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忠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政府資助的工作單位,不以盈利為直接目的,或者盈利性相對較低,而且市場競爭力也較為薄弱,單位內部對于會計核算制度制定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而且會計核算制度作為單位內部管理工作制度的一部分,在單位總體規章制度規范中的比例也比較小,甚至在陳列出來時只占幾條內容,單位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無法可依”的現象,而且缺少制度管理還會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體系造成不利影響,使得會計信息記錄的環境較為混亂,會計人員管理渙散、會計核算內容不夠規范、會計核算失誤率較高,給單位會計核算工作造成麻煩。另外,一些單位即使擁有一些先進的會計核算制度,但在執行時也許會存在許多不夠完善的地方。一方面有些單位人員在核算時沒有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造成制度執行失效甚至是成為擺設的情況;另一方面,有些人員對待制度執行太過僵硬死板,不會根據實際情況變通,導致會計核算內容與實際情況脫節的情況。
會計憑證是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經濟活動過程中出現的相關發票憑據,這些憑證是進行會計核算的重要證明材料。但是在許多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中,會計憑證管理中出現的紕漏卻是層出不窮。一方面,在一些會計憑證信息填寫時,發票開票人、審核人信息不全,發票監制章、發票專用章缺印、漏印等情況時有發生,不僅降低了會計信息的嚴謹性,而且導致會計憑證的真實性有待考量。另一方面,在事業單位中許多會計信息不夠完整,在二次核實會計信息內容時憑據不足也會導致核算失效,一般來說,在事業單位工作的過程中必然涉及多項與發票相關的工作,甚至在一項工作的流程中會存在多張發票,如果不注意這些發票的保存或者不開具發票,導致無法報銷就會帶來許多會計核算中的問題。另外,在開具發票時一些人員的隨意性較高,開出一些不合規的發票也是形成會計核算問題的主因之一。
行政事業單位中財務的內部控制與管理是做好會計核算的重要前提,可以說,沒有單位中內部控制創造的良好環境,會計核算工作將會一片混亂。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缺失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很多單位對待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他們在設計方案時沒有圍繞內部控制的基本概念,而且內部控制作為一個長期性的管理流程,需要耗費許多時間和財力,所以一些人員對內部控制工作不甚重視,而且他們沒有考慮到內部控制對會計核算工作安全性的貢獻,一味的想要通過減少管理步驟降低單位工作成本,這當然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內部控制并非單單的只是對人員的管理與分配,雖然這也是屬于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但內部控制更主要是對單位工作的全方位管理。大到整體規劃的框架構思,在會計方面就是信息記錄、核算監督,小到思考會計核算的方法。但現有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手段尚未達到這些內容,這也導致了會計核算環境的混亂。
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中,首先要有加強會計核算工作的管理意識,而不應因國家的資金支持、不會破產而對制度管理就相對懈怠,相反地,事業單位更應根據國家印發的相關文件的要求,結合單位自身會計核算工作的現實情況,落實相關制度的制定與推行,在單位中做好表率作用。其次在行政事業單位中,要建立財務報銷管理制度,明確報銷流程和審批權限,在進行財務報銷管理工作時做到按章程做事,這樣既可以增強工作的條理性,而且會計核算工作如有模糊的地方也可以及時查找原件進行核對或修改。最后,在財務資金的使用與調配中,應由單位領導者構成的團隊設置各個項目資金管理辦法以及對差旅費、會議費等具體會計科目的管理辦法,從而從根源處規范單位會計核算制度,完善資金使用流程。當然,在制定與單位會計核算內容相匹配的制度后,單位也要加強對會計核算制度的宣傳力度,增強制度的實效性,避免制度成為擺設。
為盡可能增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憑證的質量,單位應從會計憑證開具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兩方面入手。首先,在單位開展項目或者經濟活動時,要注重會計憑證上面信息的真實度,拿發票舉個例子,發票上面應該印有清晰的發票監制章和單位發票專用章,不能模糊不清或者破損殘缺,而且開具發票者、審核人、收款人的姓名信息缺一不可,發票抬頭注意要登記單位全稱,超過一定數額的發票要進行網絡驗證等。這均是為了保證會計憑證內容的真實有效性。另一方面,單位應注意會計憑證的保存及保障會計憑證的完整性。在一系列發票的開具后,要能夠通過發票順序倒推出單位活動流程,這也能檢查出哪個方面發票沒有開具或者發票丟失。人員工作差旅費要具有當地住宿證明、設備或者機器的采購要提供相關合同等。
內部控制是一個單位或部門規范運轉的前提和保障。一個單位沒有內部控制工作的支撐必定是雜亂而無章法的。只有對內部控制的定義和內涵擺正位置,單位管理者才能進行后續工作。首先,單位管理者要具備強烈的內部管理意識,這當然需要單位管理者通過對內部管控工作內容不斷的學習才能獲得的,所以說,單位管理者要加強自身認識,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也要具有卓越的遠見。其次,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培訓,人員管理屬于單位內部控制的一小部分,但其發揮的作用卻是不容忽視的。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是與會計核算人員能力成正比,所以單位應定期組織人員會計培訓工作,這是事業單位發揮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之一。最后,在會計人員進行核算工作時,要對核算內容實時監督,避免有人濫用資金,同時要根據單位情況定期清查資金變動情況,及時處理無效資產。
總之,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優劣是行政事業財務管理能力的具體體現,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許多行政事業單位現行會計核算工作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行政事業單位可根據本文所述方法,健全會計核算制度、加強對會計憑證的管理、提高會計憑證質量、加強單位中的內部控制,從而幫助單位做好會計核算的基本工作,開展有管理、有規范、有活動的會計核算工作,助力單位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