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蒙
每當有人問我讀的是什么專業,我回答“城鄉規劃”,對方的第一反應就是:“什么?城管?”
我搖頭,昂首挺胸地說:“不是哦,是未來的筑夢師。”
城鄉規劃作為城鄉建設的龍頭,顧名思義就是規劃城市與鄉鎮,居住、商用、道路、綠地如何布局,規模多大,怎樣結合生態自然……筆下畫的是一座城市的藍圖,是一個鎮子的未來,是一方土地繁榮昌盛的引導,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筑夢之始。
畫圖狗不得不說的事兒
總之聽起來逼格就不低。生活中的我們也很有格調—不是在畫圖就是在去畫圖的路上,所以有一個當之無愧的美稱:畫圖狗。大學五年,前兩年主修手工繪畫,往后便是以電腦制圖為主。手繪包括素描、水彩、水粉、速寫、彩鉛、馬克筆……作為地地道道的理科生,剛上大學時表示鴨梨山大,好在素描水粉并不要求達到美術生那樣的水準,主要是練好速寫和馬克筆。接觸下來,倒是把我們這些不解風情的理科生培養出了文藝青年的氣質。
思修課的老師說:“大一上學期用來懵懂,最后一年開始接觸社會找工作,所以大學真正有重要意義的時間只有三年半。”
于是寒假剛結束,干勁沖天的大學生涯便拉開了序幕。導火索是舍長從廣州零角度學成而歸。看著她捏一只馬克筆輕松揮灑,不多時一幅建筑場景呼之欲出,立體感十足,其他女生邊驚贊邊從追劇的狂熱中一拍腦袋,如大夢初醒,然后全宿舍都跑去報了周末手繪班。
手繪班主要學習速寫和馬克筆。直線曲線植物線,結構透視和陰影,樹草石頭建筑群,小布局與大場景……一整天這些東西霸占了我的腦子,其余雜念被通通趕走。小樹老師經常拿自己的作品出來秀,牛逼哄哄地說:“沒練個五百張,還想有這種程度?除了下午講理論知識,周末其余時間都給我過來練習吧。”
他嗜好分鐘游戲:三分鐘畫一幅寫生圖的結構,五分鐘畫好結構和陰影,十五分鐘完成一整幅,時間一到就評判成績。所有成品圖都被釘到墻上,暴露于眾目睽睽之下,小樹老師一張張點評,誰不及格就全部人重畫。
除了周末上課,平常還要完成線稿作業。一般周一比較勤奮,公共選修課上,城規班一排女生頭埋得整整齊齊,走珠筆摩擦A3紙的聲音刷刷作響,把旁邊土木水利班的同學嚇了一大跳。只聽見他們在背后小聲議論:“畫得真好看。”“對啊,都可以當明信片了!”“我好喜歡那張,要不去打個招呼,問問能不能送?”
于是我們發展了一些課余愛好—自制水彩書簽、明信片、賀卡。虛空的白紙就是無盡的想象力,日月星辰,花鳥樹木,山河大地,或濃郁張揚,或清新明麗,將之贈與親朋好友,不僅別有韻味,還能招攬粉絲。
和設計之間的愛恨情仇
做設計是本專業最大的亮點。每項大設計之前,實地調研必不可少。我們走遍整個城市高端大氣的咖啡館,見識過三百萬到三千萬的奢華別墅,接觸最樸素簡陋的幼兒園、最臟亂擁擠的城中村,也游覽了最現代化的鋼混建筑群、最古樸寧靜的明清老鎮……眼睛觸摸的世界有多大,靈感的海洋就有多壯闊。在巧奪天工中感受天馬行空,于市井邊陲體味人文風情,既要抓住想象的浩瀚星空,又不能忘記腳踏實地關懷人情。這也許就是規劃師魅力之所在吧。
事實證明與設計沾邊的人都有一顆瘋狂的心,每個學期最難忘的就是臨近交圖的日子。全班人統一節奏地瘋,吃過早餐就奔向專教,撲在透圖板上,一日三餐叫外賣,直到晚上十一點兇巴巴的管理員來趕人了才飛快地奔出學院大門。
有時候時間實在緊迫,為了保質保量,不可避免地選擇通宵。通宵不可怕,可怕的是有農哥!農哥就是那位威震學院的管理員,聽說他在這里工作了十來年,我們和他之間的愛恨情仇簡直可以寫一本大學回憶錄。
農哥嚴得很,每天晚上十一點準時把一樓大門鎖上,半夜四處巡邏,不允許學生留宿。學霸第一次在專教通宵的時候,把門反鎖,窗簾拉緊,燈也只開透圖玻璃板下的燈管,躲過了農哥第一次巡邏。
半夜兩點,教室的門突然被打開,冷嗖嗖的風猛地灌進來,農哥的衣角在風中揚起,暗影里漸漸凸顯的上海灘架勢把學霸嚇傻眼了。對方一愣,“我認得你!經常最晚離開的那個!”
后來班上妹子不信邪地屢屢挑戰,小心謹慎,如履薄冰,連半夜出去上個廁所都像打游擊戰一樣東躲西藏。最終還是被神通廣大的管理員發現。三番五次之后他忍無可忍驚動了班主任,我們的狗膽才徹底破了,只好乖乖回宿舍睡覺。從此謹記了圖一定要及時畫,切不可拖拖拉拉啊。
一份設計除了圖紙,還有模型。常常騎著電車跑到附近的建材市場買材料,PVC、泡沫板、輕質木板、玻璃紙、硬卡紙、瓦楞紙、墻面及地磚貼紙……我在前面開電驢,坐后面的人扛著面積極大的PVC。PVC橫放會阻礙交通,豎置遮擋視線,一番權衡之后往往選擇縱向立著。回程的路上賺足了回頭率,畢竟我身后立著半人高的雪白板料,板料下垂著兩條長腿,未見其人只聞其聲:“開慢點啊,你不知道面積越大阻力就越大嗎?我要被吹飛了!”
專教里人聲鼎沸。有人用切割機把黃色硬質泡沫板切成一塊塊方形草模,裝進盒子里碼得整整齊齊,拍下照片發說說“用一箱黃金招聘女友”;有人率先做好A0大的正模,俯視著40公頃的片區,大喊一聲:“啊,朕的江山”;有人把底板擺到地上聚精會神地滴著502把房子粘黏上去,冒失的同學沒注意一腳踩過來,只聽痛心疾首的一聲:“你丫踩扁了我的房!”
不管怎樣,一項大設計完結之后,我們像深海里的魚浮出水面大呼一口氣,成就感如同氧氣充盈全身,頓時細胞舒張、滿血復活。屁顛屁顛地端著成品尋找各種角度拍照,光影之下仿若名師大作。上傳朋友圈招了一波粉,有人問:“除了手繪明信片,可以送模型嗎?”
詩酒年華,夢想與遠方
日子像是風車,在夏日最尋常的清風下,一圈圈周而復始。雖然經常做設計沒靈感而抓狂,趕圖趕作業趕到發瘋,我們似乎都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忙碌的,飽滿的,越來越燥熱的。去咖啡館調研用單反把好看的店子拍下來,做模型已練成純熟的刀法,手繪班涼絲絲的空調下,一幅幅線稿日漸成熟。
周末漸漸變成一個懶覺,一個冰鎮的西瓜,一次逛超市,一個短暫的綜藝節目,甚至吃一次火鍋、去一次電影院都成了最美好最滿足的事情。其他的,便只剩炎日下滾動的自行車,畫圖未眠的中午,遲遲不熄的晚燈,逐漸進步而被夸贊的圖紙,還有那些夢里一路跋涉也未曾想過停止的腳步。
城規是一個充滿閑情雅致的專業,畫畫、設計、做模型、攝影,還有打著實習的名號集體出省旅游。
我們走過古老的幽幽古巷,觸摸歷史的紋理,傾聽繡樓的哀嘆,仰望巍峨宏偉的牌樓,夕陽西下時靜靜坐在湖邊,把徽派建筑一切不可說的美畫進空白的水彩紙中。此時此刻,感受人與自然相安相融的傳奇和偉大,遙想明清時期的古人就能以合理的布局把這些街道、樓房、店鋪、水渠精巧擺置,鑲嵌于大山里,直至幾百年后,水不枯,房不倒。忍不住驚嘆:有些藝術傳承百年,長青不朽。
而這些,也許就是我們手里將來要創造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