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東風 姚世雄
本文首先簡單分析了林業技術推廣當前存在的問題,再結合生態林業建設的需要,對林業技術推廣在生態林業建設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索。
社會的高度發展,不但使得人們越來越多地開始思考生態環境的問題,也為生態林業建設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技術基礎。生態林業并非全然復歸于自然狀態的林業,而是人類尊重自然生態規律,以自然手法施與影響的林業。其有效建設離不開林業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也離不開對林業技術的普遍應用。
我國部分林農現有的知識體系、結構和技術水平難以滿足生態林業建設的需要。另外我國部分林農的文化程度較低、年紀較大,很難接受和學習生態林業建設所需要的各種現代化管理技術和種植方式。而且西南地區比較落后,使得林農的經濟來源十分有限,這就使得林農無力為生態林業建設投入大量的資源。
林業技術的開發和推廣離不開充足資金的支持,然而當前我國對生態林業建設方面所投入的資金比較有限,遠遠不能滿足生態林業建設的需要,滯后對林業技術開發和研究的支撐。其次,過低的薪資待遇挫傷林業開發推廣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造成了大量人才的流失。
生態林業建設涉及到了許多新的管理技術和種植方法,然而當前我國部分地區所推廣的林業技術在數量和創新上卻極其有限。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目前基層林業部門的人員存在一定程度的老齡化問題。其雖然有著豐富的生態林業建設實踐經驗,但缺乏系統理論為基礎。另外,我國基層林業部門人員數量比較少,而需要建設生態林業、推廣林業技術的地區卻比較多,基層林業部門人員分身乏術,其在進行立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時候,就只能選擇比較容易為林農所接受的技術進行推廣,而難度較大、實用性較強的技術就很難得到有效推廣。
首先,要提高相關領導干部、工作人員、林農對生態林業技術推廣作用的認知,以此來提高對生態林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領導力度,工作人員和林農學習、接受新知識、進行林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積極性。其次,要加大對生態林業技術相關內容的宣傳力度,以提高林農和基層林業部門人員生態林業技術方面的知識儲備,方便其以此為基礎和入手點,來學習生態林業建設所需的林業技術。再次,要利用榜樣模范的力量,以點帶線、帶面,來提高生態林業技術推廣的效率和工作質量。
一方面相關部門要逐步增加對生態林業建設林業技術推廣的資金投入,盡快建設起完善、科學的生態林業建設林業技術投入體系,不但國家要下大力氣,其它相關個人、企業等集體也要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針對前述的林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在建設體系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多渠道和多層次的形成。另一方面,為了有效確保林業技術推廣工作對生態林業建設的作用,相關部門也要從根入手,加大對生態林業建設相關科研的投入,構建精簡卻不簡單的生態林業技術體系。
要促使林業技術推廣在生態林業建設中充分發揮作用,還需要對我國現有的林業科技體制進行改革,以構建有利于生態林業建設林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的政策環境。首先,相關部門要從經濟上,以經濟扶持、長期貸款、稅收優惠等方式來為參與或開展與生態林業建設相關的開發性的科技項目的個人或企業等予以支持。其次,也要專門構建相應的獎勵政策給那些奮斗在一線的科技人員,不僅僅要給予經濟上的獎勵,也要從利益分配的角度入手,來提高對科技人員的獎勵力度。再次,相關政府部門也要對原本的林業技術推廣機制進行一定的轉化,結合政府推動、技術服務和成果轉讓等多種形式,進一步促使科學技術成果商品化,以此為基礎,逐漸構建起科技人員利益與成果效益掛勾機制。
考慮到生態林業建設的緊迫性,相關部門在進行林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時候,就要將重點落在生態林業建設相關技術上。當前,我國生態林業建設相關林業技術主要集中在生態林業工程和生態系統恢復、重建與可持續經營技術,荒漠化防治與可持續經營技術,資源高度利用技術三個方面。
這一工作主要需要從四個方面來進行。第一,要借助現有的各種推廣機構、林農專業戶、民間科技組織等的力量,來逐漸形成科學完善的、深入群眾的推廣網絡。第二,充分發揮政府行為和市場調節的作用,有計劃地舉辦林業技術博覽會、交易會等,并通過加快技術轉化、信息傳遞速度的方式來促使有序林業技術市場的形成。第三,相關政府部門還需要提高技術培訓的力度,特別是對基層林業工作人員的培訓。第四,應當建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專用推廣試驗示范基地,以此為切入點,構建生態林業建設林業技術開發示范網絡。
綜上所述,生態林業建設對我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其工作效率和質量離不開林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支持,然而當前我國的林業技術推廣工作卻存在一些問題,不足以支撐生態林業建設。針對于此,就有必要對從改革機構、培養人才、創造有利政策環境等入手,來提高林業技術推廣工作和生態林業建設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