) 倘若合理減少水泥用量,水熱化將得到有效的降低。應當在設計人員的允許和幫助下,實施為期兩個月的抗壓實驗,從而對混凝土進行適配。對待其的態度一定要認真,切勿做做樣子地選幾組適配就萬事大吉,一定要增加幅度和面積,多選幾十組,這樣所得出來的結果才是最公正客觀的,這樣才能夠算出來合理的、科學的水泥用量。在計算出結果之后,就應當進行適配,在這個過程中必須首先按照預先所擬訂的防裂方案,結合目前所具備的施工條件來綜合考慮,然后再依照著兩者之間的溫差最高值,然后科學合理地對最大溫差的收縮應力進行預估。如果應力在允許的范圍之內,則表明防裂措施可行;反之則否,需要改善施工操作的工藝,具體可以通過降低水化熱的溫升值,從而調整其入模溫度,完成了這個步驟之后再進行最后的重算。只有應力處在允許的范圍之內,才能夠繼續下一步的施工。
(2) 在施工的過程當中還會涉及到其他一些材料的選用,這個時候就可以摻加膨脹劑,也可以摻加一級粉煤灰,這可以大幅度地節約成本。這樣不僅節約了成本,又增加了混凝土的可塑性。此外,采用的其他物料的平均顆粒直徑要大于0.5mm,其細度的模數為2. 5 至3 的中砂,含沙量應當高于3%。
3.3 混凝土拌制輸送
大體積混凝土由于體積大,一般可達數千甚至上萬立方米,因此在拌制時應盡可能集中拌制,有條件的可采用商品混凝土。為了降低水化熱,配制混凝土時宜摻加減水劑和粉煤灰或沸石粉,以減少水泥用量和改善混湊士的合易性。宜采用發熱量較低的礦渣水泥來配制混凝土。每臺泵車正式輸送混凝土前,應配置1:2的水泥砂漿0.5m3作為潤滑輸送泵管作用,并在泵車試車正常后方可供料;每臺泵車有專人操作,服從指揮臺統一指揮,按前臺要求放慢或加快泵送速度;在混凝土供應不上時,不能長時間的停止泵送,一般作間隔推動,防止泵管阻塞;泵車出料口出料時,混凝土不得對準墻柱插筋沖擊,避免插筋位移。使用振動器人員全部戴絕緣手套,穿橡膠鞋,電箱要裝漏電裝置,以防漏電。
3.4 大體積混凝土水汽加熱施工工藝
在整個建筑施工的過程中,要提高混凝土水汽加工施工的整體工藝,在混凝土進行攪拌的過程中,如果溫度達不到必要的要求,就需要相關攪拌人員利用蒸汽爐設備在攪拌現場對其進行加工和處理,從而使混凝土在實際攪拌的過程中要和室內和室外溫度保持一致,這對實際混凝土攪拌益處很大,不僅能夠對其溫度進行適當的調節,同時還能提高混凝土的整體質量和水平,從而確保房屋建筑施工的整體安全和質量。
3.5 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與搗注
在工程的建設和施工中應該對材料自身的溫度進行控制,在施工的過程中完全可以使用分段澆筑的方式完成澆筑的施工,當然,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使用整體澆筑的形式,在澆筑施工的過程中應該按照循序漸進、分區定點、一個坡度和一次澆筑的原則完成整個施工,在施工中一定要按照混凝土自身的皮杜在施工的上下層都設置上振搗點,第一道應該在混凝土的卸點位置,這樣就可以保證上部的振搗質量,第二個應該放在混凝土坡腳的位置,這樣混凝土就可以形成一個非常好的扇形流動趨勢,這樣就使得混凝土澆筑的密實程度更高,在澆筑的過程中也應該保證混凝土可以在初凝之后,將表面存在的積水排除,同時還要用模板對其進行擠壓使其密實程度更高,混凝土的表面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就不會形成非常明顯的裂縫現象,這樣混凝土自身的防水性能和表面的觀感也會更好,一些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最好選擇在夜間進行,這樣就可以減小溫度對混凝土結構的影響,減少因為溫度應力而產生的裂縫。
3.6 混凝土養護以及模板拆除處理
對于建筑工程項目中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手段的應用來說,混凝土結構的后續養護處理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這種混凝土結構的養護處理主要就是為了較好促使其能夠具備較為理想的自身穩定性效果,尤其是對于混凝土結構在澆筑完成后的溫度變化以及表面濕度變化,更是需要進行重點關注,確保其能夠得到較為理想的養護施工處理。當然,對于這種混凝土養護處理操作來說,還需要保障其具備充足的時間期限,一般需要促使其養護在 28 天以上,如此才能夠保障其具備較強的穩定性。在混凝土模板的拆除處理中,需要重點把握好拆除的時間以及相應的拆除標準化流程,在拆除過程中盡可能避免其對于混凝土結構產生較大的不良干擾和影響,尤其是要注意保障混凝土結構的完整性,避免出現混凝土結構破損問題。
4 結束語
總之,建筑工程在進行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施工時,一定要保障混凝土的施工技術,這樣才能充分保障建筑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董利輝,劉金陽.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技術與市場, 2017(9).
[2] 張智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措施研究[J].河南建材,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