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紅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0)
近年來中國的旅游業發展很快,尤其是古鎮旅游,它作為一個新型的旅游產品,逐漸受到游客的青睞,其中尤以周莊為和麗江古鎮游更為突出。2006年,麗江全年接待游客數超過460萬人。2001-2006年,麗江接待國內外游客人數年平均增長率為7.4%,旅游收入年平均增長率為17.8%。2006年,周莊接待中外游客人次達到304萬,其中到訪的境外游客人次達到47萬。順應發展各地相繼開發和拓展各自的古鎮,無錫的蕩口也是其中之一。
蕩口歷史遺存眾多,有4個(13處)省級文保單位,1個市級文保單位,1個控保單位,50處歷史建筑。2004年被公布為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2008年10月,錫山區區委、區政府正式啟動了蕩口古鎮保護性修復工程,充分利用文化遺存,整合湖泊、田園生態資源,復合打造集文化體驗、休閑度假、游憩娛樂、生活居住為一體,獨具水鄉風韻、能滿足游客需求、體現江南水鄉風情旅居名鎮,長三角古鎮文化休閑目的地,明清江南古鎮影視劇拍攝基地,最適宜憩息、頤養的旅游生活社區。
2010年蕩口古鎮被國家住建部、文物局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自保護性開發以來,文化休閑在蕩口的發展目標,著力打造成長三角休閑旅游度假勝地,2014年蕩口古鎮被評定為國家4A級景區。
蕩口古鎮一期(歷史文化街區)用地面積20.68公頃,規劃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錫山區人民政府投入近10億建設資金,經過近五年的保護修繕、開發建設,現已完成建設任務。共修繕、復建建筑7萬m2(其中歷史建筑、文保單位2.8萬m2)。溝通景區水系,豐富景區河網,修復古橋28座,完成1200米的北倉河河道整治和兩岸古碼頭、古駁岸、河埠及古民居的修復。整個景區水、電、氣、通訊、消防和亮化照明等各類配套管網全部完成鋪設,并已安裝到位投入使用。景區共設旅游景點8處,分別是華氏義莊、錢穆舊居、關帝廟、華蘅芳生平事跡陳列館、華君武故居、亨得利鐘表館、王莘故居、會通館。
古鎮生態由人文生態和自然生態所組成,它們是古鎮文化的基礎與根本。現如今,無錫蕩口古鎮也逐漸演變成了旅游景點。大量游客的涌入又給蕩口古鎮增添了各類的垃圾,盲目且不合理的規劃又出現在了,這些都嚴重威脅到了蕩口古鎮的自然生態環境。古鎮居民的遷出對古鎮的文化環境產生影響。
為了牟取更高的商業利益,蕩口古鎮中引入了大量的商戶,這一點就嚴重違背了古鎮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蕩口古鎮應該在保持人文環境穩定的基礎上才能將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高,而今卻太過于注重商業和經濟的發展,引入了諸多商鋪,不僅僅限制了蕩口古鎮的文化發展,更是讓人覺得雜亂無章,商業氣息濃郁。且類似的商鋪使得蕩口古鎮很難顯出自己的特色,因而缺乏了自己的文化個性。
無錫蕩口古鎮的人口流量在淡旺季分布并不均勻,這樣子的季節性波動無疑給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為了緩解流量分布不均衡帶來的壓力,就必須要采取一些措施。例如,淡季降價旺季提價就是最根本的辦法,景點收費也應該由市場來調節,政府不應該干預。同理,節假日公路免費也應該取消,甚至應該提高收費。節假日公路免費不僅造成了景區的應接不暇,更會大大提高交通擁堵以及不必要的人員傷亡。相反的,如果節假日出行成本提高,淡季則配合大幅度降價,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但是,如果是真正地想從根本上來解決這樣的問題,還是要豐富景區內容。現在全國上上下下旅游景點多如牛毛,想要解決淡季不淡的問題,只有深度挖掘當地的歷史文化特色才能讓游客一年四季都想來。
雖然無錫蕩口古鎮景色優美、溫婉怡人,然而,旅游產品相對來說比較單一,游覽方式大多靠觀光,和一小部分的休閑旅游。況且,無錫蕩口古鎮相較于其他知名古鎮來說,屬于文化資源匱乏的,在這樣的古鎮里如果只靠觀光,的確會逐漸讓人感到乏味。江南水鄉,本就有著諸多古鎮古街,就連六大知名古鎮都不一定如意,所以蕩口古鎮單單靠著普通觀光,想吸引游客,從諸多古鎮中脫穎而出是不大可能的。
無錫蕩口古鎮的建筑是比較老舊的,所以存在著缺乏衛生間、垃圾桶、路燈等公共設施的問題。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滿足游客們的需求,就必須要適當改善生活條件,保護蕩口古鎮的和諧。
在無錫蕩口古鎮的周圍有許多人為的環境污染,例如隨意排入河道內的污水,堆積的垃圾,焚燒而產生的濃煙……這些無一不威脅著蕩口古鎮的生態環境。因此我們需要將那些產生污水或者廢棄物的工廠搬離水源,免得進行污染,還要多造綠化帶和水閘,在街角或者轉角處安置垃圾箱,方便人們處理垃圾,美化古鎮環境。
在無錫蕩口古鎮,有著名叫“四時八節”的民間風俗,這個風俗也是極具寓意和趣味的。我們要吃素祭拜灶神,包名叫“謝灶團”的素餡團子。在端午節的時候更是可以在這里體驗一下賽龍舟、劃槳船的活動。在蕩口古鎮里有一處叫做華氏義莊地方,它在古代的時候是一個接濟窮人讀書的慈善機構,它秉承著孝義天下的宗旨,傳播著樂善好施的美好品德,將孝順忠義傳給后人,用文墨書香浸潤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中還有各色各樣的名人文化,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流傳至今的典故“唐伯虎點秋香”,而且蕩口古鎮又是《歌唱祖國》的詞曲作家王莘先生的故居,使得這一份鄉愁停留在更多人的目光里。據說蕩口古鎮是江浙一帶小鎮里出現名人最多的,光是明清兩代考中進士的就有25人,大概是因為蕩口古鎮的居民都詩禮傳家、崇尚教育吧。
蕩口古鎮人民傍水而居住,各種各樣的小橋流水、來往船只、駁岸河道組成了蕩口古鎮的親水文化。古鎮里有各色各樣的石板橋、石拱橋亦或是廊橋,這些橋印刻著時光的痕跡,傳唱著蕩口居民崇尚孝義、互幫互助、行善積德的品德。在蕩口古鎮里,正是可以挖掘這三種文化,開展一系列活動,弘揚民風民情,展現出別樣的蕩口古鎮。
為了助推無錫蕩口古鎮的旅游發展,加大宣傳力度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就可以在無錫市舉辦一系列有關蕩口古鎮的活動,比如說,蕩口古鎮旅游節。其次,通過網絡媒體等途徑向外宣傳蕩口古鎮,同時制作發放旅游宣傳手冊。另外,車站等人流多的地方放蕩口古鎮的廣告片,讓更多的外來旅游者知道蕩口古鎮、選擇蕩口古鎮。最后,要加大力度培養旅游人才,完善導游服務,建立素質旅游體系。
在旅游景點內,本就會存在著淡旺季游客分布不均衡這一問題,蕩口古鎮也一樣。所以在淡季的時候要調低票價,加大促銷力度,以此來吸引更多的游客。而在節假日或是周末這樣的旺季,就要抬高票價來控制人流量,避免對古鎮環境造成過大的壓力。
江南水鄉,多的便是古鎮,想要在諸多古鎮中脫穎而出,就要注重古鎮的開發與創新。政府要在重視保護蕩口古鎮原始生態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古鎮及周邊居民,參加規劃與創新,開展各色活動。在春末夏初時節,可以在蕩口古鎮舉辦風鈴節,讓大家觀賞風鈴展示,傾聽風鈴的聲音,告別溫暖的春天,迎接怡人的夏天。在眾人熟知的端午時節,更是要打造特色端午,組織小朋友舞龍舞獅,組織年輕人劃龍舟,傳播熱情與朝氣,也讓孩子們從小就知曉端午文化,紀念伍子胥,傳承端午文化。
當然,蕩口古鎮里的開發建設固然重要,但是保護與維持生態也是必不可少。政府要根據蕩口古鎮當地的文化特色,既保留它的風格特點,穩固自然環境,又要從中展現發展的多元化,凸顯時代的新潮流。
2000年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行,這些都為中國的古鎮旅游業作下了鋪墊,給旅游發展帶來了機遇與挑戰。無錫蕩口古鎮本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如果它能能改善自己的不足之處,凸顯文化優勢,散發古鎮魅力,在致力于保護神態環境下進一步發展經濟,發展旅游與傳統產業,那么蕩口古鎮的旅游發展必定會日益興盛。本文分析了無錫蕩口古鎮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對策。要加強宣傳“孝義文化”,促進合理的宣傳傳播,在農村城市創造獨特的節日活動。面對這些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要站在中國旅游發展的現狀和條件的基礎上,站在戰略研究的高度,思考中國古鎮旅游的問題,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