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書,李元崗,黃春鋒,劉 穎
(中核第四研究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石家莊 050021)
工業電子加速器主要通過產生高能電子,輻照待加工物體的表面或內部,使物體發生物理或化學反應,從而改變材料分子結構,提高材料的耐熱性、耐裂性和耐老化等性能,可使材料的用途更加廣泛[1]。
工業電子加速器運行過程中除產生高能電子束、軔致輻射(X射線)外,還會由于電子穿過空氣使空氣激發而產生臭氧和氮氧化物,其中,臭氧的產量一般是氮氧化物的兩倍,危害較大,會對人體的呼吸系統、神經系統以及設施設備造成損傷[2-3]。故本次調查主要了解加速器工作過程中產生的臭氧濃度,對保護工作人員、公眾人員及設備維護均有重要意義。為此,中核第四研究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委托有監測資質的單位于2018年1月10日至11日對天津市某加速器使用工廠輻照室進行了現場監測。
該廠使用的加速器類別為工業電子加速器,型號為DD1.0MeV-40mA;輻照室分兩層,一層為輻照區域,面積35 m2,二層放置加速器,面積37.5 m2;輻照室排風量2.8 m3/s;監測時加速器電壓開啟到最大的1.0 MeV,電流開啟到最大的40 mA。
本次采樣選用TH-110F型采樣器,流量為0.5 L/min,儀器處于檢定期內。本次采樣根據《環境空氣 臭氧的測定 靛藍二磺酸鈉分光光度法》(HJ 504-2009),利用多孔玻板采樣瓶進行采樣,氣體吸收液為靛藍二磺酸鈉,單次采樣時間為60 min,單次采樣量為30 L[4]。
本次采樣的采樣點共計6個,輻照室內部1個、廠房內部1個、廠界四周4個。對于輻照室內部的采樣點于2018年1月10日至11日分別進行了1 h采樣,對于廠房內部及廠界四周的采樣點于2018年1月10日至11日分四個時段分別進行了1 h采樣。本次監測的布點圖詳情如圖1所示。

圖1 監測布點圖
本次6個點位臭氧濃度監測結果如表1所示。
通過本次現狀監測可知,在1 MeV加速器與風機正常工作情況下,停機1 h采輻照室內部樣品,其臭氧濃度在0.075~0.077 mg/m3,遠低于《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07)中臭氧濃度<0.3 mg/m3的要求,最大值為國家標準限值的25.7%[5]。在1 MeV加速器與風機正常工作情況下,停機1 h采輻照室外樣品,其臭氧濃度在0.034~0.058 mg/m3范圍,遠低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中臭氧濃度<0.16 mg/m3的要求,最大值為國家標準限值的36.3%[6]。
經上述分析可知,該型號1 MeV工業電子加速器正常運行,保持通風的情況下,輻照室內部及周圍臭氧濃度均遠低于國家標準要求,對人體及設備不會產生不良影響,該結論可適當推廣,適用于多數運行穩定、通風系統按標準設計的1 MeV工業電子加速器輻照室。

表1 臭氧濃度監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