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汶靈 唐 誠 杜 楊 黃 昕
(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南充 637131)
目前,中國跨境電子商務規模位居世界第一。近年來,農村跨境電子商務也隨之興起。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了培育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擴大電子商務在農業方面的應用。同年,商務部推出了《“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其列出的首要任務是“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培育農村電商環境”。此外,各大電商巨頭加入這場創新型持久戰。各平臺競爭激烈,方式多樣。然而,我國農村電商發展仍存在資金短缺,基礎設施整體落后,網絡覆蓋效果差,使用者數量不多,電商人才缺乏,村民觀念落后等諸多問題。
位于川東北地區的南充地處內陸丘陵地帶,是一個農業大市,農產品品種豐富,擁有極好的物質資源和基礎,政府也為南充農村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其發展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政府在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上,不管是政策還是資金都有巨大投入,但政策延續性較差,沒有形成完整的扶持體系,制度層面存在較大的缺失。
農民長期以來一直習慣于面對面交易的手工送貨。當他們買東西時,習慣用觸摸感知商品質量,他們普遍認為在線交易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因此,許多農民難以接受網上交易。
由于南充很多村落戶數分散,對于“戶戶通”的物流配套很難實現。在農村,電商依托的青壯年人力資源失衡以及農村空心化,使政府在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上資源投入減弱。所以,進一步使農村物流產業鏈存在短板。
農產品易受區域、季節、保鮮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質量標準化很難達成統一,并且受新鮮度影響,價格波動大,市場變化大。
作為農業大國,如果依托恰當的平臺,大力發展農產品跨境電商,將有利于減少貿易中間環節流轉成本,為農民增收。發掘或創建適合南充的農村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將會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因而,結合實際情況,一方面可以依托已有的影響力大的農村區域性電商平臺,比如京東、敦煌網等,通過這些平臺開展跨區域性業務,節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根據供給需求由政府和有實力的企業自建,比如供銷e家、農商通等,通過自建“南充購”,將南充的特色農產品和大眾農產品以不同的公關方式推向市場。
從調研的情況來看,要發展農村跨境電子商務,即是要一方面通過進口產品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一方面通過出口農產品,擴寬本土產品的市場流通渠道。而在整個過程,整合產業流成為重中之重。這既要求在農村普及電商知識,又需要著力解決基礎建設、物流、電商、人才等一系列問題。對于地方的農村跨境電商發展有以下幾點建議:
專門針對人才引進、技能培訓和電子商務企業制定優惠政策,對電商平臺企業、市區內企業開展網絡銷售、電商企業租賃辦公用房、寬帶費用和高級人才等給予補助或獎勵,支持電商產業發展。
(二)大力推動電子商務產業與實體經濟協同發展
引導實體企業營運跨境電子商務,專門出臺政策對企業開展網上跨境銷售進行獎勵。對特色品牌進行文化包裝,提升品牌價值,并進行在線跨境銷售。對大眾農產品依托開展“眾籌”、“預售”等跨境電商平臺進行銷售。
(三)全面做好電商發展相關保障
一是推進互聯網工程,提高光纖入戶率,基本實現網絡寬帶村村通。二是大力發展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特別加強冷鏈物流的建設。三是關于人才培訓和普及教育,加大力度組織開展電商培訓。一方面可以組織培訓企業業主、從業人員,加大普及宣傳力度,培養新型農民;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企校合作機制,即和當地開設商務英語和國貿專業的高校合作,為發展地區跨境電商提供人才儲備。
1.本地市場聯手B2C平臺,一方面利用了平臺的渠道優勢。一方面有效助力傳統農批市場打開市場后再拓寬業務面。等到能力足夠的時候可以獨立運營B2C平臺。這種模式適合于已有一定影響的明星農產品,例如甜橙、蜜桃等。
2.B2C+家庭會員宅配+訂單農業,家庭會員宅配的服務對象。是家庭會員,指企業在種植后于官網發布產品信息,家庭會員通過網站查看并預定農產品,待產品成熟后,根據預定要求,涉農企業將產品送到客戶家中。即在客戶預定并給予定金后則投入生產。這種整合模式適合比較大眾的農產品,如紫薯、廣柑等。
總而言之,作為一種新型商業模式,跨境電子商務為農村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它不僅改變了農村人民生活方式和農村商品交易模式、提高了農村人民生活品質,還促進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它不僅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已成為農村發展和變革的動力。川東北地區農產品眾多,發展潛力巨大,要發展農村跨境電子商務,則需要政府要加大持續性扶持力度,做好發展保障,研究適合本地發展的模式。同時,也要積極培育懂電商愛農村的人才隊伍,動員廣大農村人員積極參與其中,根據區域特色,打造特色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