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倩
(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我國的現代經濟責任審計是在改革開放之后才真正發展起來的。1985年齊齊哈爾、遼源等市率先實行了“先審計,看實績,后獎懲”的廠長離任經濟責任審計。1989年起,又實行了黨政冷到干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1998年,國務院在發布的《審計署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明確對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作為審計署一項日常工作。199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縣級以下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規定》和《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規定》,確認了政府審計機關的經濟責任審計職責。2003年、2004年、2006年審計署發起了“審計風暴”,審計結果向公眾公開。2006年,首次將經濟責任審計寫進審計法。2008年,國務院法制辦公布的《經濟責任審計條例(征求意見稿》將我國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制定了明確的工作范圍、審計形式與組織管理方式、實施程序、審計評價與責任界定等方面。
目前,我國國家審計署和省級審計機關都專門設置了專職的經濟責任審計部門,配備專職的審計人員。我國已建立由政府牽頭負責的經濟責任審計機構,在配合紀檢工作的同時對經濟責任進行審查,明確領導、協調工作。全國及部分地區開展黨政領導干部、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的現狀看,我國經濟責任審計已初具規模。
經濟責任審計實施以來,已取得顯著成效。但由于經濟責任審計還存在起步時間短,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等原因,我國的經濟責任審計制度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完善和發展。結合我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要求,對我國經濟責任審計現存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第一,明確經濟責任,降低審計風險。
經濟責任審計是對被審計單位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的審查,必須明確被審計單位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利用財務等方面真實、可靠地資料對責任的劃分進行細致的分析和精準的判斷。這就要求審計人員不僅掌握良好的業務技能,同時對政策和制度具有較強的敏感性,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思想意識。雖然審計依照嚴格的審計程序和方法,但人為因素在其中也產生重要作用。再抓好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專業技能的培養的同時,必須對思想作風、政治素質進行嚴格的要求。如此,對經濟責任的判斷保持公正、客觀、實事求是,降低審計的風險。為了更加經濟責任審計的嚴謹性,還要對審計過程和審計結論進行專門的復核,加強監督和控制,做到對審計風險的嚴格把控。
第二,規范責任評價,保證客觀公正。
總體來說,經濟責任的評價是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如何準確、客觀、公平的界定被審計單位負責人或是相關責任人的經濟責任,成為一大難題。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審計準則等國家發布的強制性文件,根據事實說話,是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評價。審計人員必須掌握國家政策、地方規章等規范性文件,以文件規定出發,著眼于實際執行情況,給出一個恰當的、全面的評價結論。審計人員不能在沒有事實根據的情況下,作出偏離審計原則的結論,要始終保持和維護審計的獨立性。
第三,建設數據信息系統。
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國家制度和規范也在不斷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將成為一個常規性的審計項目。不管是政府審計部門還是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都將對經濟責任審計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國家對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結論也會越來越重視。為了使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達到一個可持續利用的目的,充分發揮其作用,需要建立一個經濟責任審計的數據庫,以便于日后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參考和查詢。建立數據庫有幾個方面的要求:首先,數據庫的內容應該是充分吸取各類經濟數據和審計結果,包含責任人任期內財政收支數據、各項經濟評價指標、以往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結論、其他情況說明;其次,數據庫的數據來源應該廣泛,不僅包括財政、審計、紀檢監察部門等政府機構的數據,還要吸取會計師事務所等民間審計的審計結論,根據數據真實有效性選擇其他等數據資料。最后,數據庫應該作為一個大的數據系統,對相應的對象建檔,建數據鏈,擁有如軟件系統的一系列的功能,對以后的經濟責任審計查找資料,對比資料等工作發揮一定的作用。
第四,整合各方資源。
經濟責任審計是一個需要各部門共同協調的工作,不僅僅是審計部門的閉門造車。同時,審計結論也是提供給各個部門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一個公用的資源。所以,在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時,人事、紀檢、監察人員要共同配合來執行。目前,政府審計部門力量還較為薄弱,需要加強與各相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統籌力量,齊抓共管。另外,吸引第三方審計機構加入,發揮第三方審計在獨立性等方面的優越性,發揮經濟責任審計的更大效能。
第五,綜合運用各方力量。
經濟責任審計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審計過程,涉及到多個部門間,執行中需要各個部門的協調和配合。在經濟責任審計的過程中,審計部門在制定審計計劃時要充分考慮被審計單位及其負責人的需要,爭取被審計單位的充分理解與積極配合,尤其是涉及到多個關聯單位和部門時,要隨時保持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審計結論出來后,要對被審計單位進行通報,與上級部門和被審計單位的上級部門及相關部門協調,在如何落實解決審計所提出的問題上達到意見的一致,共同制定解決辦法和整改措施的具體流程,使這項政府職能更加強有力地執行下去。
第六,建立成果共享制度。
經濟責任審計成果的利用是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環節,紀檢、組織、監察、人事等有關部門應充分利用經濟責任審計成果,以真正發揮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經濟責任審計的成果是一個龐大的政府數據信息系統,具有可持續利用的功能,在政府決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是在組織人事部門領導干部任免時,可以充分參考領導干部的以往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業績結果,對是否適合作出判斷;二是紀檢監察機關通過參考經濟責任審計的數據,提高對干部的廉潔執政、反腐等工作的監督和檢查效率。因此,必須完善審計成果運用機制,建立一個各相關部門都適用的成果運用辦法,使經濟責任審計成果得以充分地利用,規范地運作。同時,紀檢、組織、監察、人事等部門應及時將經濟責任審計成果利用情況反饋給審計機關。
隨著我國的經濟地位在全世界的提高,經濟責任審計所面臨的任務也越來越沉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下,經濟責任審計作為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地發揮審計依法強化對權力制約和監督的作用。我們只有做好我國的經濟責任審計,才能保障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實現我們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