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羅平縣臘山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云南羅平 655800)
由專業檢疫人員展開屠宰檢疫有利于及時檢查豬肉質量,根據要求進行生豬科學處理。屠宰前,檢疫發現病豬有利于養殖人員制定可行性管理方案,避免豬群病菌擴散,確保農戶經濟效益。屠宰后檢疫發現有害肉品,能防止該類肉品流入市場威脅人們身體健康和疫病的進一步擴散。
豬瘟又稱爛腸瘟屬于一種急性、發熱性傳染病,有著較高的死亡率和傳染性。有的屠戶一次購入3.4頭以上,所以生豬在屠宰場主要注意急性型豬瘟的鑒別檢疫。由于我國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加之產地檢疫和入場檢疫的重重把關屠宰場很難出現這類病豬,但作為檢疫人員也不能麻皮大意,慢性型由于病程較長所以很難及時發現,如有可疑豬要做進一步隔離觀察,觀察期滿后無問題方可屠宰。
第一,急性病例呈敗血癥癥狀,表現為體溫升高達40.5℃~42℃,稽留熱;宰前可通過觀察精神狀態;糞呈污黑色羊糞球狀,后期腹瀉,病豬耳后、腹部四肢內側等毛稀皮薄處有大小不等的紅點或紅斑指壓不褪色,公豬包皮發炎,必要時還可測量體溫,宰后可見齒齦和唇黏膜潰瘍;肋膜有出血斑點;內臟淋巴結呈暗紅色腫大切面周邊出血;腎臟不腫大,色淡表面有小出血點;肺、胃黏膜、喉頭、膀胱黏膜、心外膜和內膜、有出血點,第二,慢性型,生豬盲腸、回腸、結腸黏膜中有無黑褐色潰瘍。隨后,分析腎部體積有無縮減狀態,重點觀察有無出血點。
豬瘟屬于一類動物疫病,當發生疫病時應當及時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由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第一,感染急性型豬丹毒病豬病變,帶有發紅、充血現象,腹部與四肢內側皮膚等位置帶有密集型出血點與紅斑。病豬淋巴結充血腫大,為紫紅色,切面外翻、帶有小點。胃腸面膜腫脹帶有出血性炎變化;腎瘀血腫脹,為暗紅色,外層帶有出血點。第二,亞急性豬丹毒,病豬皮膚較厚位置有不同的邊緣發紅、中間發白的明顯皮膚的較硬疹塊。第三,慢性豬丹毒。首先,心內膜炎:病豬心臟可以看見心內膜炎病變二尖瓣與主動脈瓣有菜花樣增生物。其次,關節炎:關節腫脹,帶有漿液維生素性滲出物蓄積。
豬丹毒屬二類動物疫病,當發生二類動物疫病時,由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養殖人員若發現生豬感染該病癥應立即進行清潔、檢疫用品消毒,通常使用2%火堿液、2%漂白粉也、3%來蘇水等。對病死生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對疑似污染的尸體展開高溫消毒。
綜合分析,人們對于食品安全尤為重視,特別是豬肉食品安全問題。生豬屠宰檢疫時應科學分析常見疾病病癥特點,及時發現有害物質展開科學處理,從而提升屠宰檢疫效果,確保人們食用安全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