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錕鵬
條形碼是獲取商品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在眾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印制條形碼是條形碼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條形碼質量檢驗也是保證條形碼能夠被正確掃描和識讀,真正發揮標識功能的重要環節。條碼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制造商、銷售商和印刷企業等各方利益,因此條形碼生產流程和質量控制也是產品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公司主要從事紙質包裝,產品涵蓋彩盒、油標、藥盒、書刊等產品,在條形碼生產和質量控制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筆者公司根據生產實踐經驗和相關的國家標準,制定了一套嚴格且符合國家標準的條形碼生產流程和質量檢驗控制方法。
該條形碼生產流程和質量控制方法從客戶產品的審核、接單、生產、入庫、出庫出發,每個環節都制定規范的流程,嚴格控制產品條碼的質量。
1.審核環節
承接印制條形碼符號信息訂單時,要初步審核客戶條形碼資格,資格是否過期,條形碼是否符合國際標準,對于不符合標準的業務員及時和客戶溝通,讓客戶提供相關證明,如不能提供,此類業務堅決不能受理。
2.檢查和設計環節
經過業務員初步審核合格后,接收客戶原始文件,設計部門對原始文件進行檢查和設計。
①核查條碼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在國家物品編碼中心網站核查客戶條碼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對于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時和客戶溝通,如圖2所示。

②檢查條形碼尺寸及周邊空白區位置
目前市場上常用的條形碼主要有EAN-13條形碼和EAN-8條形碼,ENA條形碼示意圖如圖3所示。EAN條形碼放大系數0.8~2.0倍為正常范圍,條碼高度不可低于標準高度的三分之一;條形碼前后漏白位置大小,空白區的寬度應不小于GB12904-2008《商品條碼 零售商品編碼與條碼表示》國家標準的要求;放大系數與條形碼尺寸關系如圖4所示。
③檢查條形碼安放的位置
條形碼的安放位置參考GB/ T14257-2009《商品條碼 條碼符號放置指南》國家標準,對于不符合標準的要及時和客戶溝通,調整到適合的最佳位置,并且通知客戶確認。箱包裝上條形碼符號放置如圖5所示。
④檢查條形碼符號顏色是否符合標準
商品條形碼中條和空的顏色反差越大越好,一般來說黑條白空是最理想的顏色搭配,禁用紅色、橙色、黃色;同時檢查條形碼的字體,對于不符合標準的要及時調整。
⑤條形碼數碼打樣及檢驗
用數碼印刷機將設計好的條形碼打印輸出,在標準溫濕度(檢測室溫23℃±5℃,相對濕度30%~70%)和光線環境(色溫5500K~6500K)下用條碼槍檢測條碼的等級,零售商品條碼符號等級不得低于1.5/06/670,商品條碼符號質量要求需滿足GB12904~2008《商品條碼 零售商品編碼與條碼表示》。如條形碼檢驗結果不合格,需查找不合格原因,重新設計條形碼,直至條形碼等級合格為止。檢驗合格后,設計人員就該單產品條形碼設計做好登記,包括時間、條形碼等級、設計人員等。
3.生產環節
主要包括條形碼印版曬制、印刷加工、印后加工三部分。
①條形碼印版的曬制
曬版質量是印制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曬出高質量的版材是高印刷質量的前提;條形碼符號質量是重中之重,對于曬好的版材,要及時的用條形碼槍檢測條形碼的等級,查看條形碼是否合格,對于不合格的條形碼要及時查找原因,并將原因反饋責任部門,重新制作,直至版材條碼等級合格,并做好記錄。
②條形碼正式印刷
印刷環節中的條形碼的檢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每單產品開機時,用條形碼檢測儀器檢測產品,做好條形碼的首件簽樣,印刷進程中按照印刷抽樣計劃隨時檢測條形碼,并且留樣登記;對于出現條形碼符號不合格的產品停機及時剔除,查找原因,直至條形碼符號檢測合格,并做好登記。
③條形碼印后加工
覆膜是條形碼印后加工中常見的工序,同時,覆膜后的條形碼質量檢測也十分重要,而實際生產中往往容易忽略這一過程。覆膜過程中,薄膜的透光率和膠水的涂布量對條形碼的檢驗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對覆膜后條形碼的檢驗同樣十分重要。用條形碼檢測儀器檢測產品,做好條形碼的首件簽樣,覆膜進程中按照抽樣計劃隨時檢測條形碼,并且留樣登記;對于出現條形碼符號不合格的產品停機及時剔除,查找原因,直至條形碼符號檢測合格,并做好登記。


4.入庫、出庫環節
入庫、出庫環節做好條形碼質量監控,也是保證條碼質量非常重要的階段,需要制定嚴格抽檢計劃流程;抽樣標準按照MIL-STD-105E NⅡ,印制產品AQL=0.65;條形碼抽樣計劃與附屬細節如表1所示。
入庫抽檢過程中嚴格按照抽樣計劃抽檢產品,如出現不合格的產品,整批產品需全部進行檢測,剔除不合格產品,并做好記錄。
條形碼是商品的身份證,它在存儲、識別、流通、銷售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公司嚴格按照流程進行生產和檢驗,有效地控制條形碼符號質量,印制出高質量條形碼符號產品,讓客戶放心。
作者單位:楚天傳媒印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