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倩 羅文波
近年來,國有企業逐漸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主導力量。隨著國企深化改革的步伐,內部審計對于地方國企建立健全組織架構、完善經營體制、預防國有資產流失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目前由于我國內部審計發展還不夠成熟,地方性國企對于內部審計部門的配置存在著沒有法律可依,領導不夠重視,人員配備不完善等一系列問題。
內部審計是指由單位內部專職審計人員進行的審計。目的在于幫助單位的管理人員實行最有效的管理增加企業價值。我國審計法要求所有的國有企業均因設置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并且內部審計部要嚴格履行崗位職責。
1.評估內部控制運行的有效合理性。內部審計部門需要對本單位直屬機構和下屬子(分)公司、重大影響的參股公司的內控運行的有效合理性進行評估檢查。
2.審計會計資料及其他有關經濟資料,反映財務收支及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合規完整。內部審計部門需要對本單位直屬機構和下屬子(分)公司、重大影響的參股公司的會計資料及其他有關經濟資料進行審計,反映的財務收支和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合規完整。如財務審計、經營業績審核、績效審計。
3.收集整理審計證據。內部審計人員應當根據審計程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并根據審計證據的信息清晰完整地記錄與審計工作底稿中。
4.編制審計工作底稿。內部審計人員應當按照規定編制和復核審計工作底稿,并在審計項目完成后,及時對審計工作底稿進行分類整理并歸檔保存。
5.檢查可能存在的舞弊和報告發現的問題。在內部審計過程中合理關注和檢查可能存在的舞弊行為,報告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重大問題。
1.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提交年度工作報告。內部審計部應當每年制定年度工作計劃,且審計重要的對外投資擔保、購銷資產、關聯交易、資金募集使用和信息披露等事項應作為年度工作計劃的必備內容,年度結束后需報送年度工作報告。
2.評價內部控制的合理有效性。內審部門應當在業務環節審計的基礎上,依實情評價與財務報告信息披露有關的內部控制設計的合理性有效性。
3.建立審計工作制度。內部審計部門應當建立審計相關的工作制度,對審計工作的相關檔案資料和底稿進行保存、對審計中涉及的相關商業秘密進行保密。
由于我國內部審計發展步伐較為緩慢,其功能和作用一直沒有被充分重視,從而形成了目前我國地方性國有企業的管理層沒有深刻認識到內部審計對其生存發展重要性的普遍現象。他們認為,就獨立性以及權威性來說,內部審計遠不敵外部審計。就設置內部審計的初心來說,也僅僅是迫于國家有關部門的壓力,而不是真正認識到內部審計部門存在的重要性。因此,一方面內部審計往往會被附設在財務部、紀檢監察部等其他職能部門,在開展工作時容易受到外界壓力的影響,導致審查到的問題較淺,從而影響到內部審計的效果,其獨立性難以保證。另一方面,內部審計工作沒有直接對董事會直接負責,而是由地方公司總經理等負責,導致其無法真正有效地發揮作用。因此,管理層對內部審計的不重視直接致使內部審計不能有效發揮本身機能,無法對企業的成長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目前,我國很多地方性國企在內審部門領導的選用上,直接從企業內部下屬單位或平級部門退居二線的領導中聘任,有些甚至沒有內審相關經驗,在領導聘用制度上不夠嚴謹。再者加上我國國企向來存在的“人情”問題,容易造成外界壓力和自我評價對獨立性的影響,很難保證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內部審計能保持良好的獨立性。因此,存在一些地方性國企的內部審計部門被稱為公司“養老部門”的現象。
隨著近年來一些地方性國企的發展壯大,其內部審計人員的數量和質量越來越滿足不了現有的工作強度,普遍缺少年輕優秀的專業人才加入。非專業的內部審計人員,使得內部審計工作效率低下,審計結果缺少可信度和參考度。
截至目前,我國尚未頒布有關內部審計的專門的法律法規。審計署在2018年1月公布新修訂的《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中定義了企業內部審計,明確了內部審計的職責范圍,但由于缺乏剛性約束和處罰力度不夠,很多地方性國企仍舊沒有意識到內部審計的重要性,沒有建立起完整的內部審計制度體系,所做的內部審計工作也只是單純地“走流程”,走個過場,從而無法保證其健康發展。
合理的組織結構設置是企業中內部審計得以良性發展的前提條件。設立審計委員會,下設內部審計部門,該部門由審計委員會獨立領導,獨立下設在董事會之下,地位與其他同級委員會平等,直接由公司董事會領導并向其報告工作。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保證內審部門對企業內部情況的詳細了解,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和阻礙,真正做到全面審查。另一方面對董事會來說,可以客觀地對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進行規劃,保證其順利高效開展工作。
一個部門工作績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部門領導的直接影響。對于地方性國有企業來說,內審部門領導聘用方式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考慮:一方面建立嚴格規范的內部晉升機制,從內審部門直接提拔晉升優秀的員工為管理人員。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社會招聘形式,聘請高素質內審專家擔任管理人員。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不僅需要配備科學合理的內部審計部門,完善的內部審計體系,更需要具備專業知識技能和較高職業素養的優秀內部審計人才。一方面要加大人才招聘力度,選拔合適的人員參與到其內部審計工作中來,壯大內部審計隊伍,為內審系統管理層做人才儲備。另一方面,建立起一套內部選拔制度,面向全公司選拔出業務能力強、道德品質優秀的符合標準的員工加入到內部審計隊伍中來,相對提高薪資,并通過三年內禁止審計自己曾經負責過的領域等規定來保持選拔出來的人員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同時也要注意選拔人數,不能過多,這樣在公司上下形成一個重視人才的氛圍的同時也能激勵員工對工作保持積極性。
在建立部門并引進人才之后,不能忽視對內審人員的后續教育和崗位培訓,這對于其職業生涯發展也有很重要的意義。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養制度,不定時邀請具有豐富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實務經驗的教授老師來公司授課、開展行業成員經驗分享交流會、鼓勵內審人員參加注冊會計師、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等執業資格的考試,建立相應的考勤激勵制度,對表現優秀的員工進行獎勵,激勵其努力學習,以此來提高執業能力水平。
實施駐點審計,是指由上級企業內審部門直接派審計人員到下屬子公司進行駐點審計工作,駐派人員除工作場地在下屬子公司以外,其余的人事關系等仍留在上級企業,仍由上級企業組織管理。這樣一來,一方面有助于全面培養提升內審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便于上級企業內審部門對員工進行提拔任用,完善企業內部審計隊伍。另一方面上級企業采用駐派審計人員輪崗制度,可以防止內部舞弊的發生,提高內審工作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工作的實施要靠相關法律法規的進一步監督。一方面,有關部門應根據我國企業內審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出臺適用的法律法規,從法律層面規范內審工作的實施,使得內部審計工作在開展時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另一方面,企業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審計準則,建立健全相應的內部審計規章制度,增強內部審計的規范化和操作性,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國企想要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提高對內部審計的認識,配備良好的內部審計部門,建立健全完善的內部審計體系,使其充分發揮其職能。我國地方性國企內部審計的發展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更需要一步步腳踏實地,從重視起內部審計開始,逐漸配置并完善功能齊全的內審部門,助力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