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00336)
我國的傳統手工藝具有十分悠久的發展歷史,同時手工藝品的種類還十分豐富,因此傳統手工藝的保護工作不可能通過一個人的力量來完成,或是可以簡單形容的,在制定數字化的藝術保護方案時,應該統籌兼顧。同時在這一工作當中還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具備豐富的經驗知識,需要物力、人力等各方面的有效配合。本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簡答的研究分析。
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從下面幾個層面進行解釋,第一種是實時仿真技術,主要是利用計算機技術記錄現實事物,并將其轉化成動畫角色或是虛擬模型等三位圖象,對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模擬,并建設相應的三維虛擬環境,而受眾能夠利用各種虛擬技術從視聽角度入手進行全方位的交流互動,能夠讓受眾更好地融入其中。第二種就是從擴展意義方面入手,促進現實混合與增強,也就是不會被現實仿真所限制,和所有聲音、圖象、符號等電子媒介的交流,虛擬對象和物理對象之間進行互動等。第三種含義就是高于現實的虛擬技術,甚至是一種和現實相反的存在,是藝術方面的虛擬。
網絡多媒體設計主要是在計算機網絡平臺的基礎上,利用統一界面整合各種多媒體,同時還添加了軟件程序、動畫系統、文本編輯等內容。網絡多媒體比較重視設計的交流聯系、分享性以及交互性,通過計算機系統整合各種信息,從而將有效信息及時呈現出來并傳達出去,比如現在比較流行的微博、SNS、評論、微信等方式。隨著我國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市面上所有的網絡媒體設計不僅是傳統的互聯網網站,同時還包括以平板電腦和手機平臺為基礎的數字媒體設計。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手機觸屏和智能通訊技術也逐漸普及來開,社會中通過數字媒體來傳播信息的媒介平臺也逐漸增加,多媒體設計在未來也一定會發展成主流傳播媒介。其中主要的技術手段包括多媒體展示、軟件設計、網站開發等。
隨著數字技術的進步,廣播、電視、電影等傳統影藝術也在不斷發展,包括呈現載體、技術手段、使用工具、創作內容等都處于不斷變化之中,數字化的影視技術也逐漸應用到我國社會的各個領域當中。同時在數字時代下,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也越來越密切,從數字電影、數字電視、電玩視頻到創意廣告、MV、藝術短片以及CG動畫等,在高新技術的支持下,給受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視聽盛宴。也包含深層次的感情觸動和無限創作靈感,同時這樣藝術短篇也收獲了各種藝術獎項,事實證明,數字藝術并非是機械冷淡的也并不是沒有內涵的,它是一種對電影藝術的生化和輔助性創作手段,富含著濃濃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技術手段主要包括數字遮光片、藍屏技術、合成特效、視頻剪輯、綠屏摳像、高速攝影、運動捕捉、數字電影、影視特效、視頻剪輯和采集多媒體素材等。
人工智能主要是通過電子計算機實現的。智能藝術能夠進行自主的表演鑒賞和藝術創作等,對于未來的產品創新設計、多媒體技術創新、通訊系統以及計算機網絡具有重要的意義。
通過動畫漫游的方式將傳統手工藝流程展示出來,能夠實現傳統手工藝的全真再現,并通過一種動態化的方式將我國古老的手工藝術在虛擬空間呈現出一種鮮活的狀態。這種這一過程首先應該對傳統手工藝術的具體流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掌握相關的工藝特性,從而讓受眾能夠更加清晰直觀地看到手工技術的實際方法和流程,為受眾提供一個可以全面了解的平臺,同時從保護層面來說還能提高手工藝的原真性。優秀的傳統手工藝品,通常都比較復雜,工藝要求也比較嚴格,常人很難發現其中的奧秘,同時現在博物館中的傳統展示方法,無法將手工藝品鮮活狀態展示出來。但是利用三維數字技術能夠將具體的工藝流程通過動畫的形式再現出來,首先能夠解決空間上的問題,例如打破常規視角,從準確測試在到還原工藝,追求最為生動的展示效果。其次,由于傳統手工工藝都比較復雜,因此只有真正了解其中的工藝特性,才能掌握其中的造物思想和工藝文化,通過解構與特寫的方式對傳統手工藝進行詳細分析,才能讓受眾對相關工藝原理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
再現工藝場景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到傳統手工藝的生存環境、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尤其是手工藝的使用環境和生產環境都具有比較突出的名族特色和生活情趣,因此在建立虛擬人物角色和三維環境的過程中,應該對相關藝術效果和三維模擬進行真實處理,從而給觀眾一種身臨其境之感,讓受眾能夠深刻感受到傳統手工藝術的魅力。
數字藝術展示,主要是通過數字化技術,通過網絡和計算機等數字信息技術來進行具體的展示設計,其中還包括視覺效果、電腦特技、圖形設計、后期編輯、數字動畫等內容,將各種有效信息通過數字化處理后進行傳播,從而實現展示數字藝術的目的。比如可以通過交互性表演、交互性設計、網頁展示、數字媒體展示以及陳列等方式傳播傳統手工藝。數字媒體展示主要是在數字媒體的基礎上結合各種藝術保護方法,并建立起一個樹形結構,實現不同層面之間的有效連接,從而覆蓋各種藝術信息和藝術方案,將數字媒體作為統一載體,通過計算機媒體或是互聯網呈現出來。
比如以3D技術為基礎的虛擬現實造型,此外就是以IMAGE為基礎的全景圖技術,都是最近比較流行的技術。至于具體的技術手段,包括虛擬演播室、虛擬場景、互動投影、全息投影以及立體化投影等。全息投影也可以才稱作是全息成像,主要是由三維軟件和光學顯示系統融合下形成的,從而得到的一種具有獨特視覺效果的多媒體展示裝置。比如美國曾經舉辦的異常初音未來的演唱會,就是利用虛擬數字技術所實現的無屏幕虛擬圖象。互動投影,主要是利用影像識別和虛擬仿真等技術,利用動感捕捉以及虛擬現實等技術來混合現實,通過互通投影設備,能夠在各種介質中產生不同形態的特效圖象,例如球面、地面等互動投影展示系統,從感官角度方面來將,能夠讓受眾充分融入到虛擬場景當中,受眾在和虛擬影響接觸到過程中會導致投影影響出現一種互動變化。互動投影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將受眾的注意力全部吸引過來,從而讓受眾能夠積極參與進來。虛擬場景主要是通過先進的虛擬化技術,在結合多媒體的演繹合成系統,配合數字環繞立體音效和超高清的LED屏幕顯示技術所實現的,比如故宮博物館中的故宮文化數字化應用項目就是使用的這一技術,將故宮文化通過虛擬場景呈現出來。
我國部分傳統手工藝術都具有較為明顯的民族特色,能夠從多方面采集資料,并建立相應的矢量信息庫,并進行分類整理。比如我國傳統手工藝中還包括各種各樣的紋樣,而利用數字技術可以將其轉化成數字格式,根據不同的寓意和形式儲存到計算機當中,以后可以應用到服裝設計、平面設計以及產品設計當中,使產品更加富有中國特色。將傳統手工藝技術收集整理到計算機當中,并不斷進行補充添加,能夠讓相關資料越來越完整豐富,同時還可以將相關資料傳送到互聯網當中,從而提高傳統手工藝的影響力度,擴大宣傳范圍。最后則是通過各種數字化技術手段,對傳統手工藝進行矢量處理,將其變成一種矢量格式,在使用和體積上都具有較大的優勢,能夠讓受眾隨時調取和查閱,并時還能夠成為設計者的一種創意素材,實現現代化設計和傳統手工藝之間的有效對接。
結語:綜上所述,由于傳統手工藝的遺傳通常主要是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前輩不斷傳承下來,從而在空間地域和時間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我國的大部分民間傳統手工技術都因為老一輩的逐漸衰老而面臨著失傳的問題。同時傳統的保護方式通常只是將物品進行靜態展示,從而導致無法將手工藝最為鮮活的狀態展示出來,受眾也是被動接受各種知識信息,缺乏積極參與性,但是通過先進的數字化技術來保護傳統手工藝是一項新興技術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