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娜
(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管理會計于企業是指出于提高企業經濟收益而對企業現在和未來的資金運動進行管理的運營活動。其分類包括成本會計與管理控制系統兩部分。針對企業的管理會計工作主要包括對資金的以多種技術指標進行估算與預測經濟活動,即協調好各方資源、實現統籌兼顧的目標以及強化內部控制來提高整體的效益。
管理會計在企業中具體起到以下三點的管理效果。
從整體來說,管理會計起到調度、控制與調節的作用,這也是它最主要的作用。隨時代的發展,對企業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針對企業的管理、特別是能耗等資源管理方面的需求極高。所以管理會計就需要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在過程中擔任定量分析財務成本、業務量等數據分析的角色,最后匯總為發展的具體數據基礎與決策基準上交至企業管理層。管理會計在這之中起到極大的周轉調度作用。
以人力資源管理角度來說,管理會計實現以考核和評價推動績效工作的促進作用。管理會計對傳統人力資源考核所不能關注的預
測和中途控制兩個階段進行監控,通過檢查資金的成本、收支情況,把具體問題具體化到個人與每一時段的數據監控以確保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性。
從效益層面上來說,管理會計在發揮上述兩個作用的同時,還大幅度促進了企業的效益增長。
有的企業認為管理會計也是財務人員所以不能進入管理層工作;有的企業則不具有發展目光,限制了企業管理會計對公司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所以整體來說,“互聯網+”時代下的企業大多都停留在傳統模式甚至還未對傳統模式進行優化的局面上。
不論是因為學校區分度不夠,還是公司整體重視不夠,這兩個原因都各自導致了現階段企業內部管理會計人員的技能水平不足以達到要求的局面。現階段的企業運營都無法進行足夠的優化,更不用說是提高管理會計工作與“互聯網+”的結合度加以創新了。
當前對于管理會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系統設計、信息化設計、大數據與管理會計”等方向上,但專供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研究文獻與成果數量不足以支撐實踐的進行。
總體來說,對管理會計進行“互聯網+”的時代創新,需要技術人員、技術基礎與使用工具的齊步創新等幾個方面措施。
管理會計人員必須首先要具備專業的職業技能,精通會計的本行任務,并還要能夠結合公司的問題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時要具備學習能力,在“互聯網+”這個各種手段都高速發展的當下,只有研究人員具備了學習能力,才能保障永遠跟得上時代,而不是落后于時代。具體來說,時代要求技術人員具有大數據思維,熟練應用計算機對財務數據的現有處理技術,促進信息處理的高效化,為理論創新與創新操作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有了技術人員的保障就需要對技術進一步結合時代特色以加以創新。
首先是要從管理會計本身進行概念優化。明確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等之間的區分,創立標準的統一化的學習體系與模式。其次要加強對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優化。建設將企業對數據的來源、處理、分析、應用如決策這幾步,即“成本性態與本本量利分析、預測分析、短、長期決策、人力資源的業績考評”等都利用信息化技術加以完善的信息化系統。最后,還可以技術創新制作企業的風險模型或開發企業云數據平臺,進一步利用信息技術為管理會計工作提供便利。
提高管理會計技術的關鍵還在于切實落實到實踐中來。以創新成果指導實踐,并反過來以理論增加創新可能性、確立方向性。除此以外,加強措施不止停留在對管理會計本身的技術加強,還包括企業內部對它重視度的加強、在管理層的指導作用的加強(也就是加強權力)以及完善財務體系,增設財務各項指標。
綜上,管理會計是一門企業中的重要學問,它起到了對企業進行調度、控制與調節、人力資源上實現以考核和評價推動績效工作的促進以及整體促進效益的作用。但針對這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許多企業仍舊停留在傳統模式未能優化、新技術未能較好融入使用的局面上。所以針對此,管理會計的創新需要建立在解決問題之上,即提高技術人員的素質以順應“互聯網+”時代潮流、促進實現對技術與工具的結合創新、提高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度等措施。相信企業進一步通過這些方法對管理會計進行創新,可以極高效地提高企業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