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
2017年,全面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67%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了中醫館,總數超過3萬個。
2017年,隨著《中醫藥法》的正式實施以及相關配套法律法規的發布、完善,中醫的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
步履夯實,不求捷徑,中國弘醫堂醫療集團從1984年北京中醫藥大學弘醫堂中醫門診部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始終恪守“弘國醫濟世,奉仁德待人,捍衛原版中醫”的創業宗旨,歷經30多年風風雨雨,現已發展成為一家立足京畿,輻射全國的大型醫療集團。集團旗下各醫療機構因顯著的療效,良好的醫德醫風,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和優質的中藥飲片,獲得廣大患者口碑相傳的信任和贊譽。集團立足于發掘、繼承、弘揚、傳播和展示傳統中醫藥文化、醫療技術和傳統非藥物療法。現不僅在北京區擁有北京弘醫堂中醫醫院、北京弘醫堂中醫國際診所、北京醫圣堂中醫醫院等多家醫療連鎖機構,同時在呼和浩特、廣西北海、浙江寧波、吉林長春等地先后開設中醫醫院及中醫診療機構。
走進集團旗下的各醫療機構,到處散發著濃厚的傳統古典氣息,雕梁畫棟、繁花修竹、曲水流觴、絲弦縈繞。精心的仿古設計與人性化的服務模式,為來到這里的人們提供了身心清靜的診療環境,令人耳目一新。
原版中醫,是神農本草、岐黃醫理之中醫,是君臣佐使、望聞問切、辨證論治之中醫,是用療效贏得患者口碑之中醫,是簡、便、驗、廉之中醫,是破解醫改難題、健康中國建設之中醫。立足中醫臨床、傳承中醫經典、樹立中醫思維、弘揚中醫文化是原版中醫的核心所在,而這一核心的傳承者是中醫人。
有多少名醫,不僅決定了患者對醫院有多少依賴,也決定了醫院未來發展的尺度和步伐。弘醫堂一路走來,始終堅持“名醫戰略”, 弘醫堂薈萃了王琦、許潤三、聶惠民、王沛、魏雅君、裴永清、劉燕池、宋乃光、王鴻謨、商憲敏、姚高升、李秀敏、許杼、王振海、傅景華、崔洪博、汪月琴、董宜華、彭建中、韓鋒、王洪玲、賈春華、陳明等為代表的中醫人。其中有國醫大師、首都國醫名師、國家級名老中醫專家及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專家、學科帶頭人,副教授以上專家300余名。敬師、傳承、感恩、大愛是弘醫堂積淀形成的核心文化,承載著弘醫堂30多年發展的歷程,鑄就了弘醫堂與眾不同的核心競爭力。弘醫堂向千余家企業贈送《中國中醫藥報》2000余份,為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助力。弘醫堂在《人民政協報》開設的中醫專家大講堂專欄,讓健康教育走進千家萬戶。弘醫堂的專家應“養生堂”“健康之路”“中華醫藥”等知名電視欄目之邀,開展講座活動,傳播中醫健康知識。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點滴鑄就輝煌。因為中藥飲片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疾病愈后,所以弘醫堂始終把對中藥飲片質量的把關作為立業的頭等大事、核心要務。為了保證每一副藥的療效,弘醫堂堅持使用同仁堂(亳州)飲片公司特供的道地優質飲片;長期以來奉行的老專家親自抽箱檢查飲片質量的傳統從未中斷。弘醫堂聘用的所有醫生都具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拒絕一切“祖傳秘方”或者可能有些本事的“游醫” ,確保了藥品的品質和療效……眾多弘醫堂的老顧客、老患者們都知道,弘醫堂老專家們處方的藥材種類精、劑量小,藥房的藥干凈、飽滿,煎制的湯劑濃且療效好!
《2017醫藥行業發展狀況藍皮書》指出,隨著中醫“治未病”的觀念對世界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中醫藥在海外也越來越受歡迎和認可。為了讓國際友人了解中醫、走進中醫、享受中醫,打造國際醫療服務品牌,弘醫堂整合國際醫療資源,配備擁有豐富國際醫療經驗的中醫藥專家,作為中醫國際醫療窗口及中醫藥文化國際交流基地,北京弘醫堂中醫診所承擔了這一重任。京交會上,弘醫堂專家的精彩雙語健康講座,讓外國友人稱贊不已;重陽節外交使節體驗中醫活動后,走進弘醫堂的外賓更是絡繹不絕。醫院常年開展多語種中華傳統文化、中醫文化和中醫藥專題講座,定期舉辦中醫藥論壇。弘醫堂從創辦之初發展到旗下7家醫療機構的今天,30多年間,以魏雅君教授為代表的專家團隊應邀出診海外中醫服務、講學和文化交流活動,讓原版中醫和承載著儒釋道傳統文化的中醫文化走向世界,書寫著弘醫堂的“一帶一路”歷史。
新機遇,新挑戰,國醫之美,世界看見,這是每一個中國人堅信的,更是每一個中華民族血脈里堅守的文化基因。現在,是中醫藥文化發展的最好時機,從《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到《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中醫藥事業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一路走來,不論是弘醫堂各個醫療機構堅持恪守“弘國醫濟世、奉仁德待人”的行醫宗旨,還是走“真中醫、真中藥、真療效”的“捍衛原版中醫”的辦院方針,都讓弘醫堂走上一條更寬闊、更光明的國醫文化與技藝的探尋發展之路。在這條路上,我們希望它走得越來越好,做中醫事業的接班者、研學者和領跑者,讓中華智慧的瑰寶得以原汁原味、有滋有味地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