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添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項目服務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1990年前蘇聯正式解體,繼而使得原加盟共和國相繼宣布獨立,在最開始的時候獨立出來的中亞五國,即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在經濟上都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經濟基礎非常薄弱、經濟結構呈現畸形狀態,并且對俄羅斯非常依賴。基于這樣的困境,經濟改革是中亞國家的不二出路。1992年,我國陸續與中亞的五國正式建立起外交關系。從1992年至今,我國與中亞五國之間的貿易以驚人速度發展,并且現在仍在加速發展,貿易額增長幅度驚人。現在,中亞五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就是中國,而其中與我國貿易總額最大的就是哈薩克斯坦。但是就貿易商品結構以及品種方面而言,我國與哈薩克斯坦兩國間的貿易類型呈現出明顯的單一性特征。比如我國從哈薩克斯坦進口的商品主要是有色金屬、原油以及一些牛皮等原料類商品。而我們國家輸出到哈薩克斯坦以及其他中亞各國的產品則是一些機電產品、電子產品以及日常用品等,基本上都屬于勞動密集型產品。從貿易的整體分析而言,我國和中亞五國之間的經濟合作現狀進展良好,合作關系比較穩定,貿易水平比較高。雖然如此,我們也要認識到,雙方間的貿易合作還是會被很多因素影響,導致出現或大或小的波動,需要我們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解決,以促進雙方之間更密切的合作,實現雙贏。
在五個與我國建立起外交關系的中亞國家中,整體而言經濟水平排在第一位的無疑是哈薩克斯坦,第二位則是土庫曼斯坦,其余的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經濟水平對比前兩國則顯得比較落后。五個國家要想推動本國經濟發展,則需要立足于本國實際,找到切合實際的發展路子。但是因為中亞五國之間的基本國情、經濟發展水平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發展經濟的頂層設計也存在很大差異,在很多方面還出現了相互抵觸的問題,阻礙了中亞各國之間的區域合作。
眾所周知,中亞國家的油氣資源優勢突出,全世界眾多國家都被中亞國家豐富的資源吸引,并有計劃進行投資,如此一來我國在中亞國家的經濟競爭將會逐漸增大。中亞地區的油氣資源、制造業、電力以及銀行業都對俄羅斯、美國以及歐盟有極大的吸引力,這對于我國與中亞國家的經濟合作而言是很大的阻礙因素。除此之外,中亞國家還制定了不少非常嚴格的投資環境監管條例,使得我國到中亞投資的企業負擔變重,對于企業的效益有不小的影響,也影響了中國與中亞地區的經濟合作進程。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中亞的國家都面臨著諸多影響穩定的問題,比如國際恐怖主義制造的各類事件,宗教極端主義引發的極端事件,以及民族分裂主義造成的不和。這些因素對于中亞國家以及對我國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比如影響了我國新疆地區的穩定,另一方面還阻礙了中國中亞經濟貿易合作的進程。中亞國家要取得更大的貿易發展,就必須要尋求有效途徑解決國際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民族分裂主義帶來的負面影響,讓雙方經濟貿易合作能夠在一個更穩定的、良好的環境中發展。為此,中亞國家對于本國的民族政策應當進行適當的調整,促進民族團結、發展進步與共同繁榮,另一方面還應當主動尋求外界幫助,強化國際合作,對影響國家穩定的“三股勢力”進行嚴厲打擊。就我們國家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國家一直在采取有力措施遏制中亞國家國際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民族分裂主義和西藏、新疆地區的分裂勢力相互勾結。只有雙方共同處理,抓好經濟合作投資環境構建事業,才能夠創造出實現中國和中亞國家雙贏的安全、穩定的良好貿易環境。
我國在與中亞國家進行的經濟貿易中做出了很大努力,推動企業走出去,進一步擴大我國在中亞對外經濟貿易中的份額,以鞏固我國與中亞國家的貿易合作關系。一方面,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多個國家、多方勢力現在都已經把貿易眼光投向中亞國家,相繼在中亞盤踞,并且這種情況將會持續較長時間。所以,我們不僅要對當前收獲的貿易成果采取措施進行鞏固,還要積極主動積極尋求新的貿易合作機遇。基于各方勢力都盤踞于中亞的現實,我國應當準確且充分掌握這些勢力之間的存在的矛盾,并借助于這些矛盾來為自己謀求有益的合作關系,實現在中亞地區獲取更大的戰略利益的目標。另一方面,我國雖然是中亞國家重要的貿易伙伴,但是同時俄羅斯也是中亞貿易的重要國家,所以我國有必要強化和俄羅斯之間的戰略合作。雖然中國與俄羅斯在中亞經濟的相互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應當爭取減少利益沖突。最后,“打鐵仍需自身硬”,我國只有持續堅持提升自身綜合國力,尤其是要提升自身經濟實力,在新常態下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能夠對中亞對外貿易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國和中亞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最主要的貿易行業就是能源貿易。我國要想和中亞國家之間建立起更加密切、穩固的貿易合作關系,進一步加強雙方之間在能源領域方面的貿易合作,這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不二選擇。就目前的發展形勢來分析,中亞國家的經濟實力整體水平還不是很高。中亞國家發展經濟、吸引各方勢力來投資的最大優勢就是其豐富的能源資源,然而雖然有大量的寶貴能源,本國的經濟實力卻難以為推動本源能源事業快速發展提供強大支撐,必須依靠外來投資,方可讓本國的能源產業獲得大發展。因此,我國應當瞄準這個切入點,爭取提高中亞能源項目投資額,以在中亞國家中獲得更大的能源貿易份額,占據了中亞國家的能源貿易優勢地位,就相當于在能源貿易中獲得了更大的話語權。另一方面,能源產業雖然重要,但是我國同時將戰略點瞄準能源產業相關產業。不僅要保持原有的能源貿易合作關系,還要尋找新的合作業務,發展多元化的經濟貿易,才能抓牢這場貿易爭奪戰的主動權。
總而言之,我國是一個制造業大國,發展生產每天消耗的資源數量巨大,中亞國家則是能源異常豐富的資源型國家,我國和中亞國家之間可以說存在著很大的優勢互補關系,因此我國和中亞國家之間有著很大的貿易合作空間。現在我國和中亞國家之間已經在能源、金融、制造業方面建立起了較為穩定的合作關系,取得了一定的貿易成果。盡管如此,我們仍需要進一步探索合作關系,從不同的領域尋求貿易合作,才能促使中國中亞經濟貿易獲得更大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