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商學院611745)
大學英語課程是我國高等院校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基礎課程,大學英語承擔著全校的英語基礎教學,幫助學生從高中英語學習向大學英語學習順利過渡,并輔助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其所在專業領域的先進知識。但根據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成果來看,大學英語教學還沒有擺脫傳統的依靠書本的教學模式,學生也未能達到能夠借助大學英語的工具性特點,讓英語成為掌握所學專業在國內外的前沿知識的利刃。而國家社會發展,學校轉型變革卻急需大學英語教學作出改革,在在此發展環境中,大學英語教師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
隨著互聯網以及國際化的日益發展與推進,當前社會對大學生的英語水平有了進一步的需求。英語水平的認定不再唯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分數為基本標準,對學生在英語的實際應用有了更高且更具體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教育部制定并頒布了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對各級別的英語應用能力進行了具體的描述。經過與等級量表的對應,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還處在較低的應用水平。
在我國高校的英語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占主要地位,注重學生在語法,單詞,閱讀理解方面的學習,學生缺少實際運用英語的交際環境和機會。盡管學生學習英語時間長,但是學習英語的效果比較差,這也成為了社會,學校對大學英語教學的“詬病”。
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嚴峻形勢下,大學英語教師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大學英語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認知存在嚴重不足。在長期針對非英語專業學生的教學模式下,大多數老師放松了對自己專業素養的高要求,忽略了專業知識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性。
大學英語課程是為非英語專業學生開設的公共基礎課,而非專業課。因此,大學英語課程地位比較尷尬。盡管大學英語課程在某些方面相對于其專業課程氛圍更加有趣,但學生對大學英語的學習態度比較放松;同時,作為公共基礎的非專業課程,大學英語學分重,課時安排多,并且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成果不十分顯著,因此學生所在學院,甚至在某一些高校并不十分重視大學英語課程,也不重視大學英語教師的自身發展;部分院校甚至借著大學英語改革,逐步減少大學英語的課時,教師們面臨著無課可上的危機。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與教育行業深度融合,使得越來越多的英語自主學習平臺進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學生對英語老師的依賴程度在逐漸降低;E時代下的自主學習英語,資源豐富,快捷,共享等特點使的英語學習擺脫了時間和空間上的束縛,英語學習成為了一件無時無刻,隨時隨地皆可進行的事情。而在英語教學的課堂中,大多數英語教師還未能從教室和教材中得以解放,相對于現代的網絡學習,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在教學資源,教學手段上吸引更多學生的興趣和注意。
教師的職業發展應該是內化與外化的相互統一和促進。大學英語教師在面臨改革發展的大環境下,應該主動去順應改革發展的潮流,而不是坐以待斃。
首先,大學英語教師應該不斷增強自身的專業素質。在計算機科學技術和信息共享的互聯網時代,職業化的教師應該提升自我意識,不斷自我完善。知識透明共享的時代,既為大學英語的教育提供了更多豐富的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程度,同時也讓教師面臨更多的挑戰。機遇互聯網平臺的共享知識使得學生能夠接收到多方面,多渠道的信息,打破了傳統教學中知識教授形式,教師在課堂上面臨著知識權威性,途徑單一性被打破。教師只有不斷強化自身職業素養,才能與學生進行更充分的知識碰撞與互動,這是教師職業話特點之一。
在互聯網時代,教師的的角色不再僅僅是傳道授業,教學不再僅僅是依靠教材和教室。國家、學校越來越重視E時代自主學習,大學英語教師應該正確意識到自己在教學中角色的多功能性,除傳統的教授型角色,應該更加好地承擔起引導型、監管型角色。不應該懼怕知識路徑單一型被打破。教師應該借助網絡學習平臺,幫助學生制定具體的,個性化的學習目標;適實發布測驗,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將英語教學從課堂內延伸到課堂外。
其次,在大學英語教改的背景下,絕大多數高校在逐步調整大學英語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占比。教師應該順應改革背景,主動積極先行一步對大學英語教學進行改革。大學英語課程不應該是統一的、通用的單一課程,而是分化成基礎英語、技能強化課程以及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相結合具有梯度行的綜合型英語課程,在各梯度課程中,應該強化英語技能的實踐環節,加大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過程性考核比例,增加學生英語學習的應用實踐,擺脫“啞巴英語”的困境。
在進階英語學習階段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師職業化發展可以走向雙師型。隨著大外學生專業課與英語的融合,越來越需要雙專業的雙師型教師與非英語專業學院的交互。于此,既可以減少大學英語教師即將面臨的課時少,無課可上的尷尬境遇,同時也能夠增強教師的附加價值,有利于教師在職業發展上的轉型,并且有利于師資隊伍的結構性調整。
在新形勢下發展的大學英語教師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隨著改革的推進,英語教師應該順應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先從自身發展轉變做起,不斷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開闊自己的視野,規劃教師自身職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