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艷津子的作品對中國現代舞的創作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同時也標志著中國現代舞從借鑒引入到本地化以及創新的新時期。文章以高艷津子的現代舞蹈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舞蹈形態上的創新點,重點研究創作實踐、審美追求以及文化取向。
關鍵詞:高艷津子?舞蹈形態?文化取向
一、高艷津子現代舞的創作實踐
(一)現代舞創作的環境準備
首先,高艷津子的父母都是優秀的舞蹈藝術家,家庭藝術氛圍濃厚。父母是高艷津子現代舞蹈創作的領路人,其受到藝術熏陶,從小就喜歡上了舞蹈這門藝術。作品中濃厚的女性色彩,跟母親也有著很密切的聯系,母親是她內在精神氣質的締造者。高艷津子的母親跳的是傳統的舞蹈,但是有著對現代舞開放包容的態度,其次,津子的生活環境也對她在創作上有很大的幫助。[1]津子對于故鄉有很深的情感,故鄉的花草樹木都是她天然的創作靈感,在創作《二十四節氣》系列舞蹈作品時,家鄉給予津子很多的創作靈感起源。
津子的學習經歷培養了她豐富的舞蹈藝術細胞,后來她和現代舞結緣,讓她感受到現代舞的魅力。津子的求學經歷是十分豐富的,既有教育體制內的,也有社會舞臺給予的,包含了傳統舞蹈、現代舞蹈以及民間舞蹈等,共同構成了津子現代舞的理論體系,這是她創作的基礎。
(二)津子的現代舞實踐
在學校期間,津子獨立創作出舞蹈作品《想要說的話》,并且獲得了獎項。這件作品展現了津子對現代舞的理解能力,將即興舞蹈中的感性和理性把控得很好,是個人意識上的極大創新,實現了從感覺到感官的轉變。津子在創作靈感上堅信自己的感覺,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帶領觀眾走進舞蹈世界,感受舞蹈的魅力,比如在《覺》中,以情感為舞蹈表演基調,表現人間至性。
二、審美追求
(一)現代舞主題來源
津子的現代舞主題來源于她對生活的領悟,一是母親給予的,因而作品多以女性視角來進行擬定,這是她對于女性文化的領悟,平靜深邃、多愁善感,有時像一條彎曲的河流,有時像一面鏡子,訴說著自己的心事。二是自然主題,《二十四節氣》系列是津子對自然最真切的感受,創作靈感來源于自然生活的細節之處,作品充滿了自然的張力、生命力和活力,這是自然給予津子最好的饋贈。三是哲學主題,這是津子在生活哲學熏陶下形成的作品,流露出她對生活出世的巧妙哲理,對自然世界道法自然的哲思。
(二)現代舞作品的形態
用身體發音,身體是舞者最好的語言,在《十月春之祭》的表演中,津子采用超現實的手法和原始生命的律動相結合,通過情境的構建讓舞者進入那個真實的環境形態,通過舞蹈動作向人們傾訴內心的聲音;在動作上,津子更加注重自然協調,讓身體回歸自然輕松的狀態。[2]
在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上,采用的是傳統風格的人物形象塑造和舞蹈道具相結合的方法,以自然萬物來代替舞臺上豐富的人物形象是津子慣用的手法,結合相應的舞蹈道具,使人物展現得淋漓盡致。
三、文化取向
(一)舞蹈——人生修行
津子強調,舞者即修行者,舞蹈是修行的法器,舞團是修行的廟宇,舞蹈就是讓身體回歸自然的體現,以身體來承載最真實、最原始的自己。對于她來說,舞蹈就是一生為之奉獻的事業,有著比生命還重要的意義。舞蹈是身體的一部分,津子在舞蹈即興中收放度把握得很到位,她不會在即興中迷失自我,也不會刻意去改變那樣的狀態。[3]對于舞蹈中的細節創作,津子的秘訣是用眼睛觀察世界,用感覺體驗細節的妙處。這是津子的生活哲學,她用生活中的自然植物來比擬舞蹈中的動作,惟妙惟肖之處必有她對生活細節細致入微的觀察。
(二)創造——繼承傳統
在現代舞的創作上,津子是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現代和傳統是不分家的,只要是對現代舞形態有幫助的舞蹈形式,她都會去嘗試,借鑒其精髓部分,這和她的母親開放包容的態度是有很大聯系的,她繼承了母親對舞蹈的領悟。將現代舞蹈思維和傳統舞蹈形態進行結合,還通過借鑒其他舞蹈來補充傳統舞蹈的不足,這也是津子對舞蹈很敏感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她解構重組現代舞蹈動作的根基,既有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也有西方舞蹈的細節,這就是津子現代舞創作上所遵循的理念,傳承并發揚。[4]
(三)發展——神圣和世俗結合
在創作理念上,津子的作品以現代舞為主要表演形態,兼具民族特色以及西方思想文化理念,只要是對創作有幫助的,津子都會經過改進然后運用到作品之中。
四、結語
津子的舞蹈創作對中國現代舞有著重要的作用,這與她的文化取向、創作實踐以及審美追求都有著密切的聯系,筆者重點對其進行論述,希望能夠對現代舞的發展創新起到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黃睿雪.高艷津子現代舞的創作實踐、審美追求及文化取向[D].北京:北京舞蹈學院,2016.
[2]王繼子.當代紅色舞蹈創作的實踐路徑探究[J]. 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6(04).
[3]王曉迪.職業化中國民族民間舞創作中“傳統舞蹈文化的借鑒”研究[D].北京:北京舞蹈學院,2017.
[4]黎懷楠,葛惠超.高艷津子 舞蹈的修行者[J].芭莎珠寶,2015(02).
(作者簡介:孟澤婧,女,本科,遵義師范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舞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