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該說80后、90后的觀眾,大抵都還記得記憶里的那一次集體揮淚——《媽媽再愛我一次》。幾乎每個看電影的人,手里都攥著哭濕的手帕。或許是因為那個時代還不像現在這樣喧囂,或許是因為它給了善良的人們一個宣泄感情的出口。
她常常從你一起床嘮叨到你上床,無微不至到令人困擾;她輾轉幾大菜市場,只為了你隨口的一句話……什么時候我們對她無孔不入的愛習以為常,什么時候我們忘記了她也是女兒。她在情緒崩潰的時候也會想起自己的爸爸媽媽,撕心裂肺卻從來不讓你知道。她是你的媽媽,也是你的女兒,她是這個世界上最疼愛你的人唯二之一,也是這個世界上你最該疼愛的人唯二之一。媽媽,我愛你。

豆瓣8.8分 IMDb 8.2分
20世紀70年代末,生活在福岡縣小倉的榮子再也忍受不了丈夫的冷淡和婆婆的百般挑剔,帶著兒子雅也離家出走,回到了娘家。十年過去了,雅也到了叛逆期,開始對榮子感到煩躁,也對自己的前途感到不安。內心渴望去大城市學畫畫的他,最后還是踏上了前往東京的列車。來到東京,雅也無所適從,唯有母親的牽掛讓他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念……媽媽開朗的性格,信封里的一萬日元,盒子里的10元硬幣,是親人的牽掛。
豆瓣8.5分 IMDb 7.8分
法蘭基隨母親莉茲與外婆搬到了蘇格蘭。九歲的他是個失聰兒童,聰明懂事,對父親充滿期待。他經常給船員父親寫信,還掛著父親所在的船的航海圖。可是他不知道,一切都是母親善意的謊言,虛構了父親的一切,事實上,他們到處搬家就是想要擺脫父親殘酷的家庭暴力。而每一封“父親的回信”都是莉茲所寫的。為了不讓兒子難過,莉茲甚至在朋友的幫助下找了一名陌生男子假扮父親,可愛的法蘭基很討他的喜歡。其實聰明的法蘭基已洞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