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婕
(山東友誼出版社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2)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出版企業要緊跟時代發展潮流,通過在財務管理中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構建完善的財務信息管理系統,有效促進出版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財務管理效率,規避其中的風險,對于出版企業實現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由于構建完善的出版企業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提升出版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是一項復雜繁瑣的工作,期間需要大量資金建設投入,同時還要不斷更新與改進現有企業財務管理理念、資金管理方式及業務流程等,從而使得其與企業財務信息化管理建設相適應。只有相關企業出版管理者深刻認識到財務信息化管理建設內涵,相關管理管理人員共同齊心協力,才能夠有效推動出版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但實際上,部分出版企業管理者缺乏長遠戰略性眼光,過于關注眼前利益,沒有充分認識到出版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因此對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造成一定阻礙。
有效推動出版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發展,完善出版企業財務管理系統功能,需要開發出與出版企業自身特點相適應的軟件,但當下有關出版企業財務管理軟件開發難以滿足出版企業實際財務信息系統功能完善需求,缺乏相關軟件開發專業型人才。雖然我國在軟件開發方面已具備一定的能力,但開發出的軟件難以滿足大型出版企業集團實現財務集中管理的需求,再加上國內軟件開發多善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并不完全熟悉出版企業相關業務流程,因此在進行財務系統開發時難以做到盡善盡美,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基于此,需要出版企業認真選擇合作的軟件開發企業,確保適合出版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得以順利開發完成。
對于很多出版企業來說,財務核算管理方面還相對較為粗放隨意,缺乏對圖書單品種核算的充分利用,只在生產過程中實施圖書單品種核算,其他項目在財務管理中較為隨意。例如庫存商品等項目核算不夠及時,對準確性造成了一定影響;在途商品缺乏必要的賬務處理,沒有及時與客戶進行對賬;上述這些問題使得圖書核算不夠精細化,難以實現相關數據的整理與收集,在給企業帶來很大的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的同時,對于企業經營決策也造成了嚴重影響。
圖書出版企業管理者應深入認識到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性,積極促進企業財物管理由傳統賬本向網絡客戶端的轉型,進一步推動出版企業實現信息化建設發展。在出版企業財務管理中推廣網絡財務軟件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系統具有以下優勢:一是有效增強了會計核算職能,在計算機強大的運算功能支持下,通過運用財務軟件構成的財務管理系統,可以輕松實現從憑證錄入到生成財務報告全過程,有效減少人工方式存在的失誤。二是促進了出版企業財務部門與其他業務部門聯系與溝通,在完善的財務系統支持下,財務部門可以輕松與其他部門取得聯系,進行相關財務數據的收集與處理,有效避免了信息“孤島”問題出現。三是使得財務監控功能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下,出版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很難實現全過程的監控,從而引發各種財務管理問題,而在財務管理軟件構成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支持下,可以實現遠程報賬、遠程報表、遠程審計等功能,實現了出版企業統一的財務監控。四是構建財務共享中心,采用統一的標準流程與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會計資源核算有效集中,減輕會計核算人員的工作強度,提升財務核算效率。五是推財務管理標準化統一,將分散的財務和業務流程加以整合、優化,消除其中存在的冗余、非增值業務,促進財務管理效率提升。
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無論是從財務管理理念上來看,還是從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上來看,國有出版企業相較于國外出版大企業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國有企業在面對競爭激烈的國際出版市場,只有“走出去”,不斷學習國外的一些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與財務管理信息化技術,并結合自身企業發展實際,不斷將所學的理念與知識融入到自身財務管理中去,才能夠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面對豪強林立的國外出版企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例如可以通過引進國際先進ERP軟件(企業管理信息化工程),并在目前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利用,從而真正實現出版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由人工核算型向信息化管理型的順利過渡。
通過推動出版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使得圖書單品核算應用于企業圖書管理各個項目中成為了可能,更加有利于在其中實現財務精細化管理,使得圖書生產流程與財務核算流程聯系更為緊密。在財務完善的財務管理系統支持下,更加有利于各項數據的整理與收集,與圖書管理相關的庫存數量、銷售金額、利潤狀況等都能夠在財務信息管理系統中展現出來,從而使得各種圖書核算可以提前進行,在此基礎上,相關的出版企業財務管理也產生了較為積極的變化與影響。例如對于工價規范管理問題,雖然以往出版企業也具備相應的工價規范,但這種工價規范都是根據印刷廠結算清單進行制定,若印刷廠不進行清單結算,出版企業財務部門則無法提前進行成本核算,從而使得相應核算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進行圖書單品種核算后,通過將工價引入財務管理系統,在確定圖書工藝后,出版企業即可立刻進行工價核算,一方面在核算方面出版企業可以直接掌握主動權,更加方便財務管理,另一方面,在財務印刷成本記錄中,不僅可以記錄已經開具發票的印刷成本,對于未開具發票但需要支付費用也可以記錄其中,進一步提升財務部門核算控制力度,使得出版企業在財務管理上真正實現“事中控制,事后核算”。
在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應注意在財務管理方面如下轉型,從而使得財務信息化管理更加完善,更加符合企業實際發展狀況。
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財務會計注重向外部利益相關方提供財務信息,而管理會計則注重向內部決策者提供管理信息,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尤其是對于上市企業而言,在財務管理方面更加注重內部控制管理,因此需要企業進行管理會計轉型,有效實現復雜的財務數據轉換為對決策有用的管理信息,促使企業財務管理框架逐步完善。
核算處理向決策支持轉型。對于上市公司而言,需要進行大量事務性的業務處理,占用財務人員大量時間和精力,導致財務分析投入明顯存在不足。因此需要企業進一步實現由交易處理為主向決策支持轉型,從而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事后核算向事前算贏轉型。基于當下信息披露的需要,在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財務人員將大部分精力用于交易處理和事后的核算反映方面。隨著企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在進行內部管理過程中,若依然只注重事后核算,無異于“看后視鏡開車”。因此需要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實現事后核算向事前算贏轉型,提前洞察對經濟效益和經營風險,做到事前算贏,提升財務管理效率。
綜上所述,當下出版企業財務信息化管理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推動出版企業實現財務信息管理依然任重道遠,為有效降低出版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需要結合當下出版企業財務信息化管理實際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并提出一些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而有效推動出版企業財務信息化管理工作平穩順利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