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可馨
現在的社會經濟發展十分迅猛,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而企業內部組織和外部市場的關系也更加復雜,相應的企業經營風險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所以有效的處理企業風險管理問題已經變得至關重要。為了保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風險管理的監督部門和承受部門要各司其職,相互分離,內部審計要發揮其風險管理的監督效用。
1.審計人才培養制度未得到重視。根據筆者的調查和數據統計,我國有大概三分之二的民營企業屬于家族企業,很多都是采用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來發展公司,家族成員掌管著企業的主要經營權,因而對于引進外來人才具有高度的漠視性,忽視人才培養的關鍵性作用等問題比比皆是。與此同時,股份制有限公司在我國的占比低,而有限責任制公司在我國占比高的現象已經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共同認可。因為我國民營企業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各不相同,對于管理思想、企業管理觀念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認知也參差不齊,缺少現代化的管理意識和方式,所以對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地位沒有深刻認識,可以說,這樣的發展模式直接導致了我國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制度諸多問題的存在。
2.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制度未得到完善。事實上,在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制度發展如此不完善的背景下,企業內部審計的完善程度仍然是促進企業和公司發展的主要力量之一,是為了更好的強化內部的管理和把控,更是企業不斷發展和強化自身競爭力的捷徑。從國外的實踐狀況來看,無論是企業內部審計的自身管理和把控,還是其不斷強化和發展自身的競爭力,都是極為受重視的。在20世紀初,內部審計出現于美國,并且受到了英國和日本的廣泛青睞。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內部審計的作用不單單是查錯糾弊,更不是簡單的對企業進行監督,而是對于企業內部審計的整體實際效力和高效程度有更高的要求。當前,國外的內部審計制度主要采用COSO風險管理模型,該模式更加注重企業整體風險的管理,并且這種內審模式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也使企業發展更為快速,效率更高。
3.民營內部審計制度架構不完善。通過筆者的調查發現,在我國的民營企業中內部審計制度架構不完善的問題廣泛存在。民營企業在建立內部審計機構的時候,有的是根據西方企業的模式來構建的,有的是根據國有企業的模式來構建的,但在中國企業的實際應用中沒有做到有效的變通,很多企業都只是盲目的使用,沒有根據企業的實際狀況進行設立,以至于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實際價值沒有能夠體現出來。
1.有關法律制度不健全。隨著民營企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收益和巨大的市場價值,對于民營企業的管控的空間也在增大,所以需要進一步強化內部把控,從而加強對民營企業的管控和掌握,使市場秩序更為明晰。然而與此同時,民營企業所面臨的是我國相關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監督力度不強,并且沒有一部專門的法律對其進行規范。因此,《審計法》的出現,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種尷尬現狀,2006年出臺并實施的《審計法》中,對于審計工作和審計指導工作的要求如下“依法屬于審計機關審計監督對象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內部審計指導;其內部審計工作應當接受審計機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而該規定在目前來說,仍然只是作為一個范本進行參照執行,該規定屬于部門規定,法律力度不強。
2.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導致審計關系的嚴重失衡。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公司治理結構方面的問題。經筆者的調查分析,很多民營企業都是采取公司制的模式,在其公司的結構制定和規劃方面沒有完全達到法律要求的規范程度,公司整體結構構建不合理,董事會、股東大會停留在表面,沒有發揮其實質性的作用。然而眾所周知,一個公司的管理結構對于公司未來的預期發展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沒有完善的治理結構,一個公司無從達到最好的發展狀態,各部門的關系也無法得到最好的調整和規劃,這樣下來,是不利于公司長期發展的。在當前我國民營企業的管理模式中,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處處受限,內部審計工作部門在整個公司中所處的地位較低,發言的積極性和受重視程度也較低,沒有完善健全的審計工作部門,也會大大增加內部審計的風險性。
1.確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地位。對于民營企業來說,無論是不完善的治理結構方面的問題,還是整體的法律法規未得到確立,都對其未來的發展和審計部門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性。構建健全的監督和管理制度,保證其內部機構的有效運作,健全內部質量控制制度。企業在構建內審機構的時候,要堅持獨立性準則,根據自己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構建相對應的內部審計工作部門,發揮內部審計工作部門的有利作用,讓公司的規劃和發展走上正常化,軌道化。
2.發揮民營企業內部審計職能,發揮其服務性的價值。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很大程度上沒有達到預期目的,而只是發揮其監督的價值,或是簡單的進行服務,更應該吸收國外內部審計發展的先進經驗,根據我國民營企業的不同發展道路和前景,以及每一個企業自身的特色,去建構和發展具有每個企業文化特色的內部審計系統,因此立足實際來看,我國的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應當立足于其當前的監督功能,并且完善其服務功能,讓其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走得更加順利。
3.審計工作部門的具體構建和觀念提升。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上,審計工作部門具體構建,也應當首先以觀念提升為基礎,再立足于每一個企業特色,進行具有企業特色的審計工作部門具體構建。培養管理者的優先觀念和創新觀念。要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素養,培養自身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要加強計算機的使用能力等等,盡可能培養全能性以及專業性共存的綜合素質。與此同時,當前對于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和審計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因為其需要面對的是企業的未知風險,需要為其提供未來道路的規劃,對每一個企業來說都至關重要。因此,每一位審計人員和審計師都應當不斷的轉變審計方式,對于每一個企業的不同狀況有更多的了解,并且根據外部審計的狀況有特色地,合理地開展工作。
綜上所述,現在的經濟發展十分迅猛,企業內部審計的作用也逐漸凸顯出來,并且在人們心目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與此同時,企業結構和管理方式也在不斷地變革,在信息化社會中,民營企業的管理方式也發生了轉變,對于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在穩步提升,但是內部審計工作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和挑戰。內部審計是企業進行內部管理的一種方式,民營企業要格外注重,有效的發揮其價值,從而更好的防范企業的內部風險問題。內部審計風險的預防和解決方案,應該順應時代的變化。民營企業應該順應企業經營管理的內部審計需要,找尋適合自己的內部審計方案,從而更好的幫助企業實現現代化的管理,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幫助企業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