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月
摘 要:混凝土工程是當代土建工程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混凝土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結構物的安全,同時也對結構物的造價有很大影響,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必須制定嚴謹科學的施工規范,提高混凝土整體質量,包栝均勻性和完整性,避免由于混凝土生產過程產生的質量波動影響結構物的局部甚至整體外觀缺陷。同時,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配料、攪拌、運輸、澆筑和養護等也是切實關系到混凝土施工質量最為切實的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了電廠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影響因素,然后提出了相應的施工要點,以供參考。
關鍵詞:電廠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1 電廠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影響因素
1.1 溫度
混凝土在自身冷卻凝固時會釋放出熱量,使得混凝土的內在受到較大溫差的影響而出現裂縫的問題。如果電廠土建工程施工時沒有將混凝土的溫度控制在標準范圍之內,且沒有應用一些降溫方法來給混凝土降溫,這就容易導致混凝土自身大量的熱量釋放出來,使混凝土內部水分被迅速的蒸發掉,使混凝土產生較大溫差,致使混凝土出現裂縫。此外,如果在氣候比較嚴寒的天氣,如冬季混凝土內部水分不會很好的蒸發,而會凍成冰,容易產生混凝土出現裂開問題。
1.2 混凝土的自縮與凝固
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會伴隨著蒸發和放熱的情況,這時使得混凝土自身出現收縮,特別是較大規格的混凝土會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大量水分蒸發使得混凝土收縮。混凝土的收縮也會受到與混凝土承受壓力等同的外力作用影響而收縮,如果混凝土承受自身承受力以上的外力則產生裂縫。此外,混凝土的養護工作對混凝土質量的影響也非常大,需要做好混凝土的養護工作。
2 混凝土原材料質量的控制
2.1 水
水作為混凝土施工的基礎原材料,一般可以可以飲用的水均可以直接用來進行混凝土的養護與拌制,而如果是沒進行專業處理的污水、工業廢水與沼澤水不能用來混凝土養護與拌制中。此外,為了確保混凝土的水質量在預應力與鋼筋的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不能以海水作為混凝土養護與拌制的主要材料之一,海水是所有水類里含鹽量最高的,鹽量過高會腐蝕鋼筋,進而影響到混凝土澆筑施工的質量。
2.2 水泥
在進行水泥施工的環節,需要對其強度的等級與品種進行檢查,施工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水泥的使用方法與了解其新能,結合施工的要求,選擇相應的水泥。此外,在水泥進入施工現場前,施工人員要根據標明的標號、強度等級與品種運送到與其標志相同的倉庫中存儲。在運輸水泥中,要全面做好防水防潮的工作,避免水泥出現受潮結塊的現象,在確定水泥合格后,才能使用。
2.3 骨料
河砂與漿砂常用來作為骨料,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中,為了避免產生脫漿的現象,一般會用中砂。在攪拌混凝土時,粗骨料產生孔隙的可能性要高于其他骨料,針對這種情況,可以用顆粒相對均與的機碎石骨料,該骨料可以將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而在后期的混凝土收縮中,可以以細骨料為主。此外,在應用粗砂時,需要先滿足含泥量在3%以內的要求。
3 電廠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
3.1 混凝土拌制
在混凝土拌制過程中,首先需要確定計量容器精準性,并根據測試骨料中的含水量,檢測骨料含水量是否能夠滿足工程實際標準。再者,由于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所受影響因素非常多,如果在雨天進行施工,需要定時對原材料進行檢測,通常情況下是1~2h檢測一次,這樣才能夠及時調整水量和骨料的比例。在應用機械設備對混凝土進行攪拌過程中,從材料投入到出料,攪拌時間需要嚴格按照操作說明進行,并通過試驗工作進行論證。在混凝土攪拌完畢后,需要注重混凝土攪拌的坍落度測試工作,并在攪拌地點和澆筑區域進行取樣工作,組建質量檢驗小組,保障每個小組檢驗次數不低于兩次,并將澆筑區域檢測地點作為最終的評定標準,讓后續的混凝土攪拌都能夠根據試樣標準進行。如在混凝土出料后進行澆筑入模時,澆筑時間不得低于15min,這時即可開展坍落度取樣工作,并且對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和粘聚性進行觀察。
3.2 混凝土運輸
為了保障混凝土運輸的質量性,需要采用專用的攪拌車,運輸時間需要根據施工情況和自然條件制定。如果自然溫度為10~19℃之間,無攪拌運輸時間需要控制在45min以內、有攪拌設備運輸時間需要控制在75min。可見,自然溫度與運輸時間有著反比例關系,溫度高混凝土凝結較快,如果不及時送往運輸場地會降低混凝土性能。待到混凝土運輸到施工場地時,混凝土通常都會出現一定的離析、崩塌等問題,這時就需要對混凝土進行二次攪拌。在二次攪拌中,技術人員不能隨意加水,如果需要加水則要保障混凝土原來的水灰比不會改變,并在加水的同時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如果二次攪拌失敗,則混凝土不允許通入施工。
3.3 混凝土澆筑
在正式開展混凝土澆筑之前,需要對混凝土均勻性、坍落度進行嚴格檢查,并且還需要采用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進行檢查,保障混凝土能夠滿足實際標準,之后再開展澆筑工作。在澆筑過程中,需要保證模板的整潔度和干凈度,如果出現裂縫問題需要及時填塞。由于混凝土在從高處模板澆筑時,很容易出現離析問題,這就要求施工人員能夠嚴格控制模板的傾斜高度和澆筑坡度,這樣能夠降低混凝土出現離析的幾率,也就是保障澆筑高度在2m以內,如果在2m以上,則需要采用串筒或其他導入設備進行操作,保證串筒出料下方與混凝土堆的距離在1m以內。在混凝土澆筑施工完畢后,需要認真檢查混凝土表面,并對混凝土露出部分進行抹平處理,定漿后開展第二次抹平處理。如果施工溫度相對較低,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混凝土強度,這時可以采用蓄熱的方法或融入添加劑進行養護工作。
3.4 混凝土養護工作
混凝土養護工作至關重要,也是容易造成裂縫的重要一環。第一,在混凝土澆筑與收漿后,需要對混凝土表面進行灑水或蓋膜工作,如果混凝土暴露在外的面積較大,再加上天氣相對比較炎熱,則需要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立即設置棚罩進行保護,待到收漿完成之后再去除棚罩開展灑水工作。開展模板覆蓋過程中,需要保障模板的濕潤度。如果施工溫度沒有超過15℃,則不需要進行灑水工作,采用混凝土表面覆蓋即可,這樣能夠保障混凝土表面保持一定的溫度。在混凝土灑水保養期間,保養時間通常在7d,在實際保養過程中,需要根據當地空氣濕度、溫度、水泥種類控制保養時間,根據養護時間進行縮短或延長調節。由此可見,想要提高混凝土的養護質量,就必須要保障混凝土表面的濕潤度,并適當調整灑水次數。如果混凝土表面所采用的薄膜封閉性較好,則不用采取灑水操作。
4 結語
總之,混凝土結構是電廠土建工程中的重要結構,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單位要不斷研究其在施工中的具體應用。在施工過程中,做好混凝土材料選擇、攪拌、運輸、澆筑、振搗等工序,通過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對材料選擇的管理以及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等質量管理措施,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質量,促進電廠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吳增云.淺談電廠土建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應用[J].門窗,2016(10):97.
[2] 李玉萍.電廠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A].《建筑科技與管理》組委會.2017年3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建筑科技與管理》組委會,2017.
[3] 陳建中,王欣華,羅杰.某電廠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溫控計算及其施工實踐[J].建筑科學,2007(3):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