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越
(遼寧理工職業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7)
綠色經濟不同于傳統經濟之處體現在“綠色”二字上,綠色經濟是一種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經濟,其資源消耗低、對環境的污染小,而且產品附加值也比傳統經濟模式高。而傳統經濟模式卻恰恰與其相反,資源消耗嚴重,對生態環境破壞力度也大。綠色經濟模式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能夠有效節約能源,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種先進的經濟模式頗受各國的歡迎與重視。而在我國所提倡的生態經濟、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就屬于綠色經濟。目前,我國還處于從傳統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向綠色環保型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的過程中,發展速度有待提高,這與財政金融對綠色經濟發展支持不到位有著重要關系。
近幾年,雖然我國財政收入呈上升態勢,較往年有所增長,但是收支仍然不平衡。國家財政首先要保證國家基本職能的實現,比如,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支出,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社會保障支出以及債務支出等必須支出項目,留給經濟建設的支出就比較捉襟見肘了,而我國綠色經濟發展主要就是依靠國家財政支出來扶持的,從而嚴重阻礙了綠色經濟的發展。其次,我國綠色經濟發展融資渠道單一,缺乏成熟的吸引渠道,使綠色經濟發展除了政府財政支持外,缺乏社會財力的支持,從而導致我國綠色經濟發展緩慢,傳統產業升級換代困難。
雖然近些年我國越來越重視綠色經濟的發展,并相應的出臺了一些利于財稅金融對綠色經濟發展扶持的相關政策,但是政策體系還是不夠完善,缺乏財稅金融扶持綠色經濟發展的相應的專項法律政策。針對當前我國綠色經濟發展狀況,應該建立一套完善的政策體系,從而催化我國產業的更新換代。首先我國的經濟政策體系中并沒有體現出對于綠色經濟發展的不遺余力的支持,對于綠色經濟的信貸項目范圍和優惠政策都沒有明確規定,顯示了綠色經濟發展的財稅金融政策體系的不完善不健全。另外,我國對綠色經濟的支持還暫停在環保部門和稅務部門的費用返還和降低或免征稅收上,金融部門對于綠色經濟發展缺乏相應的政策鼓勵措施,從而導致綠色經濟發展缺少商業信貸。
部分綠色產業雖然其前景比較樂觀,但是由于發展基礎薄弱,屬于新興產業,金融資產對其發展沒有十足的把握和信心,此類綠色產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并且風險高。由于企業經驗不足,一但出現經營不善的狀況,就容易造成很大的資金損失。這也是金融資產不愿投資綠色經濟的原因。而我國商業銀行貸款通常偏愛發展比較穩定,并且具有高利潤的行業,比如通信、電力等壟斷行業。相反,即使有國家財政扶持的綠色經濟,因為其發展狀況的不穩定以及發展前景的不確定性,商業銀行仍然不會有所涉足。但是畢竟國家財政對于綠色經濟發展投入有限,所以綠色經濟發展依然緩慢且前路漫漫。
通過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相互結合,加大對綠色經濟的扶持力度。對于我國低碳經濟、循環經濟以及生態經濟等綠色經濟要加大財政支出。對綠色經濟的稅收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形成激勵機制,刺激綠色產業的崛起。其次,對于我國稅費進行調整變革,要加收環境稅,從而使我國有限的資源得到合理利用,避免無節制的資源浪費與消耗。從而為我國綠色經濟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對于能源消耗嚴重并且對生態環境污染也比較嚴重的行業要征收重稅,從而引導企業向綠色經濟發展方向靠攏,也促進了傳統高耗能行業對于資源節約和環保意識的形成。另外,信貸支持對于綠色產業的發展也很重要,對于對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和生態經濟等綠色經濟給予優惠利率,從而增加綠色產業發展的積極性。當然,綠色經濟產業的發展不能僅僅依靠外部政策的扶持,其自身也要積極主動的尋求政府財政扶持以及金融市場的投資。完成我國傳統經濟模式升級與轉型,促進綠色經濟的健康發展,都需要財稅金融的大力支持和投入,這就需要政府和社會以及綠色產業共同努力,尋求突破和發展。
建立完善健全的扶持綠色經濟發展專項財稅金融政策,從而清除綠色新興產業融資難的困境,給予綠色產業發展積極鼓勵。對于扶持綠色經濟發展的專項財稅金融政策的制定,我國相關政府部門應該結合綠色產業發展現狀,深入一線,探索調研,找到綠色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癥結所在,從而制定并出臺符合實際的、科學的、健全的扶持政策。健全的扶持綠色經濟發展專項財稅金融政策的出臺勢必會引導更多財稅金融資源投入到綠色經濟產業,從而真正給綠色經濟帶來發展動力。
通過綜合評估,國家財政和金融機構要不吝于向具有大好前景但是需要大量資金、風險相對也高的綠色產業投資扶持,實行“金融投資為主,財政扶持為輔”的發展戰略。從而解除綠色經濟發展缺乏資金投入的困境。由于國家財政對于綠色產業發展扶持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綠色產業還是必須要主動積極的通過商業銀行、證券市場、風投資金等各種融資渠道去尋求支撐自身產業發展的經濟基礎。而對于一些重點綠色經濟產業,我國政府要發揮融資標桿作用,相應的加大財政投入,給予重點扶持,從而引領更多資金涌入這一產業領域。
綜上所述,綠色經濟的發展進程受到財稅金融投入的制約,我國應該給予重視,積極完善扶持綠色經濟發展的專項財稅金融政策,加大財政支出以及社會金融支持。同時,綠色產業自身也要積極主動的尋找資金支持,從而突破綠色產業融資難的困境,促進我國傳統經濟模式的升級與轉型,加快綠色產業經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