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凌德 本報記者 倪浩 ●甄翔
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集團9日在香港掛牌上市。由于市場對其估值的不確定性以及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對股市的影響,這宗香港兩年來最大的上市交易“出師不利”,小米當日盤中一度跌近6%,收盤報16.8港元,低于此前定下的17港元的發行價。
市場對小米估值并不確定
數據顯示,小米9日開盤價即比發行價17港元下跌2.35%,早盤交易一度跌去5.9%,但晚些時候收回大部分跌幅,收盤股價較發行價跌去1.18%。全天數據統計,此次小米首次公開募集資金約47億美元,估值約540億美元。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評價指出,許多潛在投資者仍將小米視為一家純硬件廠商,而不是小米自己所宣稱的硬件加互聯網服務企業。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小米集團掛牌首日股價表現正常,雖然全天處于破發狀態,但小米集團估值低于互聯網企業,高于手機硬件企業,市場還是相當公正和客觀。王艷輝認為,市場目前最為糾結的是對小米公司業務性質的界定不統一,認為其既不是純粹的互聯網企業,又不是純粹的硬件企業。“小米集團的基本盤是手機制造,這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所以目前市場給予小米集團的估值還是相當不錯的。”
香港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認為,小米估值仍然偏高,其互聯網業務比例不足,凈負債過千億的基本面,難以支撐起目前的估值。
此前小米估值在500億-1000億美元之間,而實際發行價下降了一半左右,開盤又破發,有分析認為,這說明投資者認為小米的股價相對于騰訊和蘋果來說還是偏高。不過支持小米的分析人士指出,長期來看,小米在中國、印度等關鍵市場的表現以及向物聯網等新市場擴展業務的前景仍然看好,這有助于鞏固投資者對公司價值的認同。
遇股市低潮“生不逢時”
路透社認為,小米集團上市“生不逢時”,目前正值香港股市低潮,恒生指數跌至九個月新低。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則安慰市場稱,最近中美貿易摩擦令整體投資市場氣氛受到影響。因此,不必對小米集團的破發擔心。
近來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美國和中國先后于上周五宣布對對方價值340億美元的商品施加關稅,震動全球股票市場,加上小米整個招股過程充斥大量質疑聲音,以及小米宣布暫緩CDR回內地A股上市,市場人士普遍看淡其上市后表現,小米的暗盤上周五也以低于招股價5%收市。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9日分析稱,小米香港上市正逢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之際,美國國內有聲音認為,中國的科技雄心和對美貿易順差令美國感到擔憂。持續的貿易摩擦令中國內地和香港的股市承受較大壓力,周一之前,港股大盤已經較六月初下跌約10%。小米CEO雷軍周一也認為小米選擇上市的時機并不理想。不過,中國內地和香港股市9日飄紅。上證綜指收復2800點,截至收盤收漲2.47%報2815.51點,創25個月來最大單日漲幅,香港恒生指數當日收盤升1.3%至28,688.50點。
下半年港股科技企業風向標?
有分析稱,小米這次以“同股不同權”方式在香港上市,為香港股市揭開歷史新一頁。較早前,小米在香港的招股共錄得8.5倍的超額認購,打破了2011年以來港股大盤股(集資超過400億港元)認購倍數的最高紀錄,并獲得眾多機構投資者及超級富豪參與。
路透社指出,小米上市本身被外界視為美團點評等科技企業下半年密集登陸港交所的風向標。小米上市表現疲軟,這意味著短期來看尋求港股上市的科技企業將面臨挑戰。針對小米9日登陸港股表現,港股彭博旗下的分析師安西亞·賴表示,積極尋求上市的科技公司應當采取更審慎的方法。
王艷輝則認為,小米集團是一家富有爭議的公司,所以市場觀點分歧比較大。但小米集團的情況并不具普遍性,因此不會影響在小米集團之后準備在香港申報上市的科技企業。
金融數據企業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4日,港股今年共新增103家上市公司,遠超A股和美股。普華永道最新發布的報告預計,今年全年將有220家企業赴港上市,集資總額預計將達到2000億~2500億港元,使香港有望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IPO市場。▲
環球時報201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