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茉
BIM技術現已成為我國建設領域普及使用的新技術,但是BIM 技術在我國高校的推廣還屬于初級階段,歸根結底在于培養方案沒有與時俱進。工程管理專業具有知識面廣、實踐性強的特點,基于BIM技術的工程管理專業培養方案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從培養目標、理論課程體系設置、實踐性教學環節設置及改革后的預期效益幾方面對基于BIM技術的工程管理專業培養方案的改革提出建議。
【關鍵詞】BIM技術;培養目標;理論課程體系;全壽命周期
1 引言
住建部《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中已經將BIM技術列為普及應用的新技術,同時BIM 技術也是國內許多建筑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技術手段,BIM 的應用和推廣掀起了建設工程領域的革命,也是建筑企業發展及轉型升級的重要技術支撐。作為向企業輸送人才的高校,必須時刻把握社會發展脈搏,充分認識到BIM 的重要性,深入開展BIM 技術的推廣、研究和應用,有效促進BIM 技術的健康發展,才能緊跟社會需求,使自己培養的人才滿足社會和企業需求。在“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代背景下,工程管理專業培養方案改革必須與時俱進。
2 國內外研究概況
德克薩斯A&M大學工程建設科學學院早在2004年就開設了關于BIM的課程,主要是將3D或2D模型通過相關軟件最終集成4D BIM模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施工管理系將BIM廣泛應用于施工管理課程中,在大一時將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課程改為BIM課程,并把BIM教學內容逐漸整合到后期的高年級課程;阿拉巴馬州奧本大學施工管理課程中有效地融入了BIM技術,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和學習BIM軟件包。截止目前,國內只有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等少部分高校土木類專業開設了部分BIM專業課程;山東建大、沈陽建大等學校面以任選課和選修課的形式開設了BIM軟件類課程。
3 基于BIM技術的工程管理專業培養目標
工程管理專業具有知識面廣、實踐性強、專業知識系統、有層次等特點,應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進行專業知識的傳授,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其培養目標的設置應順應社會對BIM技術人才的需求,依托工程管理專業的優勢地位,改善結構、提高水平,進一步明確定位,不斷尋求發展的新生長點,以BIM技術為協作平臺,將課程內容和實踐訓練以任務形式嵌入到項目全壽命周期管理中,實現“做中學”,真正按照工程項目運行方式實現對學生BIM建模、工程策劃、工程招投標管理、工程造價文件編制、工程項目質量、安全和進度管理及項目運營等能力訓練和提高。
4 基于BIM技術的工程管理專業理論課程體系設置
針對不同的學習階段,課程體系設置方式有所不同:
對于大三、大四的培養方案,在沿用舊的培養方案的基礎上增設BIM軟件課程做為選修課,使學生了解BIM相關軟件的使用方法,在后續的實訓環節可以融入BIM軟件的應用。
針對大一、大二的培養方案,可采用 “以項目全壽命周期管理為主線”的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包括項目全壽命周期的三個階段:決策階段、實施階段及運營階段。決策階段:工程圖學III、建筑制圖與識圖、建設工程經濟、建筑結構。BIM建筑結構建模軟件—Revit、BIM機電模型軟件—Magicad;實施階段:工程估價、工程項目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建設工程法規;土木工程測量、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造價管理、BIM圖形算量軟件、BIM鋼筋算量軟件、BIM計價軟件、BIM現場布置軟件—GCB 、BIM5D;運營階段:工程BIM模型綜合應用、物業管理、管理學基礎。
5 基于BIM技術的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設置
課程設計類:可行性研究與項目評價課程設計、建筑制圖課程設計(運用BIM建筑結構建模軟件—Revit)、工程估價課程設計(運用BIM圖形算量軟件、BIM鋼筋算量軟件、BIM計價軟件)、施工組織設計(運用BIM現場布置軟件—GCB 、BIM5D)、工程項目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綜合運用 BIM各類軟件);課程實習類:工管概論實習、土木工程測量實習、工程項目管理沙盤實習、BIM設計施工綜合技能與實務實習、畢業實習。
6 基于BIM技術的工程管理專業培養方案改革后的預期效益
6.1 就業效益
BIM無論從現階段技術工具出發,還是基于未來的協同管理模式的創新來看,其應用推廣的趨勢已不可阻擋。如同10年前的互聯網大潮一樣,基于BIM所引領的技術變革、管理變革,也勢必會創造出新的商業機會、商業模式和新的工作崗位。從就業崗位來看,BIM技術大力推行將逐漸催生專門運用BIM技術協助參建各方進行工程的建筑設計、施工階段運維、物業管理等各階段工作咨詢服務崗位。BIM人才的崗位將具有與現在的項目經理類似的性質。從就業層次和工資水平來看,現階段BIM人才的崗位對工作經驗要求不高且工資起點高,適合應屆畢業生的就業需要和發展需求。
6.2 人才質量
培養出既精通專業又精通BIM技術的高質量BIM工程師。例如:BIM建模師、BIM戰略規劃師、BIM項目管理師、BIM運維工程師等;將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畢業生將具備一定的自主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出的BIM工程師,作為一種有創業機遇的行業,符合國家“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指導思想,為工程管理專業畢業人才打開了創業之門。
6.3 銜接企業和就業
將通過學校或者校企合作形式搭建BIM技術實踐平臺,學生、教師、企業能有效的將理論、實踐以及改革相結合,促使教師、學生以及企業三方受益。可以加強對校企合作企業的人才輸出,企業亦會得到適用于企業發展的人才,達到校企雙贏。
7 結語
基于BIM技術的工程管理專業培養方案改革迫在眉睫,高校應結合自身改革需要,合理修正培養目標,調配理論課程和實踐性教學環節,為培養滿足行業需求的新型BIM技術人才而不斷進取。
作者單位
北華大學汽車與建筑工程學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