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明
(晉城市財政局,山西 晉城 048000)
財政管理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是稅收,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當前,我國在經濟發展方面正在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供給結構性改革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在財政稅收體制方面進行改革創新是基于經濟結構改革的要求的必然選擇。
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也面臨著重要的改革發展方向,其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就是財政稅收體制,能夠對于社會主義經濟體制進行有效深化,促進小康社會的構建。財政稅收體制的有效建立能夠對于社會資源進行有效地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發展模式從傳統粗放的發展向著集約化的發展方向轉變。通過對于財政稅收體制的完善能夠有效保證政府的財政收入,平衡財政收支,充分發揮政府財政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作用。從而最終促進我國社會的持續發展與全面發展,因此應當根據目前經濟社會中出現的經濟發展新形態進行相應的財政管理體制改革。
從國家的層面來說,經濟的發展和轉型需要在各個層面進行改革和支持,比如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的政府方面審批項目的簡化有利于企業精力和資金的其中創新,在市場開放層面進行更大程度的開放政策,而在財政稅收方面進行體制的改革創新有利于我國財政稅收的規范化運行,同日時對我國的財政稅收進行行更加嚴格的監管和管理體制,有助于財政稅收的政府部門的效率的提高。
完善的財政稅收體制有利于市場機制的規范化的運行,可以完善我國的市場經濟的體制,有助于優化社會結構和社會的資源配置,做到合理分配,促進社會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升級。
對財政稅收體制進行創新有助于加強對于企業的財政稅收的控制和監督,避免出現逃稅漏稅等行為。還可以規范企業的市場化運營體制,規范化市場機制的運行,明確企業的稅收制度。
在對經濟進行調節方面,財政稅收體制與財政收入化分配體制兩方面都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取得了不錯的成化及果。但是其中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是預算管理體制不夠完善,依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關注,我國的預算管理覆蓋的范圍比較有限,重點體現在地方預算管理體制的不完善性,改革發展的機制非常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制約監督機制。在財政預算管理體制的監督與執行上缺乏有效的透明性與完善性,尤其是在公共財政的使用流程與使用明細上缺乏相應的記錄與監督機制,從而出現了挪用公款與浪費使用的不良現象。同時缺乏對年度預算方案的科學制定,從而使得財政預算在監督與使用的過程中缺乏完整性與有效性,不利于其審批與監督的有郊執行。
隨著分稅制度的改革,地方財政在一定時期內出了嚴重的失衡現象,由于財政稅收體制不斷深化,地方財政在實行過程中也正在節約財政支出并節省財政成本。在處理財政稅收過程中,采取的措施之一包括精簡財政稅收管理人員與工作人員,這一措施的執行制約了財政稅收管理活動的有效推進,難以充分發揮地方行政部門的相應作用。同時地方財政部門中管理人員的素質也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從而出現了違法亂紀的經濟行為,對財政管理目標的達成起到了阻礙作用,難以充分發揮財政稅收在公共利益上的相應目標。
在分稅制中應當能夠實現有效的轉移支付功能,通過財政支出的功用能夠對于中央與地方財政收人過程中的平衡現象進行有效協調,同時在地方財政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資金不足問題進行有效改善。但是在實際轉移支付過程中由于資金轉移的時間比較長,造成了使用率與使用效率低下的問題,從而使得最終財政資金在轉移與流動過程中沒有有效進行監督與管理,造成了腐敗與財政資金使用流程不規范等問題,對于財政稅收體制的改革非常不利。之所以在轉移支付過程中出現問題,制度上的不規范性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中央財政在對地方財政進行轉移支付過程中具有漏損與截留現象,在轉移類型與結構組成上也存在著一定問題,最終造成了轉移支付不合理現象的發生。
財政稅收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預算體制,主要體現在預算編制、預算執行以及預算的監督等環節上,基于此建立嚴密科學的管理體制。為此政府應當對此進行完整有效地科學規劃,建立一種復式的管理體制、需要對國家復式的預算范圍進行有效完善,包括資本性預算與經常性預算等環節。在預算管理環節充分融合進社會保障預算與國有資產管理,有效提升對預算管理的改革力度,為了對其進行有效控制,建立預算管理委員會與預算管理部分等相應的監督部門。促進社會對于預算監督的充分進行,從而最終實現預算管理的公共化、公開化與透明化,有效發揮政府對于預算管理的監督能力與管理能力。同時建立基于中央與地方統一的一種分級分權財政體系,對于地方財政失衡現象進行有效改善。
在財政稅收體系中,財產轉移和支付的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健全財政稅收體系中的對于財產轉移和支付系統監管和稅收,有助于在稅收體制上的完善。在轉移支付中,可以分為一般性質財產轉賬和不同于一般的專項資金的轉移支付,把兩者進行有機的結合和配合,建立科學的資金管理來源和資金管理辦法。同時需要對支付的體系進行創新,以提高財產轉移控制管理的水平,確保監管的到位。對資金的穩定性進行調查,形成對資金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稅收的返還應該與增值稅的改革同時進行,增資金來源的穩定性。對財產轉移支付模式進行改革,以建立一個透明科學的資金分配系統。
為了充分實現對于稅收征收的合理化與一體性建設,應當充分分析財政管理中相應的法律法規,有效改革財政管理體制,為了充分實現這一目標,可以給當地的地方政府釋放一定的財政權利。為了實現地方政府對于財政資金的充分使用,應當給對地方政府財政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充分監督,避免債務問題的滋生。在發生政府債務現象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分流處理與分類的措施,從而使得在地方債務的執行與管理過程中充分加強當地政府的地方活力與自主融資權利,最終實現對政府支出的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