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代尤
【摘 要】隨著現代遠程教育強大資源的到來,讓農村學校的教師和孩子們能共享優質的教育資源,教學資源的利用與開發,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質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三通兩平臺資源的普及,如何利用好信息技術優化地理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是農村老師新課程改革的重大課題。當代正面臨著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的挑戰,必須改變傳統的簡單化灌輸和傳授,重視信息技術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巧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可以有效地解決教學中一些疑難問題,為我們的地理課堂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整合;地理課堂
伴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到來,讓農村學校的教師和孩子們能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為農村基礎教育實現跨越式的發展起到了奠基作用。為學校及師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的空間,改善了農村中小學的教育方式、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力地促進了農村教育質量的提高,促進了地區間、城鄉間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阿爾溫托夫勒曾預言說:“誰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網絡,誰就擁有了整個世界。”可見,當今的社會是一個信息的社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與學科整合,可以有效地發揮現有各種教育資源的優勢,符合世界科技教育發展的潮流,是我國教育資源短缺的條件下辦好大教育的戰略措施。
長期以來,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根深蒂固地影響著我們教學的每一環節,我們的授課內容是以語言文字為主。農村中小學的課堂就是老師一人講,一群學生學,課堂教學單調有枯燥,課堂效率就不言而喻了。隨著遠程教育項目的實施,農村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應的發生了變化,中央電教館針對農村教學資源匱乏,設施相對落后的現狀專門為農村中小學制作、發送了課堂實錄等資源,即使是沒有多媒體教室,用一臺影碟機和電視機同樣可以利用這一資源。課堂錄像資源變以前的一位老師教為現在的兩位老師教,遠程老師講解、引導,本地老師組織、輔導,讓農村和城里的孩子“同在一室”。農村學生可以直接享受到城市豐富的教學資源。從根本上縮小了城鄉教育的差距,讓農村的課堂變得不再單調枯燥。
互聯網資源中本身也包含了大量優秀的課程資源,幾乎包含了教學的各個環節,讓我們不再只擁有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打破了農村教學資源匱乏的局面,只要積極、大膽的使用這些資源,農村的課堂同樣可以變得生動、活躍。
互聯網資源的科學運用,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促使其思維的發展。如:在講授七年級下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俄羅斯》這一課時,在班班通電腦上給學生展示了俄羅斯的交通和城市動畫,景觀圖片及西伯利亞高原的視頻,聲情并茂。以快捷方便直觀的形式讓同學們領略西伯利亞寒冷的氣候亞寒帶帶針葉林的奇觀。
又如,在講授《地球的運動》這一課時,我給學生播放了地球的公轉、自轉、四季的形成等動畫視頻后,當堂給學生做練習,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學全部都做對。
巧用信息技術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很多時候互聯網上的一首好歌、一個好故事、一段精彩的影片……都是一本好的教材,一個好的教育資料。因而教師可以適當的把這些資源引入課堂,定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看電視或電影是大多數同學的愛好,據此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適當的播放一些視頻素材,可以豐富文本內容,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西雙版納》一課時,教材內容單調而不易理解,但是通過觀看影片西雙版納潑水節、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西雙版納孔雀舞之后,使學生饒有興趣的去思考、感知,從而加深對西雙版納的認識,這樣學習知識很輕松,記憶也更深刻。
學習的每一個動作,如果要完成,就需要進行練習鞏固,反饋評價。練習鞏固,反饋評價,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用教師傳授的知識進行練習和操作,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析評價。在練習鞏固中,學生要充分參與,積極完成教師交給的任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發現問題,對學生的疑難、模糊,及時加以解釋、強調,糾正或補充,調整教學的要求、內容和方法,使課堂呈現生機。例如,在教學《從世界看中國》以后,我用遠程教育資源中的《習題精選》、《復習檢測》等欄目中的資源來進行鞏固練習,通過“學一學”、“練一練”、單元檢測等方式進行。因為這些資源有聲音、圖像,圖文并茂,再輔以多媒體教學平臺,就能刺激學生的感官,深化認識程度,拓展學生的思維,利用遠教資源,借助多媒體,傳統一節課只能做3到5小題,現在可以做10題以上,學生真正得到了鞏固,也培養了學生敏捷的思維能力,鍛煉了學生高效學習。
當前,互聯網資源越來越多,怎樣開展教學模式探索,整合運用互聯網資源是關鍵。如果不加選擇,一味的采取拿來主意,不僅不能改進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反而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感,對各種資源加以整合與選擇,選擇那些真正對教學有用的,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內容。借鑒名家經典之作,用來改進教學,從而真正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巧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可以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吸收知識,課堂教學效率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開發利用互聯網資源,能綜合利用多種教學資源,使教材上平實的文字變成生動的教學素材,使課堂教學達到最優化組合。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讓互聯網資源走進課堂、面向學生、用于教學并與學科整合,加快教改步伐。積極推進多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的變革,實現農村中小學教育質量的整體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推動農村中小學的教育跨越式發展,讓信息技術為現代教學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遠程教育研究》教育期刊
[2] 周菁 《教育信息化與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 人民日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