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爾洪江·沙塔爾
在甜菜種植的過程中,重茬就是兩年連作,會導致甜菜的生長受到影響,增加了種植土壤寄生蟲與病菌的滋生機率,嚴重的還會導致疾病蔓延,不利于甜菜的正常生長。因此,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可選擇甜菜與其他農作物輪作的方式開展工作,編制完善計劃方案,保證甜菜種植品質符合要求。在甜菜種植的過程中,重茬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主要因為重茬地的有害物質含量增加,導致甜菜的種植質量降低,糖分損失問題較為嚴重,不能保證甜菜的種植效益。基于此,下文通過實驗分析明確重茬對甜菜品質造成的影響,并提出幾點建議。
選擇甜菜與玉米品種進行預備試驗,在2014年的時候于一公頃的田地中種植甜菜與玉米,將田地劃分成為兩個種植區域,每個區域的水肥管理條件一致。于2015年在一公頃田地中兩塊試驗區域種植甜菜,為方便進行試驗,將甜菜重茬種植地塊設置成為A地塊,輪作地塊設置成為B地塊。于第二年秋季針對甜菜的種植品質進行檢測,主要測定糖分、鉀元素與鈉元素的含量。并針對病蟲害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更好的開展試驗工作。對于檢測數據而言,可以使用EXCEL表格進行數據計算,形成指標模式。
第一,重茬對甜菜產量與糖分的影響。在重茬區域所種植的甜菜產量明顯地域輪作區域的甜菜產量,經過檢測可以得知,A地塊比B地塊的甜菜種植產量低100kg左右,減產幅度較高。且A地塊甜菜比B地塊甜菜的含糖率低4度左右,不能保證甜菜的種植質量。在含糖量檢測的過程中,A地塊中甜菜提取糖量比地塊的提取糖量少500kg左右,并且不能保證糖度符合種植要求,難以進行全方位的管控與協調。
第二,重茬對甜菜鈉元素與鉀元素含量的影響。經過調查可以得知,A地塊種植的甜菜鈉元素與鉀元素明顯地域B地塊,并且甜菜的產量與質量有所降低,不能保證整體種植成效。
第三,重茬對甜菜病蟲害的影響。經過調查研究與病蟲害檢測,可以發現A地塊甜菜病蟲害明顯多于B地塊,尤其是褐斑病較為嚴重。主要因為A地塊受到上一年甜菜落葉的影響,病原菌的基數增多,很容易引發褐斑病。且A地塊的發病程度較高,導致甜菜的產量與質量降低。在兩個試驗地塊調查研究中還可以發現,A地塊中的蟲害問題較為嚴重,對甜菜的生產質量造成一定威脅,如果不能應用正確方式進行處理,將會出現嚴重的經濟損失。
在上文試驗的過程中可以發現,重茬對甜菜種植品質會產生直接影響,不僅會導致產量降低,還會對含糖量造成一定影響,鉀元素隨之降低,可以提取的糖分損失率較高,甜菜的糖產量不能滿足要求。這就導致在企業使用甜菜進行制糖的過程中,增加生產成本。同時,重茬區域種植甜菜會導致病蟲害問題嚴重,受到上一年甜菜種植因素的影響,增加病蟲害的發生機率,不能保證符合具體的生產需求。
甜菜重茬種植屬于行業之內重點關注的問題,連續兩年進行甜菜種植,就會導致產量與含糖量降低,不能保證生產質量符合要求,可以充分證明重茬會對甜菜的種植品質造成直接影響。但是,單一的從產量與含糖量方面進行重茬影響因素的分析遠遠不夠,應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研究與分析,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標開展工作。在上文研究中可以得知,重茬會導致甜菜的褐斑病發病率提升,發病時間提前,且病害問題較為嚴重。而輪作區域的甜菜褐斑病發病率較低,發病時間很晚,容易對其進行防控處理。
由此可見,在甜菜種植的過程中,應規避重茬問題,選擇輪作方式開展種植管理工作,預防產量降低或是病蟲害現象。通常情況下,重茬種植甜菜會導致其產量與品質降低,主要因為在土壤中連續兩年種植單一植物,會導致營養平衡性降低,土壤物理形狀與植物根系分泌物等都會對甜菜的品質造成影響,發生危害性問題。因此,在甜菜種植期間,應遵循輪作的工作原則,為甜菜農作物的生長營造良好環境。同時,還需結合生理變化特點,進行甜菜植株生長的分析與探索,確保能夠滿足當前實際種植需求。
甜菜在種植過程中,不可以進行連作,應結合具體的高產栽培技術開展輪作工作。當前,我國很多區域在甜菜生產期間,會進行土地承包,很多土地在承包之后集約化種植水平降低,不能進行統一管理與種植,經常會出現分散性問題。如果農戶在種植過程中未能掌握科學的管理技巧,針對甜菜進行重茬種植,將會影響整體產量與質量。因此,管理部門應加大指導力度,針對農戶進行正確指導,使其樹立正確觀念,科學使用輪作方法種植甜菜。
在甜菜農作物實際種植過程中,應合理使用輪作方式,打破傳統重茬種植的局限性,篩選最佳方法與技巧開展工作,在提升甜菜種植質量與產量的情況下,編制完善的計劃方案,增強甜菜的種植管理效果,協調各方面工作之間的關系,滿足當前的甜菜種植糖度與質量需求。同時,在種植甜菜期間,需總結豐富經驗,編制完善的計劃方案,保證結合甜菜的生長特點與需求,選擇輪作方法開展種植工作。為了更好的推廣甜菜輪作種植方法,應正確指導農戶進行輪作,打破傳統重茬種植模式的局限性,使得農戶意識到甜菜輪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