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井峰 陳 玲
(江蘇省聯社,江蘇 南京 210019)
近幾年來,農商銀行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和以人為本理念,以提高現代經營管理水平和企業競爭力為核心,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人才工作的文件精神,以優化人力資本結構、提升人才素質為著力點,加大員工招聘引進,強化員工培訓開發與管理,農商銀行人力資本總量穩步增長,素質明顯提升,結構逐步優化。但由于歷史原因、體制因素和地位的影響,人力資本與其他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崗位職責不夠清晰,人才發展通道不夠順暢。人力資本總量不足,戰略投資、金融理財、國際業務、風險管理、信息科技等專業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精、尖等人才缺失。激勵約束機制不夠合理,管理形式較為單一,仍未建立起一套適應市場經濟的人力資本價值計量、考核評價、激勵約束機制。面對金融體制改革加快,資本市場雙向放開,“科技”金融迅速鋪開,區域金融競爭加劇的新常態,農商銀行必須把人力資本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拓展人才強行戰略,把強化抓人才作為抓企業發展的根本宗旨,進一步完善招聘配置、培訓開發、激勵約束等機制,全面提升人力資本質量。
招聘與配置先行。根據農商銀行業務發展和經營管理需要,推進崗位標準化建設,認真開展定崗定編定員工作,對各級崗位進行合理設置,細化各崗位工作職責,完善崗位說明書,明確崗位權限、任職資格和工作要求等內容,作為人才招聘錄用、培養使用、考核激勵等的依據。優化人才崗位序列管理,明確細化人才分類與等級管理,逐步優化管理、專業、操作等多路徑職業發展通道,所有人才均可結合自身情況進入不同發展通道,實現職級職等晉升或獲得相應的職級待遇,以逐步建立職責明確、類別清晰、層級分明的人力資本崗位管理體系。拓寬招聘引才思路,積極組織、參與各項招聘活動,做好人力資本儲備,長期、多渠道、面向全球廣納人才,改變以往短期、定向招聘的局限性,提高招聘工作的科學性和前瞻性。進一步加大海內外知名高校院校優秀畢業生的招聘力度,加大招聘引才投入力度,每年通過社會招聘引進一定數量的戰略投資、科技研發、法律合規、風險管理等專門人員,以滿足農商銀行對技術型人員的需求。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原則,進一步完善競爭上崗、雙向選擇、交流輪崗等人員調配機制,圍繞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業績選人、群眾公認的選人用人標準,著力構建一套適應市場化和農村金融企業要求的人才選拔任用體系。
培訓與開發并舉。整合內外培訓資源,推動培訓資源共享。健全分層分類培訓制度,根據各類人力資本的崗位特點,采取崗前培訓、在崗提升培訓、從業資格培訓、專項培訓、外出深造、崗位輪換等培養開發方式。結合新形勢下培訓工作具體要求,推動建立在線學習平臺,實現線上與線下培訓相融合,實現“隨時隨地、按需學習、全員學習”;幫助農商銀行實現從個人學習到組織學習的轉變,實現線上線下學習的有機結合,推動新形勢下學習模式的變革。推行“學訓合一”培訓模式,注重課堂學習與拓展演練相結合,在各培訓項目實施過程中融入團建活動、戶外拓展和素質訓練等內容,不斷提升實際培訓效果。采取靈活多樣教學方法,加強教法學法研究,在教學實踐中努力做到三個結合,即集中授課與專題討論、實際操作相結合,啟發講解與雙向交流、多媒體教學相結合,考試考查與撰寫調研文章相結合,積極運用案例教學、現場教學、實戰模擬演練等靈活多樣、生動有效的教學手段,推廣小班化教學,增強培訓效果。通過內訓師隊伍建設和組織內部課件開發,夯實培訓基礎,提高農商銀行自培能力。以農商銀行高級經營管理人才為核心,以中級經營管理人才為重點,進一步推進經營管理人才職業化、市場化和專業化,努力培養一批具有前瞻意識、戰略思維、大局意識,熟悉現代金融、勇于開拓創新、工作作風扎實、樂于奉獻的經營管理人才隊伍。以提升專業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為核心,以“高、尖、精、缺”人才為重點,突出建設掌握金融產品開發、定價、風險管理、財務管理、審計稽核、信息技術、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技術領域,具備會計、法律、外語、投資理財等知識的復合型、專家型人才。以提升職業素質和崗位技能為核心,以培養崗位技術能手為重點,積極探索技能人才快速成長的途徑和方法,不斷提升產品營銷、客戶服務、鈔票處理等基礎業務操作人員工作技能,建設一支愛崗敬業,技藝精湛,具有專門技能,善于解決現場問題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激勵與約束并重。圍繞農商銀行戰略發展規劃,建立以崗位價值為基礎,以工作業績為導向,充分考慮當前業務發展與長遠發展、短期效益和持續發展的協調平衡,并將考核評價結果作為人才培養、使用、激勵的重要依據。針對不同崗位、不同層次人員,科學設置考核指標,合理確定考核目標,實行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橫向與縱向相對比的綜合評價方式。對經營管理人才,建立以聘期目標為主要依據的經營業績考核制度,進一步完善績效薪酬延期支付制度,引導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業績觀;對專業技術型人力資本,以項目成果為主,兼顧專業水平、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對操作技能型人力資本,主要評價崗位操作能力,臨場應變能力以及實際工作績效。堅持以崗定薪、按績取酬、崗變薪變,根據人力資本在不同崗位上的責任、風險和貢獻,合理確定薪酬水平。對高、尖、精、缺等特殊人力資本,可實施專門獎勵。強化事業激勵,將企業發展與人才發展相結合,加強員工職業生涯規劃與指導,設計各類人才發展通道,讓各類人才能夠結合自身實際充分實現其個人價值,發展自我、超越自我。用好感情激勵,加強對員工的關心與關愛,經常組織開展談心談話、家訪等活動,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氛圍,創造公平平等的溝通機會,用真誠的感情留人。實施文化激勵,努力塑造農商行特色企業文化,積極豐富員工業余文化生活,讓人才感受家庭般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