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燕英
農業職業經理人是經過教育培訓達到相應條件,專業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者和領頭人,更是新型職業農民的升級版——農業CEO。其培育不應是單純的培訓,而應堅持市場化為導向,職業化為方向,延伸工作鏈條,建立包含人員篩選、培訓教育、認定管理、資金保障等內容的培養制度體系。
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育對象應按照“個人自薦、鄉鎮推薦、農業部門審核”的程序,廣辟來源,擇優遴選。
1、農業經營主體。在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成員、農民專業合作社骨干、農業企業骨干,以及種田能手、養殖能手、農機手中挑選。這類人員是農業職業經理人隊伍的中堅力量。他們活躍在農村農業第一線,具備豐富的農業生產實踐經驗和一定的產品營銷手段,與“三農”有深厚的感情。
2、村組干部。在貫徹落實黨的農村各項方針政策中,村組干部既是推動者、組織者,更是實踐者,引領著農村發展,服務廣大農民群眾。他們熟悉農村,關注農業,了解農民,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溝通協作能力,是農業職業經理人隊伍的推動力量。
3、有意投身農業事業的人員。部分城鎮居民、返鄉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復員轉業軍人等,他們熱衷并熱愛農業,愿意參加培訓、提升自身能力,有一定的農業生產經營能力,是農業職業經理人隊伍的新生力量。
對培育對象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經常性的教育培訓,提升綜合素養、職業技能和經營水平,是建設農業職業經理人隊伍的重要舉措和關鍵環節。
1、新增人員培訓。以有意愿進入農業職業經理人隊伍,但尚未取得農業職業經理人證書的“三類人員”為重點,按公共課、專業課、實訓課開展培訓,培育符合基本條件的農業職業經理人。公共課包括農業政策、農業法律法規、農產品市場營銷、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信息化知識等;專業課包括園藝、畜禽(含水產)、糧油、農機等相關知識及發展方向;實訓課組織學員到生產規模較大、產業布局較好、現代化水平較高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或農業示范園區進行實訓。
2、知識更新培訓。以已取得證書的農業職業經理人為培訓對象,實施素質提高和能力提升培訓。選擇服務意識強、有實力、有經驗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作為培訓單位,采取理論培訓和實踐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從現代農業技術、“互聯網+”、農業品牌打造、農業社會化服務、一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業創新創業等方面切實提升農業職業經理人的綜合能力,培養“扎根農村、服務群眾、引領發展”的產業帶頭人和產業振興引領人。
3、學歷教育培訓。鼓勵已取得證書、且有意愿系統學習農業經營管理技能、提升自身學歷水平的農業職業經理人,參加相關高等院校舉辦的農業職業經理人方向的大專學歷教育。采取“產教融合、模塊教學、半工半讀”的現代農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掌握國家政策、熟悉新農村建設和經濟管理技能,能夠勝任工作崗位的“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能創業”的農業職業經理人。
農業職業經理人證書是表明農業從業者具有從事農業職業經營管理這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證明。目前全國并沒有統一標準和規范進行等級的認定,主要由各地依據本地區農業發展實際情況自行制定標準和頒發等級證書。如四川省成都市是由各56區縣農業主管部門牽頭聯合財政、人社、科技等部門,按照全市統一的等級評定標準組織考核和頒發證書。
1、初級。根據年齡、文化程度、上崗年限、管理水平、農業收入等條件,按照自愿申請、提交材料、資料核實、組織評定、頒發證書的程序進行農業職業經理人初級評定。初級評定是農業職業經理人隊伍擴充的關鍵環節,參加初級評定的農業從業者應先參加農業職業經理人新增培訓并獲得培訓合格證書。
2、中級。原則上應具備農業職業經理人初級資格達到一定年限方能評定中級。該類人員在農業科技的應用、示范和農業經營管理能力上要優于初級人員。參加中級評定的農業職業經理人應主動參加農業職業經理人知識更新培訓。
3、高級。原則上應具備農業職業經理人中級資格達到一定年限才能評定高級。高級農業職業經理人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較大的經營規模、較高的管理水平和優秀的工作業績,是農業先進技術的示范者、農業產業化的引領者。
在培育農業職業經理人的環節要點中,政府層面的組織管理和經費保障必不可少,直接決定著農業職業經理人隊伍的建設質量。
1、重視組織領導。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育工作,農業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牽頭協調作用,聯合財政、人社等部門,加強部門聯動,利用優質培訓資源,開展人才遴選、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工作,結合地區實際制定扶持政策,建立服務機制,為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育構建完善的制度體系。
2、重視隊伍管理。重視農業職業經理人人才庫建設,從年齡、產業、專長、經歷等方面進行信息錄入與更新。實行動態管理,分別對初級、中級、高級農業職業經理人的在崗情況、經營規模、工作業績等依據相應標準進行動態考核,并予以維持、提升、降低或取消等級。建立退出機制,對農業職業經理人出現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違法違規、失信等問題,可從隊伍中清退。
3、重視資金投入。除中央財政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項目資金外,專項培育資金的投入、涉農資金的整合利用,對培育農業職業經理人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專項資金的長期、穩定投入,有利于建設完備的教學實踐基地,開展新增、更新和學歷培訓,兌現相關扶持政策,實施培育追蹤服務,為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育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
總之,在農業職業經理人隊伍的建立、穩定、發展和壯大上,具備實踐基礎的新型培育模式,正初顯成效。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育工作起步較晚,相關舉措正在逐步完善中,成熟的經驗仍需通過探索和總結才能得出。相關部門和從事人才培育的工作者必須對其加以深層關注,確保人才培養更富多元性和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