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娟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進一步調整,房地產企業將面臨著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就必須提高房地產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這就需要企業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內部審計具有企業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作用,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我們審視房地產公司架構和各個職能單元對創造企業價值的作用和貢獻時,我們發現,內部審計已遠遠超出傳統的財務監督、結果審查的范疇,它有助于提升房地產企業的管理水平,是其實現持續性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建立健全房地產企業內部審計制度對于未來企業做大做強也是全局性、長遠性的指導。
房地產企業內部審計根本目的是防范企業內外部各種經營管理風險,消除組織與個人可能發生的財務與管理舞弊,最終增加企業價值。首先,監督職能是房地產企業內部審計最為基本的職能,體現為探尋差錯與追究舞弊,維護企業合規運營。同時,房地產企業內部審計也有一定的鑒證作用,可以通過監督職能來反饋企業決策的落實和完成情況。企業的發展帶來的不僅是企業規模的擴大,還有各層次各方面的縱向延伸。面對日益復雜的局面,股東們必然無暇直接參與到企業各部門所有經濟管理活動中。這就要求有完善的內審機構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企業先前所制定的戰略和政策,通過在各方面的工作協調來對企業的財務和管理情況、既定目標和預算等的完成進行監督。其次,評價職能,它體現在通過審核完成對經濟活動規范性、決策可行性等的理性分析和評測,較為全面的掌握企業發展狀況,并針對地給出意見和建議。這種評價的目的強調的是及時發現與及時改善,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與科學性。
內部審計制度的構建是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并規避各種風險而提出的。很多房地產公司的管理人員都過于看重當前或潛在的經濟效益,不夠充分了解內部審計而對其職能認識模糊。對內部審計認識不到其重要性,一些房地產企業的內審部門只能配合財務部門完成相關年終財務審計的表面工作。有些房地產企業為了節約成本甚至不設立獨立的內審部門,而是將內審職權交由財務部門負責。這種模式下,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被會計人員分管,審計過程中相互分工、互相牽制,內部審計會很難融入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受到上級的壓力和個別人員的私心影響,內部審計人員很難堅持應該具備的職業操守。審計的公正與權威受到破壞,其審計結果的客觀真實性也不能被確信,不能為企業決策提供有效的參考。
長期以來我國的內部審計工作只能依據《審計法》和《注冊會計師法》中部分提及了內部審計的法律文件作為開展工作的規范文件。《審計法》關于內部審計規定了國家審計署對內部審計機構的指導和監督作用。但目前,所謂的“指導和監督”并沒有相應的實施細則,且審計署也未設立相關部門負責該項工作,實施該權利,應有的操作性無法實現。《公司法》關于審計的部分僅提及了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定位的不明確或會致使內審功能的喪失。內部審計在國際上的長期發展,使人們認同了其增加價值和改善運營的作用。然而,合法性在房地產內部審計過程中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也就很難提高房地產企業內部審計的地位,很難加強內部審計職能的發揮。
首先,在當前我國內部審計普及發展階段,大多數房地產企業缺乏內部審計結果使用經驗,對于如何使用內部審計結果沒有明文的辦法或規定。在房地產企業各個部門都如此的情況下,若開展的內部審計工作發現了房地產企業所存在的問題,有關部門能夠主動公開問題,根據審計結果積極改進工作、解決問題就成了未知數。若房地產企業內相關部門不能達成對于內部審計結果應用的主動認識和統一認同,那么內部審計部門或將被孤立。其次,企業規模大,利益主體多,其內部各職能部門分工較為明顯,相互合作的協調性也不盡完美,合力作用不能有效體現,在一定程度上也掣肘著內部審計結果的應用。
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立大體上順應了時代的要求,在企業內更是實現內審制度的堅實臂膀。因而構建一個完整有效的內部審計機構對于完備內部審計職能是必備的。在錯綜復雜的房地產企業內,內審部門的完整性體現在構成、工作程序與人員配備上。構成的完整指內部審計部門具有能妥善發揮其職能作用的必要組成部分。內審工作有連貫的整套步驟,可以較為綜合的發現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問題,缺少了任何一環,都有可能形成對內部審計結果的質疑,甚至影響企業集團的發展。在房地產企業發展中,內部審計人員逐漸學習與積累了工作經驗,從而形成適用于本企業發展的內部審計方法。用于本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中,從方法上提高內部審計質量,完善內部審計程序。此外,內審人員的人員構成也需要關注。業務水平分為初中高級,分布要合理,分工要協調。功能作用上,應綜合考量內審人員對會計、經濟、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知識的側重,合理分配人員歸屬。當然,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綜合能力等也不容忽視。
長期以來,由于不被重視,內部審計多隸屬于財務部門,其職能無法有效的發揮。對于構建內審制度,獨立客觀的內審部門應當受到重視。現在主流的內部審計模式大多是將內審機構直接歸屬于董事會,地位等級在一定程度上較高于企業各職能部門,方便了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我國房地產企業大可借鑒此類模式,結合實情,大膽采用。提高審計部門的獨立性,擴充內部審計的專屬權力,并在工作領域減少對其干預,從客觀條件滿足內部審計發展需要,這也是滿足企業實現長遠利益的需要。
在完善房地產企業內部審計制度這一問題上,可分別從國家立法和企業自身兩個方面討論。國家立法方面,《內部審計法》的制定與頒布是大勢所趨。有理論認為,美國《薩班斯法案》的頒布是西方國家內部審計取得空前地位的直接推動力,這從客觀上體現了《內部審計法》對于多層次指導內部審計工作的重大意義,無論我國或是外國。其次,《審計法》作為審計工作的總體綱領在內部審計部分也要增加重視和強調,讓內部審計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從房地產企業自身來講,每個企業內部審計制度的建立除遵守法律和規范性文件外,還應當結合自身實際因勢利導,制定適用于本企業的內部審計制度規范。
內部審計結果是內部審計部門開展,整個房地產企業協作才形成的勞動成果,是反映單位各方面問題和為企業發展提供決策參考的依據。房地產企業應順應時代,吸取新的知識,創新對內部審計的認識,把握住內審的重要性,從發揮其統籌規劃功能的角度出發,逐步提高內部審計對企業管理的參與程度,查漏糾錯,規避風險,協助管理,以審計結果促進改進企業管理,提升企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