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華
(云南報業傳媒集團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32)
財務管理是國有企業管理中的核心內容,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能否創新直接關系到其是否能適應當下市場經濟形勢,能否更好地發揮其國民經濟主體作用,從而提供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足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的重要性。
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主體,應該具備較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以代表我國先進水平,但是在實際運轉過程中,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導致我國很多國有企業與發達國家的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團隊素質存在一定差距。隨著二十年來我國國企的不斷改革,已然改變了眾多落后的企業管理制度,比如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以及融資上市等都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其中不乏一些進入世界五百強的龍頭企業。目前我國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團隊已經具備極強的專業性、原則性和較高的工作覺悟等眾多優勢,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人員流動機制缺乏活力、知識結構和層次參差不齊以及理論實踐未能較好地結合等。作為國有企業而言,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才隊伍是至關重要的。比如改變以往核算型、守財型和執行型為主的財務理念,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升級轉型,以實現管控型、理財型和決策支持型財務管理模式的轉變,注重國有企業內部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例如:鼓勵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基金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建立財管人才評價機制、以及通過外引內訓來補給財務管理隊伍的新鮮血液等,能夠提升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更好地服務于公司的大宗貿易、產業投資和金融服務等各種專項業務,促進國有企業的改革與發展。
在國有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導致部分國有資產流失,比如賬目繁多、人浮于事、監督失位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資產流失。另外,在國企管理中,內部環境控制得不到發揮也是與現代化企業的差距原因。比如,總經理兼任董事長的狀況就會導致不能相互制約和管理,或者法人形同虛設不能很好地發揮其職能,加上董事會成員和管理人員基本都是委派的,便大大減少了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力度。在財務管理方面監事會的職能也逐漸弱化,難以有效監督員工和管理人員的行為,導致內部控制不能發揮。例如,2013年有關蘭州公路建設辦原副主任玩忽職守導致五百萬國資流失一案,可見對于國有資產流失的監管水平較為落后。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飛速發展,目前企業中大部分工作都需要依靠網絡才能取得高效的工作質量。但是,目前在很多國有企業的管理中仍然存在傳統的財務觀念。比如,埋頭于瑣碎事務當中消耗太多精力或者在沒有用的信息上浪費過多時間,都導致國有企業不能及時有效地處理財務信息,從而嚴重影響了財務的管理水平。
在國有企業運營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風險,有些風險甚至會對企業發展造成嚴重威脅,因此強化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建立健全財管體系,以實現對財務信息質量的保證。一方面能夠為企業提供可靠數據從而避免決策失誤,大大減少財務風險的發生;另一方面,國有企業不同于其他企業,其特殊性要求財務信息必須具備完整性,才能維護數據使用各方甚至是國家的利益,保證國有企業平穩長遠地運營。另外,長時間以來由于國有監督的缺位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加強對國企財務管理的創新能夠從根本上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和質量。比如,通過建立專業的內審部門來實行監控和監督,使得財務管理制度有所保障。并建立外審部門來對企業財務情況進行科學合理審計,對企業內控制度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加以解決完善。創造良好的內控環境和健康的財務管理環境,進而減少國有資產流失,使得國資安全得到強有力的保障。
隨著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和深入貫徹,新常態下企業財務管理也要加強創新,才能促進國有企業轉型和穩步發展,才能順應時代潮流取得國有企業長遠發展。黨的十八大全面推開了十項國企改革試點,深入推進了一些國有企業兼并重組和股份制改革,而十九大報告中也指出要改革國企經營體制,通過完善各種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來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比如,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去除過剩產能、組建投資運營公司以及戰略性重組等改革措施都能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財務管理對于國有企業而言不僅影響著企業資本流通,還決定了企業的經濟收益,所謂財務管理創新就是要充分運用新邏輯、新思維、新辦法來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大和做優,通過多措并舉來綜合提升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水平,進一步優化資本結構,推動國有企業戰略轉型,
近幾年,我國深入開展供給側結構性的改革,比如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以及補短板等措施無不凸顯了宏觀政策下財務管理創新的重要性,特別是隨著互聯網和共享經濟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管理方式、業務流程等。比如,逐步規范國有企業財務監督、加強資金管理、完善風險預警、進行全面預算以及創新會計核算等都是緊扣新時代脈搏,積極轉變國有企業發展觀念的重要體現。這些舉措大大提升了國有企業的效率和活力。另外還有眾多舉措有待進一步落實,國資體質改革、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處置落后產能以及處置僵尸企業等,都有助于增強國有提升我國國有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上,國有企業作為中國經濟的可靠保障和戰略先鋒,更加需要在緊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的基礎上創新管理理念,以新視角來研究國企改革、財務共享、業務融合以及價值創造等,才能譜寫出新時代下國有企業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