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嵐
(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婦幼保健院,河南 南陽 473000)
孕期保健是通過采取一系列較為成熟的現代技術手段對孕產期女性開展的早期預防及治療的相關措施,目的是為孕期女性提供科學的健康衛生指導,促進孕產婦及胎兒的健康,有利于圍生期的心理健康[1]。筆者選取100例孕婦觀察其接受中醫保健后對孕期心理情況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就診于南陽市臥龍區婦幼保健院婦科門診建卡并行產前保健的200例孕婦。所有孕婦均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2]及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均證實合并輕度焦慮及抑郁。SAS評分由20個項目得分相加的粗分來評定,每項分為1~4級,分值越高則焦慮程度越重,≤40分為正常,41~50分為輕度焦慮,51~59分為中度焦慮,≥60分為重度焦慮。HAMD評分采用17項標準進行評分。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100例。兩組在年齡、基礎病史及既往史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一般情況比較
2.1對照組所有孕婦從建卡開始均給予常規圍生期檢查,包括心理疏導在內的孕期指導。
2.2干預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中醫保健措施。中醫保健具體內容如下:由專業中醫內科醫師給予體質辨別,根據辨證論治確認中醫體質類型,中醫體質類型確定后給予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及指導。在飲食方面,根據孕婦體質給予針對性的食物指導,如實熱體質多給予瀉下、祛熱食物,少吃溫熱食物,而陽虛體質則多食平和性食物,少吃生冷寒涼食物,采用藥食同源的思想給予調理指導。行為指導則是根據體質指導其行為,如陽虛體質應注意避寒保暖,可給予玉屏風散增加抵抗力,避免感冒。同時還可以給予針灸、理療、推拿按摩等方法處理孕婦日常所遇到的一些問題。
3.1觀察指標觀察兩組孕婦孕期SAS評分及HAMD評分情況,所有觀察均至分娩結束。

3.3結果治療后,兩組孕婦焦慮及抑郁評分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干預組各項評分稍高于對照組。

表2 兩組孕婦治療前后焦慮及抑郁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孕期保健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定期產前檢查發現妊娠合并癥和并發癥,及早處理高危因素,使之轉化為正常或接近正常,預防相關疾病的進一步發展,從而保證母嬰的身體健康。孕產婦在孕期的焦慮、抑郁及產后抑郁不僅對自身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同時也可能對嬰幼兒的發育、認知、行為和情感造成不利的影響。
現代觀念對于疾病及保健的認識更加凸顯了心理情緒因素對疾病發展、轉歸的影響。孕婦可能在產前因體內激素的變化,引起情緒的波動,出現對新生兒的不確定、對分娩過程的不確定、對產后角色變化的不確定等,從而出現焦慮或者抑郁的情緒[3]。產生的原因不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孕婦自身沒有罹患器質性病變,但由于自身身份的突然變化,導致功能性內分泌環境的紊亂所引起的焦慮、抑郁情況;另一種則是由于孕婦本身罹患相關疾病,過多的擔憂自身身體情況對胎兒的影響所導致的焦慮、抑郁情況[4]。因此,更好地解除孕婦的焦慮、抑郁狀態將更有利于孕婦及胎兒的健康。西醫對圍生期孕婦的理念是重視預防,盡早發現,盡早診斷,在懷孕前給予相關疾病的有效控制,而對于焦慮、抑郁則沒有更好的辦法,研究的熱點多是通過心理疏導來解除焦慮、抑郁情緒。
孕婦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任何細微的改變都會引起孕婦心理情緒的波動,且在患有慢性疾病的孕婦身上尤為明顯,如患有慢性糖尿病、高血壓病的孕婦。但在懷孕期間用藥相對謹慎,出于安全考慮往往不會輕易用藥,可能引起孕婦的不安,而中醫保健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采用膳食調整,以及孕后期的針灸及中藥治療[5],不僅有利于孕產期的需要,同時也消除了孕婦的心理顧慮,減輕了孕產期焦慮、抑郁的情況。對于自身沒有基礎病史的孕婦,中醫對其體質的調理是以孕婦的脈象、舌苔等作為依據,調理時有明顯的優勢[6]。如根據脈象診斷為氣虛體質,常給予玉屏風散增強其免疫功能,達到預防感冒的目的;對辨證為腎陰虛的孕婦,常給予壽胎丸以滋陰補腎,達到安胎的目的;對脾胃不和所致的納差及水腫孕婦,常給予白術散以健脾利水,改善胃腸功能,起到增加孕婦食欲及消除水腫的作用;對肝火上亢、肝郁氣滯的孕婦,給予逍遙丸口服,可減少抑郁、焦慮情況的出現。本研究結果發現,中醫保健能減輕孕婦的焦慮、抑郁情緒,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