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200093)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高校培養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同時還要是素質教育方面的培養。可以達到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要在工作中有責任心、職業操守。為了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高校需要不斷的完善教育體制,加強教育改革,培養學生敢于創新創業的精神,培養創新創業的能力。創新創業能夠創造出新的產品、挖掘新的市場,增加大學生就業的機會,從而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高校團學工作的開展服務的對象是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人才培養的對象是學生,兩者的服務對象都是學生。學生是高校開展工作的中心,一切教育工作的開展都是為了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能夠學會某專業的技能,更好的服務于社會。學生可以幫助學校組織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輔導活動,既能很好的鍛煉自己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也能夠學習創新創業方面的知識。創新創業實踐培養的對象是學生,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成人成才,學校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要注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鼓勵學生積極討論,好的想法、好的創意可以咨詢老師得到專業的指導,學校的老師應當充分的關愛學生,促使每個學生能夠很好的發展。
為了響應國家關于創新的號召,學生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要有創新的思維,將創新的理念深入到工作中去,進而培養創新的思維和敢于創新的精神。教育創新是高校工作開展的核心理念,培養創新創業的高素質人才,要從思想的源頭出發,先培養學生創新的意識,善于發現生活中的閃光點。高校為實現創新創業實踐人才培養的計劃需要為學生打造一個自由、和諧的創新氛圍,使得學生能夠自由發揮自己的潛能、提升自己的素質、全面的發展自我。學生工作模式上的創新、教師教育方式上的創新都能夠很好的起到創新的效果,兩者的工作開展理念一致,能夠相互配合,相互協作。
以“學生為本”開展教育工作和服務工作。近年來,一直提倡各行各業發展“創新”理念,教育改革工作也是圍繞創新的理念進行,目的是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創新型人才,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學生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服務他人的精神,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鍛煉,在服務同學的過程中全面的發展自己。只學習書本理論知識,不足以應對復雜多變的工作環境,要將自己的知識層面不斷的拓寬,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增加一些實踐操作的訓練。比如在創新創業實踐課程中,小組之間有一個好的想法,可以在合理控制的范圍內,在老師的指導下,親自實踐項目的可行性,只有在自我實踐的過程中才能感悟到創新創業的魅力。高校在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時要思考如何培養,將培養的目標加入創新的理念,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全面的發展,培養責任意識和創新意識。
為了實現教育體制的改革,由于高校培養的人才之間對接社會,為了滿足企業的需求,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能力,高校工作的開展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存在一定的未知性,想要實現教育改革就必須要有探索、嘗試的精神。國家在號召創新創業的時候,給予了很多政策方面的幫助,一些地方企業也有資金方面的幫助,積極的鼓勵大學生參與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潮流中。為了探索“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模式,探索高校的教育模式,國家在一些實驗地區有投入大量的資金。學生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去摸索,掌握工作技巧,比如在舉辦大型活動中怎樣快速組織學生,如何去控制整個現場,這些都需要在不斷的探索中積累相關的經驗。
高校團學工作與創新創業實踐人才培養之間有很多聯系,都是以學生為服務的對象,工作開展的理念相同,活動的目標、價值觀一致,都具有探索性。根據這些相似、相同的特征,能夠很好的將兩者結合起來,共同實現高校的教育改革。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兩者存在一些問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是長期進行的,需要一個理論體系去支撐,學生工作時間短,工作的范圍窄,且學生的流動性大。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創新創業實踐人才培養戰略是創新創業課程、創新創業活動、創新創業實踐項目等共同完成的,它是高校的一個重點培養對象。目前,各大高校組織開展創新創業的比賽,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創新創業大賽,在比賽的過程中相互學習,并且完善自己的項目。整個系統的教育中,學生在其中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學生工作的開展與創新創業實踐人才培養缺少銜接的地方,學生在其中的作用沒有充分的得到發揮,運作的流程缺乏一定的指導,使得學生工作不能很好的服務于高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服務的對象一致,理念相同,但是缺乏學校的重視,沒有很好的做好銜接的工作,舍得兩者之間的資源沒有的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資源的浪費。
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教師的資歷非常的重要,很多的老師缺少實踐操作能力,有的甚至是由學生組織的。創新創業實踐人才的培養,不止要有理論知識的輔導更要能夠結合實際操作。教師關于創新創業知識的掌握不足,會影響高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使得教學質量大打折扣。高校創新創業的發展缺乏經驗豐富的老師進行指導,學生工作人員幫助教師輔導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缺乏創新理念,職業素質也需要加強。
高校的創新創業實踐人才培養計劃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不存在專業上的限制。理工類的專業也有創新創業的項目,偏于技術方面的支撐。學校應該積極鼓勵各個專業的學生培養創新創業意識,敢于創新、敢于實踐。創新創業實踐人才的培養不應該是只針對某個環節或者某種方法,應該全面的發展,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創新創業活動中。學生工作的隊伍缺乏實踐的機會,沒有很好的資源,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中不能很好的發揮他們的作用。整個培養的體系中,學生工作隊伍和教師團隊不能很好的合作,可以調動的資源又很稀少,使得整個培養過程存在有心無力的現象,這樣很不利于高校實現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
經過討論有了創業的項目,但是學生缺乏社會上的一些資源,沒有創業經驗,不知道如何規避風險。大學生處于發散思維最強烈的階段,但是相對缺乏實踐操作的能力和創業的經驗,這些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學生對于項目的可行性缺乏評估,需要得到老師的指導和意見,這就要求老師要有豐富的經驗,為學生的項目提供一些指導意見。
由于創新創業實踐人才培養工作和學生工作有很多的共通性,雙方及時的溝通,能夠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學生能夠及時的幫助老師進行教學活動。比如老師在講授創新創業培訓課程時有一些互動的環節,在游戲中體驗創業的樂趣,學生可以幫助老師準備道具,并且幫助老師完成課堂活動。教師及時與學生溝通,學生能夠反饋給老師問題,同時搜集上課學生常見的一些問題,使得老師講課過程中能夠針對性的引導學生,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處于起步的階段,缺少專業的老師對高校學生進行輔導學,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受到限制,這給教學工作的進行造成阻礙。然而,國家針對這些問題做出相應的補助,聘請外部資源對高校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培訓,但這不是長久之計。為了響應國家創新創業的號召,高校必須不斷加強創新創業指導教師的培養,鼓勵師生共同創業,使得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不至于手忙腳亂,承擔全部的風險,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創業,規避一些風險,同時還能夠總結創新創業的經驗,積累經驗以幫助更多的學生實現創業的夢想。例如,對于在職的教師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水平的在教育,完善對教師的考核制度,實現對教師教育水平的再次加強。建設高素質的教師團隊,還要培養學生工作隊伍,學生工作隊伍能夠深入的接觸學生、輔助學生,并且提出相關的建議。創新創業教學過程中,以老師為教學的主體,學生從旁協助,師生共同完成教學的任務能使教學的質量有保障,雙管齊下提高了創新創業實踐人才培養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