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慧
【摘要】近年來,水利工程主要建筑材料價格波動較大,已超出各承發包雙方能夠預測的范圍。本文對承發包雙方施工過程中市場價格波動引起的合同價款調整問題進行研究,針對市場價格波動引起的施工成本變化的應對方法,重點分析造價信息差額調整法。
【關鍵詞】材料;信息價;價格波動;調差
大型水利工程建設規模大,施工周期長,由于受市場及政策因素影響,各種建筑材料的價格波動較大。如果采用固定價格合同進行工程發包,承包人獨自承擔材料價格上漲的風險,一旦材料價格上漲幅度超出承包人承受的范圍,將對工程施工造成不利影響,甚至會影響到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如果材料價格下降,發包人則要比實際工程造價多支付費用。為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確保工程質量與安全,保證水利工程建設能順利進行,發承包雙方應本著實事求是、風險共負、確保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順利進行的原則,合理分擔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
一、材料價差調整的方法
材料價差調整的方法主要有:票證法、價格指數法、造價信息差額調整法等。
票證法是以票證為依據,承包人提供當時購買材料的實際發票,通過現場監理嚴格的審核,確定享受某材料價差標準的材料數量進行材料價差調整的一種方法。由于市場實際購買價格差異較大,以發票價格為調整單價依據,施工單位可選擇較高價格購買,從而導致成本增加①。
價格指數法以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發布的價格指數為依據,根據合同約定的定值權重和變值權重,通過公式計算需調整的價差。定值權重是合同價格中不參與調價的部分與合同總價的比值,變值權重則反之,對定值權重測算通常以合同中約定不因物價變動而發生變化的部分,例如管理費、利潤。將漲幅大的材料權重定低一點對發包人有利,對于承包人則相反,且操作時各權重的變化余地較大,完全區分定值權重和各可調因子的變值權重,操作起來諸多困難②。
造價信息差額調整法是指在合同中規定的可調材料,在合同執行期間由于非承包人原因,導致價格波動對比基準期價格超出合同約定的幅度,按已完工程量乘以單價分析表的含量進行抽量補差。材料補差是對物價波動超出承包人承受范圍外的施工成本進行補償,不計算管理費和利潤。本文通過討論調差基準期、基準價格的確定及工程量的計算,研究如何通過造價信息調整價格差額調整合同價款。
二、材料價差的基準價格及基準期的確定
一個工程項目,可能涉及的材料價格有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發布的信息價、投標清單的價格、簽約合同價格、市場價格等,材料調差的基準價格一般由發包人在招標文件或專用合同條款中規定,該價格原則上應當按照當地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發布的信息價為準。
《標準施工招標文件》(2007版)規定招標發包的工程以投標截止日前28天的日期為基準期;直接發包的工程以合同簽訂日前28天的日期為基準期。規定基準期的作用是劃分該日后由于政策法規的變化或市場價浮動等非承包人原因對合同價格影響的責任③。為預留足夠時間給承包人編制報價書,承包人投標階段或簽訂合同階段不考慮基準期后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價格變化。
合同執行期間的價格標準,一種是以材料購買的時間確定,另一種是以材料的使用時間確定。由于材料的購買與使用存在時間差,在價格波動較為頻繁時,以不同的時間確定的材料價差標準差異很大,因此通常以材料的使用時間來確定。
三、調差材料的范圍及其工程量的確定
水利工程中涉及的材料很多,有占工程造價比重較高的主要材料,如鋼筋、水泥、砂、碎石;有對工程造價影響不大的次要材料。若每種材料價格的波動超過允許的幅度都進行調差,將會增加合同執行的難度且對合理分擔風險、控制工程投資沒有太大意義,所以一般將對工程造價影響較大的主要材料納入調差的范圍,次要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由承包人承擔。
材料價差的調整,是結合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發布的信息價的時間每月或每季度調整一次,調整材料的工程量,一般是以承包人每月實際完成,經監理工程師確認,由發包人批準的計量為準,再乘以單價分析表該材料的含量抽取。單價分析表,一種是采用主管部門頒布的現行定額編制,多用于招標控制價中,一種是承包人根據自身的施工水平進行編制,多用于投標報價,為便于計算對比,一般選用投標報價的單價分析表。
材料的計量一方面是記錄材料用于工程項目的時間,以確認該材料所對應的材料價差標準;另一方面是記錄材料使用于工程項目的具體部位,以確定該材料是否屬于調差的范圍。例如,當招標文件明確僅對使用于永久工程的鋼筋進行材料價差調整時,就必須現場監理對材料嚴格計量工作,嚴格區分使用于永久工程和臨時工程的鋼筋,避免將永久工程與臨時工程混淆。
四、材料價差調整的應用
某水利工程,合同約定鋼筋、水泥、砂、碎石四種材料在實施期工程造價管理部門發布的材料信息價對比基準期時的漲落幅度超過10%,超過部分可以進行材料調差。以鋼筋為例,投標單價分析表中鋼筋的損耗系數為2%,基準期信息價為4000元/t,實施期3月份已完工程量100t信息價為4500元/t、4月份已完工程量100t信息價為4200元/t、5月份已完工程量80t信息價為3500元/t。3月份漲價幅度為(4500-4000)/4000=12.5%,超過10%,調差為100t*(4500-4000*1.1)*(1+2%)=10200元;4月份漲價幅度為(4200-4000)/4000=5%,小于10%不予調差;3月份降價幅度為(4000-3500)/4000=12.5%,超過10%,調差為80*(3500-4000*0.9)*(1+2%)=-8160元,所以3~5月份鋼材調差合計為10200+0-8160=2040元,再加計規費及稅金計入結算總金額。
五、結語
本文研究了如何通過造價信息調整價格差額調整合同價款,討論了調差基準期、基準價格的確定及工程量的計算,發包人應在編制工程項目招標文件時規定材料價差的調整方式,公平、合理、科學地劃分各自承擔的風險,避免發承包方在合同實施期產生材料價差調整的糾紛,確保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張秋陵,肖光宏.工程項目材料價差調差方法的探討和分析[TU].重慶建筑2007,09.
[2]楊帆,柯洪.市場價格波動引起的合同價款調整研究[F].價值工程 2015,10.
[3]中國建設監理協會.建設工程合同管理[TU].全國監理工程師培訓考試用書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