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宇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建筑行業也取得了很快的進步和發展,在建筑工程中廣泛使用了各種先進的技術,推動了我國的現代化城市建設。BIM技術是一種先進的技術,其在建筑電氣系統中的應用降低了工程的成本,提高了系統的管理效率。本文對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工程中的應用以及應用優勢進行了探究,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BIM技術;裝配式建筑;電氣系統;應用
“十三五”規劃中指出了我國建筑的發展方向——向節能、高效的新型建筑工業化生產方式發展。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先進的BIM技術對于促進我國新型建筑工業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BIM技術通過整合建筑工程項目的有關信息數據,借助數字化技術建立三維建筑模型,仿真模擬建筑物的真實信息,實現了建筑工程的設計、生產、施工和管理全過程的管理,對于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電氣系統中的應用優勢
(一)關聯性
在裝配式建筑電氣系統中應用BIM技術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在裝配式建筑工程的各個環節,都能通過構建建筑信息模型進行有效的關聯。這樣,在工程的設計階段能夠有效避免工程信息重復導入,同時還能夠降低發生信息分歧問題的概率,對于提高工程的設計水平、降低工程設計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只要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某一信息或數據出現問題或被修改,那么其相關信息都會隨之自動進行更新,進而形成新的信息關聯網絡。
(二)模擬性
在裝配式建筑工程中應用BIM技術還表現出了較強的模擬性,主要體現在三維立體建筑模型的構建是針對實際施工情況進行真實的模擬。BIM技術還能針對一些特殊事件或是特殊條件等進行有效的模擬。在裝配式建筑電氣系統的設計環節中應用BIM技術,能夠進行節能模擬、日照模擬、緊急疏散模擬、熱能傳導模擬等。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以及招投標環節中應用BIM技術,能夠實現對施工現場的4D模擬,為施工方案的合理選擇提供了有效的參考。BIM技術的模擬性是建筑信息模型準確構建的基礎,同時也是確保工程后續施工實際展開的重要前提。
(三)全面性
在裝配式建筑工程的電氣系統中應用BIM技術還具有全面性的特點。由于裝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是整理與收集建筑工程的相關信息,在此過程中應用BIM技術,不僅能夠提升工程信息收集環節的工作效率,而且還能夠有效提升工程信息收集工作的全面性與系統性,為工程設計以及后續施工的實際開展提供了有效的參考。此外,應用BIM技術還能夠優化工程設計,對于降低企業的成本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協調性
在裝配式建筑工程中應用BIM技術具有很強的協調性。在建筑工程的設計環節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在一些問題上設計人員各持己見,經常會出現分歧。利用BIM技術能夠在建筑工程設計之前,通過構建建筑信息模型,并對其進行碰撞試驗,從而生成報告和協調方案,為施工設計方案的優化提供科學的依據。
(五)可視性
相較于傳統的建筑工程設計來說,BIM技術的應用還具有可視性。在裝配式建筑工程中應用BIM技術,工作人員只需要對計算機設備進行操作,就能實現對線條的拼接組合,將裝配式建筑工程設計以三維立體模型的形式展示出來。這樣不進使得建筑工程的設計更加生動,而且更具有可視性,便于工作人員的后續使用。
二、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一)在裝配式建筑電氣系統設計中BIM技術的應用
在裝配式建筑工程設計階段中應用BIM技術,主要是通過構建三維建模軟件平臺,對比建筑施工的結構和模型,進而形成一種信息化的模型,從而為建筑工程項目提供參考。傳統的建筑工程設計都是先以圖紙為載體進行平面設計,再進行立體圖形的完善,最終參照工程實際情況來對設計圖紙進行系統修改。而利用BIM技術能夠彌補傳統設計中存在的不足,工作人員能夠對設計圖紙進行數據模擬直至形成虛擬化的設計,使得繁瑣的過程變得更加簡單化。因此,在工程設計過程中應用BIM技術,建筑模型是設計工作的關鍵。建筑模型的構建為工作人員的各項操作提供了很大便利,這是由于工作人員在使用BIM技術來進行建筑信息模型的構建時,能夠確保形成的視圖滿足實際的需求,并能保證建筑數據和相關計價一同生成。
(二)在裝配式建筑電氣系統生產制作中BIM技術的應用
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工程生產制作過程中的應用主要是指企業將工程所需預制構件的材質、參數以及尺寸等信息上傳到BIM數據平臺中,便于生產廠商獲取準確的構件信息,并以此作為生產的依據,同時還應該將預制構件的相關生產信息向BIM數據平臺進行及時反饋,保證預制構件的要求滿足工程設計的需要。為了提高預制構件的生產質量,相關人員應嚴格控制預制件的生產、運輸以及進場等。此外,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將BIM技術與RFID技術有機融合,利用RFID芯片搭載預制件類型、尺寸與材質要求、安裝位置等相關信息,并將其根植在預制件上,從而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
(三)在裝配式建筑電氣系統施工中BIM技術的應用
在工程的施工階段,負責檢驗驗收的工作人員以及物流運輸人員都可以利用掃碼等方式了解預制構件的相關信息。與傳統的檢驗驗收與物流運輸模式相比,可以發現采用BIM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構件的存放位置不當,避免驗收數量出錯以及物流運輸過程中信息不及時更新。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利用射頻識別技術能夠實時查閱預制構件的相關參數信息,檢查構件的安裝位置是否合理等,從而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由于裝配式建筑工程中所用到的構件比較多,且裝配工藝繁瑣,因此需要具有較高的施工技術。在施工之前,施工方可以設計幾套可行性較高的預案,通過BIM技術進行模擬與仿真,從而找到合理的方案。此外,利用BIM技術還能夠針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完善預案,從而提高解決事故的能力,減少事故的發生。
(四)在裝配式建筑電氣系統運維中BIM技術的應用
首先,BIM技術的應用能夠增強系統運維時期的設備管理能力。基于BIM技術與射頻識別技術,組建裝配式建筑信息交互管理平臺,設計人員可以通過平臺開發針對于預制構件以及運行設備的維護保養管理云系統。例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如果發生火災,消防人員可借助裝配式建筑信息交互管理平臺,及時準確地找到起火地點的準確位置,準確選擇特定的滅火材料,在最短的時間內滅火;其次,能夠提高系統在運行維護時期的質量,減少能源的消耗。BIM技術能實現對建筑工程使用的全程監測,設備運維工程師通過在生產階段安裝在預制構件中的具有識別功能的芯片,可實時獲取調用某一預制構件的相關信息,當這一預制構件從使用到棄用的過程中發生任何問題時,都能準確地找到問題的原因;再次,通過建立BIM技術平臺,能夠實現對裝配式建筑整個運行過程的監測,能有效分析能源的損耗情況,能夠在保證系統穩定運行的基礎上減少能源損耗;最后,當裝配式建筑電氣系統報廢時,能夠通過BIM技術顯示出的某一構件的具體使用參數,判斷是否可以回收,進行二次利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電氣工程中的運用,實現了預制構件生產與裝配施工的有效配合,解決了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部分技術問題。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電氣系統中應用的主要優勢表現在關聯性、模擬性、全面性、協調性以及可視性,不僅降低了勞動力,減少了工程的設計成本,而且提高了工程的效率,對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杜康. 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虛擬施工中的應用研究[D].聊城大學,2017.
[2]劉軍生,石韻,王寶玉,韓大富,吳延.BIM技術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施工技術,2015,44(S1):785-787.
[3]程建華,王輝.項目管理中BIM技術的應用與推廣[J].施工技術,2012,41(16):18-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