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屹
(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貴州分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當前我國產險公司組織架構大致為總公司、分公司、地市級中心支公司、縣市級支公司的金字塔架構,按照一級法人、授權經營、分級管理的經營模式。采用目標管理法,即每年年初對總公司的保費、營業費、賠付率等提出具體要求,然后逐級分解下達,各個分公司并沒有建立一個預算考核機制,而是根據過去經驗進行估算,缺乏科學依據。因此,基層產險公司的預算管理存在很多問題,存在目標預算不合理、執行不到位、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因此,基層產險公司必須重視預算考核制度,確保預算管理全面實施。
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成立的專業性產險公司,于1996年10月18日創立,注冊資金21億元人民幣,總部設置在深圳,主要經營各類財產險、責任險、農業險、信用保證險、意外傷害險和短期健康險業務。2015年華安財產股份有限公司的保費由2009年的28.1億元發展2016年的102.76億元,保費收入年平均增長率達到了17%,資產規模達141.25億元,連續8年實現財務盈利。經過多年發展,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天津、山西、山西、湖北、安徽、湖南、重慶、貴州等三十個省市開設了分公司。產險公司是經營風險的專業機構,其經營穩定水平關系到社會的穩定,關系到社會公眾的切身利益。為了促進我國保險公司健康發展,國家對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監管十分嚴格,目前國家對財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已進入第二代監管。預算管理是產險公司的內控重要手段,能嚴格控制產險公司的經營風險。產險公司推出的產品成本必須做出估算,在一份保單終止效力之前,保險公司無法確定這份保單最終的成本,也無法確定其真實利潤,所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產險公司的經營風險。當前基層產險公司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基層產險公司各個部門在編制預算的時候,由于缺乏對預算的全面認識,無法制定一個比較科學的預算。預算管理部門在日常工作中,無法根據各個部門的實際需求,科學調配公司的資源,所以導致很多部門無法如期完成公司的預算,而且造成資源的浪費,最終影響到總公司戰略目標的實施和發展。
保費是產險公司的重要收入來源,也是基層產險公司日常經營內容之一。然而,由于基層產險公司的保費收入預算管理制度不健全,導致預算管理目標不科學,沒有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和市場環境,片面追求保費規模,業務結構單一,很多時候基層產險公司保費收入預算超過基層產險公司實際能力,不計成本追規模,造成保費規模迅速擴大和經營利潤急劇下降的矛盾,這不利于基層產險公司的長遠發展。
近年以來,我國產險行業快速發展,市場上的產險公司越來越多了,各大產險公司不斷擴大公司的規模和業務。基層產險公司受到人才、資金、市場等方面的限制,預算管理體系尚不健全,基層產險公司對業務員的考核主要以保費收入為主,根據保費收入規模和增長幅度制定激勵考核政策,一些業務員為了達到預算保費收入目標,盲目擴展公司的業務,忽視了業務成本,導致賠付率過高,增加了產險公司經營費用以及賠付支出預算超過了公司預算。其次,產險公司一項以業務論天下,公司比較重視業務部門,忽視了職能部門,基層產險公司大多數對業務部門的費用預算控制進行考核,忽視了其他職能部門預算考核,這樣不利于保險公司從整體進行規劃和優化資源,從而降低保險公司資源利用率。
預算管理過程中常常是重結果、輕過程,缺乏對預算的執行和控制過程的重視,空有預算方案而缺乏執行力度,加上為一些基層產險公司完成預算指標會在年底突擊性地搶進成本,只顧本機構的利益盡量多地爭取預算,期間預算很不均衡,喪失了預算管理的監督和約束作用,使預算管理僅僅停留在事后的執行情況分析評價上,預算管理沒有力度,達不到應有作用。此外,基層產險公司預算考核無法對普通員工產生導向作用,因此增加了預算管理目標的難度。
通過科學的預算考核機制,有助于基層產險公司構建全面的預算管理體系。讓基層產險公司明確自身經營目標和經營資源,在提高基層產險公司保費收入的同時,還要有限控制公司經營成本,進而達成經營利潤,即以經營利潤為導向。基層產險公司預算管理部門根據每一個部門的實際需求,合理分配資源。分配資源的時候必須堅持收支平衡或者收入大于支出的審核標準,通過業績審核基層產險公司各個部門的所需資源量,然后采取科學合理的分配方法,優化公司資源配置,提高公司資源利用率。
長期以來,產險公司預算管理目標是由總公司分級劃分到各個分公司,這些預算管理目標沒有考慮到各級分公司的實際情況和市場需求,導致預算管理目標脫離基層產險公司實際情況,從而導致預算管理目標失效。通過預算考核機制,結合基層產險公司的市場環境以及分公司自身經營力,將預算考核分解為職能部門預算考核或經營機構預算考核,如經營機構以分險保費收入、賠付率、銷售費用率和利潤額為關鍵指標,職能部門以資產、固定費用額和變動管理費用率為關鍵指標,人力資源部門以人力成本、員工人數和人均產能為關鍵指標。充分考慮部門、機構成本控制現狀,不同成本的部門和機構設定不同的成本要求。通過差異化的考核指標體系,注意各考核指標的可操作性,強化經營風險監控,從而幫助基層產險公司構建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機制全面提高基層產險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
基層產險公司業務部門在制定預算考核目標時,必須制定一個以經營利潤為核心,將保費收入、取得成本、賠付成本等因素結合起來的經營目標。在將公司的經營目標劃分到每一個團隊,將任務目標落實到每一個業務員,細化到每一張保單上面,在追求保費規模和數量的同時,考慮到每一張保單的收益,不在純粹為了追求保費規模忽視成本。只有降低每一張保單的交易成本,才能有效控制基層產險公司的經營成本,確保產險公司的經濟效益。
預算考核方案前置,讓部門和機構在制定預算考核時了解游戲規則,主動參與預算考核;強化預算考核過程分析,及時發現并優化考核方案和流程;對預算結果進行考核和評價,反映預算管理成效,為預算參與部門和機構提供預算管理依據,落實經營責任制,發揮預算考核約束作用,讓相關經營單位了解預算執行結果并及時針對性地改進。通過加強預算管理與預算考核的關聯程度,讓預算考核促進預算管理的不斷改善,結果導向考核推進預算管理目標實現,進而實現基層產險公司健康有序發展。
基層產險公司通過預算考核機制,可以降低產險公司經營成本和經營風險,提高資源利用率,為基層產險公司的經營決策和戰略目標的制定提供參考,推動基層產險公司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