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平
在信息技術時代,非現場審計監測的實現,能夠轉變傳統審計模式,提高審計效率與質量。商業銀行非現場審計監測的開展,面臨諸多問題,數據獲取不及時、數據報送渠道不完備等問題,嚴重影響非現場審計監測的作用效能。因此,商業銀行非現場審計工作的有效推進,在于從非現場審計制度建設、審計環境、審計技術等方面,推動非現場審計建設,以更好的適應新的環境要求。本文立足對商業銀行非現場審計監測的研究,就如何強化建設作了如下具體闡述。
1.及時性:提高審計監測效率,創造審計環境。商業銀行展開非審計監測,能夠打破傳統審計模式的局限性,實現審計監測的實效性。從實際來看,非現場審計監測能夠有效地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可以降低人為因素對審計監測的影響。在審計工作的開展中,非現場審計監測的落實,能夠為審計監督職能的發揮創造良好的環境。
2.持續性:實現全過程監督,提高風險預警效率。全過程監督是非現場審計監測的顯著特點,能夠實現持續性的審計信息獲取,滿足審計全過程監督的需求。非現場審計監測能夠基于實際情況,做到按天、按月或按季度的監測頻率,提高了對風險的檢測與反饋。因此,對于風險預警而言,非現場審計的持續性,能夠提供有效的風險預警。
3.經濟性:轉變審計監督模式,降低審計成本支出。非現場審計監測轉變了傳統的審計模式,強調了信息技術在審計監測中的有效應用。一方面,非現場審計拓展了審計范圍,能夠更好地滿足審計監測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非現場審計監測降低了審計中人工成本的支出,這對于降低審計成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從經濟性層面而言,非現場審計有效降低了審計成本支出。
商業銀行非現場審計監測中,存在諸多問題,對審計效果形成較大影響。從實際來看,非現場審計監測存在數據報送渠道、獲取等方面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非現場審計監測的重要作用。因此,具體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不完備:數據報送渠道不完備,影響審計效率。當前,非現場審計監測已成為重要的審計手段,但從實際來看,被審計單位電算化方面的建設比較滯后,導致在非現場審計數據的報送渠道欠缺,難以滿足實際的審計工作需求。在非現場審計監測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是基礎。商業銀行在非現場審計監測的過程中,應強化數據報送渠道的構建,以實現數據信息的及時提供,確保非現場審計工作的有效落實。因此,數據報送渠道不完備,影響審計效率。
2.不及時:數據信息獲取不及時,非現場審計質量欠缺。審計數據獲取的及時性,是確保非現場審計質量的重要基礎。從實際來看,商業銀行在非現場審計監測中,存在數據獲取不及時的問題。依據相關規定,銀行需要及時向審計部門提供相關的經營數據,而在實際操作中,數據信息提供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業務部門漏報、遲報等情況比較突出,造成了信息獲取不及時的問題。此外,在數據信息反饋中,缺乏對數據信息的深度分析,這對非現場審計質量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切實提高審計信息獲取的及時性,直接關系到非現場審計的質量,有待進一步的有效提高。
3.滯后性:審計軟件開發比較之后,造成審計技術瓶頸。非現場審計監測依托于信息技術系統,強調審計軟件的有效開發。但從實際來看,商業銀行在信息化建設中,缺乏對審計系統及軟件的有效維護,導致非現場審計信息化建設進程緩慢,也影響了審計質量及效率。因此,在推進非現場審計的過程中,如何進一步強化投入,提高審計技術水平,是新時期商業銀行非現場審計監測的發展需求。
當前,商業銀行非現場審計仍存在諸多問題,影響到非現場審計效能。在新的歷史時期,為了進一步推進商業銀行非現場審計監測,應在制度建設、審計環境、審計技術等方面,強化非現場審計監測的工作力度,切實保障非現場審計的有效實現,發揮非現場審計的作用。因此,具體而言,商業銀行非現場審計監測,可從以下幾點展開:
1.完善非現場審計制度,提高非現場審計效能。商業銀行非現場審計應建立完善的審計制度,以更好地提高非現場審計效能。首先,要強化非現場審計的工作力度,重視其在內部審計中的重要作用。為了實現非現場審計的規范化,應建立完善的非現場審計制度體系,確保非現場審計效能;其次,健全非現場審計工作機制,確保非現場審計檢測的有效開展。具體而言,可以從三個方面落實:(1)規范工作流程。非現場審計監測應建立在規范化的工作流程之上,這就要求建立一套完整且規范化的審計工作流程,以發揮非現場審計效能;(2)強化評價考核力度。為了進一步提高非現場審計下能,應建立完善的評價考核機制,激勵審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以更好的滿足非現場審計的工作需求。
2.優化非現場審計環境,強化審計團隊建設。商業銀行非現場審計環境有待進一步建設,這是當前非現場審計監測有效落實的重要基礎。首先,強化組織領導,重視非現場審計工作的開展,確保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其次,強化審計團隊建設,這是提高非現場審計能力的重要保障。非現場審計人員要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不僅需要具備專業化的審計能力,而且要對信息技術、銀行業務有清楚的認識,這是有效開展非現場審計工作的前提條件;再次,強化審計人才的引進及培育,能夠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審計隊伍,以最大程度的滿足非現場審計工作的實際需求。
3.強化審計技術建設,提高非現場審計水平。非現場審計建立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之上,這是提高非現場審計水平的重要基礎。因此,一是強化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以更好的滿足非現場審計監測的需求;二是建立完善的非現場審計信息平臺,能夠保障審計數據信息的完整性;三是要強化數據信息軟件的升級應用,特別是在軟件功能體系的構建中,應基于實際情況,為非現場審計提供更加多層次的審計需求;四是針對信息獲取渠道缺乏問題,應拓展信息獲取渠道,為信息獲取的及時性創設良好的內外條件。
綜上所述,商業銀行非現場審計的實現,轉變了傳統的審計模式,對于提高審計效率與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本文的探討中,商業銀行非現場審計存在諸多問題,特別非現場審計信息獲取不及時、數據報送渠道不完備等問題,弱化了非現場審計監測的重要作用。在筆者看來,商業銀行非現場審計的實現,關鍵在于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非現場審計制度,提高非現場審計效能;二是優化非現場審計環境,強化審計團隊建設;三是強化審計技術建設,提高非現場審計水平,最大程度地滿足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