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使之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性力量。中國是茶的祖國,習近平主席的“茶敘”外交也使得茶文化發展為新風尚。茶園旅游活動屬于認知茶文化的一部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茶園旅游的觀賞價值、旅游價值和文化價值受到了人們的肯定。本文立足于茶園旅游項目,對茶園旅游的內涵,現存問題,開發策略和發展前景進行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茶園旅游;開發策略
茶是當今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全球約有30億人有飲茶習慣,茶被稱為21世紀最健康的飲料。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家,有4700余年歷史。茶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形成豐富多彩的品類、制作工藝與飲茶方式,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園是茶葉由來之地,當前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旅游者和茶客探訪巡游。在茶園中,通過使游人自己動手采摘制作茶葉,也向大眾傳播了茶文化精神,茶園旅游在近幾年來發展迅速,是我國生態旅游項目中的后起之秀。
一、開發茶園文化旅游的重要性
(一)茶園旅游概念
茶文化包括在人民生活中與茶相關的文化現象,包括茶道茶藝的等,茶文化不光是茶葉種植經驗,茶園種植科技和茶葉本身等物質因素,更是一種精神現象,是一種精神上的文化,包括關于茶的各種習俗,禮儀,知識技術等。
茶園旅游是一種包括雙重因素的文化旅游項目,是傳統文化意識和現代旅游項目相輔相成的綜合文化旅游形式。游客親自進入茶園,在觀賞茶園景色的同時,親身參與到茶葉的采摘制作中去,并觀看茶道表演等項目,在雙手制作、雙眼觀賞、味覺體驗中感悟茶葉的魅力與茶文化的內涵。
(二)開發茶園旅游的意義
茶園旅游不僅僅是為了當地的經濟創收而開發,同時也對茶園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更重要的是通過開發茶園旅游,能對中國傳統茶文化進行傳承和保護。
因此進行茶園旅游開發不僅能創造經濟效益,促進當地發展,其社會文化意義也是相當顯著的。
我國目前處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傳統農業生產的附加值和經濟效益很低,無法與時代發展的步伐相匹配,如果不能及時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生存環境將會更加困難,但是如果能將傳統茶園農業與現代旅游相結合,不僅能增加其經濟效益,提高茶農收入,還能促進其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同時,就浙江省而言,大部分茶區處在山區,對其進行一般意義上的現代化開發較為困難,導致其勞動力出現閑散浪費現象,如果能進行完善的茶園旅游開發,對就業率的提高也起到促進作用。
(三)目前茶園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
在茶園開發中,許多開發商更加重視茶園的經濟收益,對傳統茶園的開發過度,接待游客量過大,使得對于茶園的使用和踩踏過于頻繁,與茶園和茶葉的生長使用規律相違背,對茶園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大幅減短了茶園的壽命,甚至會使其無法作為農業生產地,僅僅只有觀光功能。
進行茶園旅游規劃和建設時,部分開發商不能合理的進行安排和管理,對茶園的承載上限不能準確了解,賓館酒店餐廳等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導致后期開放時其實際游客吞吐量和規劃時出入較大,影響了其成本回收和經濟效益,同時導致了對茶園的生態環境的損壞。
此外,大部分茶園的建設過于千篇一律,其旅游項目無非是采摘,制作茶葉,觀看茶道表演等幾種單一的活動形式,發展趨于生產線化、流水化,這種發展情況缺少茶園總體規劃,缺少頂層設計,缺乏自身特色,不利于茶文化的發展,對于游客而言也很容易缺乏吸引力。影響茶園旅游的可持續化發展。
二、茶園生態旅游項目開發策略
(一)結合當地茶葉優勢因素
不同地方的名茶各有不同的口感和特點,這些是每個地方的獨有資源,可以將它們作為靈魂進行旅游開發,主打茶葉牌,旅客到不同的地點欣賞不同口感不同特點的茶葉,增加游客的旅游粘度。以江西為例,江西是中國的產茶之鄉,不同的茶葉產區有各自的獨特之處,可以抓住這些特點進行針對性旅游宣傳和開發。例如,婺源茗眉由于茶樹生長條件優越,茶樹品種良好,采制精細,成茶品質甚優;廬山云霧茶以味濃性潑辣而聞名,被奉為茶中仙子;產自于景德鎮的浮梁茶被稱作“茶中茅臺”;修水寧紅茶是我國歷史上最早制作紅茶的支派,以其特有的風格而稱譽于世,特級寧紅成品茶,緊細多毫,鋒苗顯露,烏黑油潤;狗牯腦綠茶外形秀麗,芽端微勾,與金桔、板鴨并稱譽為“遂川三寶”。以上五款茶共同打造江西省“四綠一紅”的茶葉品牌,同時,江西的茶園生長生態環境極其良好,在名山、長江、鄱陽湖周邊,大多數的茶園風景秀美,引人入勝,如果能將茶園這一因素與祖國大好河山以及當地文化(如神話傳說,特產特色等)相結合,對游客的吸引力勢必也會增強。
(二)結合現代媒體渠道進行宣傳
目前信息化時代已經到來,手機和網絡的覆蓋程度影響力越來越大,傳統旅游宣傳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信息化時代的要求,因此對于茶園旅游的宣傳可以與現代媒體渠道相結合。例如,微信成為現代中國社會最重要的公共社交平臺之一,用戶可以通過微信建立自己的公眾號,進行信息的傳播和分享,目前,微信公眾號已超800萬,可見其影響力之大。微信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了重要地位,而不僅僅是一個手機app。如果能將浙江茶文化旅游在微信公眾號上加以推廣和傳播,那其宣傳優勢勢必遠勝傳統媒體,既能提升自身的茶文化營銷力,更能使得自身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同時,微博和QQ等現代化信息交流互動平臺也在考慮的范圍之內。
同時,可以開創留言問答形式,與游客、茶文化專家開設互動,使得大眾能在這種一問一答的環境中對茶園旅游有準確和立體的認識。將茶文化與新媒體相結合,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宣傳力度。
(三)開設特色旅游項目
傳統茶文化旅游項目,例如簡單的采摘,品嘗和介紹等對于游客的吸引力正逐步下降,如果忽略這一問題,茶園旅游在旅游嘗鮮熱過后勢必無法滿足后續的市場吸引力,會在日后的市場洗牌中逐步處于劣勢。針對這一問題,可以在茶園旅游開發中設立新型特色旅游項目,例如舉辦特色茶文化節,將茶這一要素與傳統文化例如琴棋書畫,書法舞蹈等以及現代流行因素例如攝影甚至游戲等等結合起來,并在活動中贈送與茶葉相關的紀念品,并進行茶制品的有關促銷,擴大其宣傳力和影響力。
對于茶園旅游的基礎設施方面,相關的酒店旅館等最好不要與大多數外界旅館一樣裝潢布置千篇一律,要結合茶園這一特色,打造與茶相關的建筑,例如建造茶道餐廳,茶宿等,在建筑的內部裝潢上盡量使用茶綠色和竹青色,將提供給游客的飲水設施由普通水杯改為茶杯等,使得游客有先入為主的概念,增強其對茶的親和力和對茶道的適應力,這種附加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旅客在日常生活中勢必會對茶文化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時有利于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和長久獲利。
(四)注意生態保護
在進行茶園開發和建設時一定要注意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所有的經濟活動必須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對于茶園來講,當地植被和水源的保護最為重要,如果沒有良好的水源和植被覆蓋,茶園的環境吸引力和茶樹承載力會大大下降,從而影響對游客吸引力。在進行開發時,要將對于環境的管理開發因素納入其中。如果只重視一時的經濟利益而忽視了這一點的話很容易使茶園的旅游壽命大大減少,從而不僅做不到持續收益反而會造成極大的浪費和損失。同時,在進行開發時也盡量不要過于大程度的改變當地的原有生態布局,減少人工施工,盡可能多的利用當地原有的生態自然環境,因地制宜,這樣不僅可以保護當地的自然環境,降低成本,也會大大提升對游客的吸引力。
三、小結
茶文化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與之匹配的茶園旅游也是一項富有內涵的創意的新型旅游項目,目前對于茶文化以及茶園旅游的開發已經卓有成效,也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收益。要想取得茶園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重視其開發和發展,在基礎因素上,要做好基礎設施的設計和建設,將茶文化特色融入其中,在宣傳因素上,要認真分析消費者的切實需要,將新媒體與茶園宣傳結合起來,結合時代特色,將自身的影響力推廣開來,同時還要注意要結合自身的獨特地理和文化因素,通過這些策略來促進茶園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江西九江332000)
參考文獻:
[1]楊鈞凱,張小郁.茶道[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2]劉換菊.新媒體背景下廬山云霧茶旅游品牌形象塑造Ⅱ.農業考古.2014(5):245—249.
[3]包毓敏,湖州茶文化旅游開發的策略與研究(J).茶葉科學技術,2006.(02).
[4]文南薰.茶文化旅游產品組合性開發研究——以普洱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為例Ⅱ.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07(2):81—85.
[5]王京傳.我國的茶文化旅游發展[J].農業考古,2005.02:19.
作者簡介:石瑩,女,1988年4月,遼寧撫順人,碩士研究生,江西財經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郵編3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