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新
摘 要:本文以道路橋梁施工裂縫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為研究主體,從闡述研究背景出發,進一步分析道路橋梁施工裂縫的三種類型與原因分析,然后詳細的分析了道路橋梁施工裂縫預防的十一種措施,即嚴格控制道路橋梁混凝土模板質量、控制道路橋梁混凝土用料質量、在道路橋梁混凝土中適當加入外加劑、嚴格控制道路橋梁施工的鋼筋質量、分層澆筑道路橋梁中的大體積混凝土、嚴格控制道路橋梁中的大體積混凝土溫度、做好道路橋梁混凝土泌水和表面處理、做好道路橋梁混凝土養護、嚴格控制道路橋梁混凝土的拆模工作、配置控制收縮變形和溫度和構造鋼筋、嚴格清理道路橋梁混凝土施工進程中的雜物等,以期為未來的道路橋梁施工提供一定借鑒依據,以提升我國道路橋梁等市政工程的施工質量。
關鍵詞:道路橋梁;施工裂縫;原因分析;預防措施
1 前言
近幾年來,伴隨著市政工程的日益發展與建造技術的突發猛進,道路和橋梁的建造也越來越廣泛。然而,由于道路和橋梁施工中常常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問題,導致若干施工裂縫問題,嚴重影響了道路和橋梁工程的使用性能和感觀質量。
2 道路橋梁施工裂縫類型與原因分析
2.1道路橋梁施工裂縫類型
道路橋梁施工裂縫的產生主要是由于道路橋梁混凝土構件施工過程中,其水泥水化熱都聚集在內部,導致熱量難以散發。裂縫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是表面裂縫:表面裂縫主要由溫度原因導致,會影響道路橋梁構造物外觀,對于工程整體危害性一般。可以采用在裂縫中涂高強度水泥砂漿的方式改善表面裂縫。
第二類是深層裂縫:深層裂縫對比表面裂縫局部切斷了道路橋梁的結構斷面,對于道路橋梁市政工程危害性較大。
第三類是貫穿裂縫:貫穿裂縫是指裂縫徹底的切斷了道路橋梁結構斷面,嚴重破壞了結構整體,影響了使用性能。
2.2道路橋梁施工裂縫產生原因
從道路橋梁的設計和施工角度來考慮,則可以將道路橋梁施工裂縫形成的原因歸納如以下兩個方面:
(1)設計方面原因
道路橋梁施工產生裂縫在設計方面原因主要是指設計采用的混凝土強度等級過高,導致水泥用量過大,產生過多的水泥水化熱;或是混凝土鋼筋配置不到位,導致不能控制溫度應力和收縮應力,導致混凝土出現了收縮變形和沉降裂縫。
(2)施工方面原因
道路橋梁施工產生裂縫在施工方面原因主要是混凝土及其原材料選用不當;施工的技術準備不到位;施工段的劃分不合理;澆筑過程中溫度和分層控制不當;澆筑后的養護和監控措施不力;外界氣溫變化過大等。
3 道路橋梁施工裂縫預防措施
3.1預防措施一:嚴格控制道路橋梁混凝土模板質量
應調整施工材料使模板材料本身具有足夠的強度;對支撐系統進行全數檢查,嚴格按施工規范及施工方案進行加固。在澆筑道路橋梁混凝土之前必須保證采用模板被牢固的加固,通過有效的支撐避免道路橋梁混凝土泵送管與模板發生關聯,避免澆筑過程中產生的荷載導致模板變形,同時要注意監測模板、支撐的變形情況,在道路橋梁混凝土終凝之前及時將變形的部分修正完畢,同時還要監測混凝土模板拼縫是否嚴密,避免漿液流出。
3.2預防措施二:控制道路橋梁混凝土用料質量
降低道路橋梁混凝土中的使用的水泥總量,并考慮水泥的水化熱性能,選用性能低的品種,減少混凝土散熱,控制混凝土的升溫。嚴格控制道路橋梁混凝土混合料拌和中用集料的級配以及含泥量,集料在拌和前用水清洗,以降低材料溫度,并清除集料表面泥沙,避免含泥量過大引起大體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降低。其中道路橋梁混凝土混合料中的細集料宜采用細砂,盡量保證粗集料應該連續級配,且不得使用堿活性粗集料。
3.3預防措施三:在道路橋梁混凝土中適當加入外加劑
根據實際情況在道路橋梁混凝土中適量的加入外加劑改善混凝土特性,避免短時間散發過多熱量。其中減水劑可以使得混凝土凝結時間延長;引氣劑則可以達到抗凍融要求。也可以適量使用粉煤灰代替水泥,降低水化熱。
例如蘇州獨墅湖大型橋梁程,針對主體結構混凝土的防滲抗災的關鍵技術,通過細致的分析研究,在降低超長箱梁混凝土干縮變形方面,應用具有減水性能強的聚羧酸類外加劑。應用聚羧酸減水劑降低單位用水量和水膠比,從而減少干縮值。
3.4預防措施四:嚴格控制道路橋梁施工的鋼筋質量
道路橋梁施工的鋼筋下料前由專業施工員對料表進行復核,鋼筋制作完成后由施工員聯合質量檢查員對制作成型鋼筋尺寸進行檢查無誤后才可進入安裝工作,進入梁鋼筋安裝綁扎完成后入模前,要對梁的配筋進行檢查,核查后方準入模。
3.5預防措施五:分層澆筑道路橋梁中的大體積混凝土
對于道路橋梁中的大體積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應該做到分層澆筑混凝土,每層厚度不超過2m,每層混凝土澆筑后要及時振搗,做到既不漏振、也不過振,待表面平坦泛漿且不冒泡時說明振搗充分。上層混凝土在下層混凝土振搗密實后、且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之前進行澆筑。
3.6預防措施六:嚴格控制道路橋梁中的大體積混凝土溫度
對于道路橋梁中的大體積混凝土,首先嚴格控制大體積混凝土內部與表面、表面與外界的溫差。可以采用內部降溫法來控制溫差,即在大體積混凝土中預埋冷水管,冷水管上下左右保持中心距離1.5-3m,上下冷水管通過立管連接,待混凝土澆筑養護時,在冷水管內通入冷凝水進行循環降溫。保證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溫差,表面溫度與外界溫度溫差在20℃以內,控制降溫速度每天不超過2℃。其次要嚴格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保證入模溫度不超過25℃;
布、草袋或者濕砂等材料,做到保濕養護,以吸收混凝土散熱。
治理意見,要求施工隊予以治理,裂縫治理完成后,由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3.7預防措施十一:嚴格清理道路橋梁混凝土施工進程中的雜物
當道路橋梁混凝土表面存在雜物,或者是混凝土模板附著著灰漿時,應用高壓水槍及時予以清除。在道路橋梁混凝土模板的施工縫上設置開口,進一步利用水管通過開口進行雜物的清洗,當雜物清洗完畢后,在通條開口處進行封板,封板處應該涂抹水泥漿保證封板嚴密,上述工作完成后進一步在施工縫處鋪水泥漿一層,然后進行道路橋梁混凝土的澆筑工作。
參考文獻
[1] 黃春富.關于市政橋梁施工混凝土裂縫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16):258-259.
[2] 李佩鋒,高向君,劉鵬濤,張杰甫.市政橋梁結構裂縫分析及加固處理技術探究[J].現代農村科技,2016(16):42.
[3] 姚濤.市政路橋裂縫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J].居業,2015(20):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