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舟波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管理運輸公司,陜西 延安 716000)
油田企業隸屬于能源企業,屬于我國的壟斷企業,具備著經營業務多資金量大的特點,因此,就需要完善的內部控制以及風險管理,才能夠使企業正常運轉,有效規避風險,因此,明確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關系,并開展有效的完善,是企業提高競爭力有效規避風險的重要途徑。
在企業中開展的內部控制,是以企業管理制度作為基礎,以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為目的,對企業的風險進行防范最終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的一種管理手段。具體來講企業的內部控制涵蓋了對企業經營活動的控制和企業環境的控制。在企業經營中,會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造成各種程度的風險,風險管理就是利用有效的方式對企業內部風險進行正確的辨識并開展科學的預防,從而減少風險對企業造成的危害,企業風險管理內容主要包括風險預測,風險分析,風險權衡以及風險處理。
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隸屬于不同的概念范疇,在企業運營期間,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二者互相影響,互相依存,都屬于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二者的區別在于風險管理的目標是及時在企業經營期間發現風險并預防風險,對于企業的運營產生影響,而且內部控制則是利用規范化的操作,是對企業目標制定的過程進行評價,通過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保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施。企業開展風險管理,更加注重的是風險的防范將機會風險作為資源,進行合理轉化和利用的同時避免風險對企業造成危害,而企業開展的內部控制,則是強調企業內部的遵循性控制活動,防范管理層的決策風險。
企業開展的內部控制和企業開展的風險管理,二者主體一致,同時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最終目的以及實施的過程也一致,開展風險管理的過程,基本上也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過程,因此,二者之間有著協調一致性,同時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組成要素有很大的重合部分。都包含了對環境的控制,活動的控制,風險的評估,監管控制等多項內容,對企業開展的風險全面管理需要對企業風險信息進行收集,而企業開展的內部控制就是建立全方位的管理過程控制體系,就內部控制關鍵點加以描述,進而直觀的表達企業管理的期間的規范和制度,企業開展的風險管理是在實際管理中針對可能遇到的風險,已經發生的風險,不確定因素進行科學的識別分析評價以及監督,確保企業的安全經營,站在該角度可以說,企業的風險管理需要在企業內部控制的基礎之上開展實施。
1.完善企業內部結構。在油田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健全企業內部組織結構,以及制度體系,強化企業的選擇約束,在企業運營期間,在企業的執行層面、監督層面、管理層三個層面中,形成制衡、協調、激勵、各負其責的關系,落實各項管理責任,為企業開展的經營活動以及內部控制提供良好的活動架構[1]。
2.加強油田企業內控意識。首先應加強企業管理層,即決策層的內控意識,讓油田企業在管理層的領導下,從上到下,全員逐漸形成風險管理理念,通過建設信息溝通平臺,保證企業員工可以隨時隨地充分了解、認知內部控制的法規、制度,以及管理層提出的內控要求。
在油田企業經營期間,要嚴格執行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即將一人擔任多項職務的崗位,將有可能將錯誤掩蓋的崗位,或發生舞弊崗位進行嚴格的分離。在油田企業運營中,必須分離的崗位如下:一是將業務授權崗位、業務執行崗位進行分離,如企業內供應商決策崗位、負責采購業務的崗位分離;二是將執行業務的崗位和負責記錄的崗位分離,如油田企業負責貨幣資金收支的崗位、企業中記賬、對賬的崗位分離;第三是財產記錄的崗位和業務授權的崗位,如油田企業中負責采購的崗位和負責驗收的崗位分離;第四是記賬崗位中的總賬記錄、明細賬務記錄崗位分離,第五是企業內的記賬崗位與企業內的經營崗位,比如說油田企業中的銷售部門、必須和財務部門職位分離。此外,油田企業內各組織機構的崗位職責、權限,需要保證不會受到外界的任何干擾,且必須得到上級的授權,在開展各項業務的過程中,不同部門必須起到相互監督的作用。
授權是針對油田企業某項業務所開展的決策,在經營期間,企業必須明確一般授權和特殊授權的劃分,適用于一般授權的業務,是針對企業在經營期間,發生數額巨大的交易,例如賒銷價格、信用額度等等,特別授權,主要針對企業開展特定活動期間,對部門、人員進行授權,對于油田企業個別交易必須接受批準的情況,例如企業的資產處置,對外投資、財務承諾或是擔保抵押等等,對于這種特殊授權油田企業必須掌握在高層管理手中。此外企業必須明確授權批準的授權范圍,授權程序,批準層次、批準責任,同時企業內的任何人員,都必須經過上級授權之后,才能行使權利,未經授權的事項任何人不得審批,得到授權的人或部門必須在授權范圍內開展活動,不得越權。
1.確定企業目標確立風險防控機制。油田企業需要建立風險預警系統,明確企業的目標,依據采集到的相關信息,如國內外競爭現狀,行業發展情況,相關產業政策等,對可能導致風險的根源性因素進行分析,挖掘企業經營中的潛在風險,并提前向企業決策者發出警示,對經營活動進行風險預控。
2.準確識別目標相關的內外部風險。在風險預警系統基礎上,對企業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內部外部風險進行識別,以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對企業可能早成的影響為基準開展分析、排序,來確定需要優化、控制的風險,并圍繞風險制定針對性的可量化控制指標,比如說經營風險指標、經濟、資本風險指標等,在科學、合理的開展風險評估之后,與風險的承受度結合,開展風險、收益二者之間的權衡,進而制定出合理的風險對策[2]。
內部控制是企業開展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時企業開展的風險管理也需要基于內部控制,油田企業要有效規避風險,健康發展,首先要構建企業的內控環境完善,企業的內部結構,同時加強企業內控意識,加強油田企業的組織規劃控制、批準授權控制,并建立企業的全面風險評估體系,從而有效發揮內部控制的效果,加強企業風險防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