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
一棵小苗苗若要成長為茁壯的大樹,必須要有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分、燦爛的陽光以及園丁的呵護。而這群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卻缺少了這些優越條件。
10歲的女孩小麗,家境十分困難。爸爸是保安,媽媽是外來媳婦,哥哥15歲,此前因為車禍而殘疾。一家四口人擠在租來的房子里,大小不到20平方米,幾乎就是現實版的“蝸居”。媽媽要全職照顧生病的老人,一家人的收入全靠爸爸一個人賺取。
命運的坎坷并沒有擊垮小麗一家。小麗的爸爸是一位知書達理的人,對待工作充滿熱情;小麗的哥哥身殘志堅,如今在學校里擊劍學得有模有樣;小麗有著很高的舞蹈天賦,國標舞跳得特別出色。然而,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當老師推薦小麗參加國標舞培訓班和比賽時,她們家卻承擔不起相應的高昂費用,這讓小麗十分沮喪。
在黃浦區,像小麗這樣的孩子有很多。這些孩子的年齡段主要集中在7至18歲,他們有的來自單親家庭,有的是孤兒或準孤兒,有的父母正在服刑,還有些自身或父母為殘疾人。不同的家庭問題,讓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蒙上了陰影,他們有些十分自卑,羞澀而內向,有些自身條件非常優秀,但父母卻沒能力對他們進行培養。這些孩子都有一個勵志的名字一“自強隊員”。
如何幫助這些孩子,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讓他們走出陰影,找回自信,發掘自身的特點和優勢?“青春紀念冊”項目就是一次全新嘗試。
“青春紀念冊”的開端,是從全方面的調研開始。2017年,黃浦區婦聯收集了全區97位困境青少年的基本信息,由陽光中心的社工們設計調查問卷,挨家挨戶了解情況,詢問他們的訴求。你的興趣愛好有哪些?業余時間主要的課外活動有哪些?哪些方面需要社工的幫助?……調查問卷涉及到了生活、愛好、活動意愿等多方面因素。
同時,調查問卷還專門設計了一張評分表,讓自強隊員進行自我評估:我感到自己孤獨一人;每天緊張的生活使我感到苦悶;我的思想觀念與許多人的思想觀念不一致……自強隊員根據自身情況,按照“完全符合”“比較符合”“有點符合”“不確定”等7種狀態進行打分,這也讓自強隊員有了一次很好的自我評估。
然而,調查問卷的發放過程并非一帆風順,部分自強隊員的家庭成員在與社工初次接觸時十分抵觸。丁丁的媽媽就是如此,一開始,她不知道社工為什么會有他們家的信息,她大聲質問社工,甚至將他們誤會為騙子。社工們并沒有因此退縮,他們與丁丁的媽媽反復溝通,讓她打電話查詢并核實社工們的身份。經過一番努力,丁丁的媽媽終于放下戒備,她抱歉地對社工們說,這一切都是出于對孩子的保護。
97份調查問卷很快收集完畢,社工們對問卷進行仔細分析后發現,自強隊員們對于學業提高、自我能力提升、興趣愛好培養這三方面的需求特別突出。于是,社工們針對調研結果制定了后續活動的方向和計劃。
2017年5月,“青春紀念冊”舉行了首場大型活動,活動地點設在重新開業的大世界。雖然有過調查問卷的初步接觸,自強隊員與社工之間仍然很陌生,家長們也很拘束。
現場略顯尷尬的氣氛,在活動開始后得到了大大緩解。自強隊員們在社工和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入內參觀,而家長們則留在外面,與留守社工進行交流。社工們為家長們建立了微信群,第一時間將孩子們參觀時的照片發在群里,進行現場直播。孩子們開心的笑臉感染了家長們,他們熱烈討論起來。很快,家長與社工之間、自強隊員與社工之間,建立起了初步信任。在“青春紀念冊”之后的活動中,社工們每次都會及時將孩子們的點滴進步與快樂瞬間,與家長們一同分享,彼此信任的橋梁就這么一步一步搭建起來了。
“文廟小導游”是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位于上海老城廂的文廟,雖然規模不大,歷史卻很悠久,其建筑格局非常有特色,很多還有著有趣的典故。讓自強隊員成為小導游,培養的正是孩子們查找、搜集、整合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能提升他們表達能力與自信心。
活動從2017年7月26日開始,前期,社工們在微信群里進行招募,鼓勵有興趣的自強隊員積極參與。
活動第一天,首先由專業導游帶領自強隊員們參觀文廟,為他們作詳細講解,之后的幾周時間里,自強隊員們在社工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理解重新編寫導游詞,并進行講解訓練。最終,自強隊員們轉變身份,成為真正的小導游,帶領游客們參觀并了解文廟。
雖然只是一場小小的活動,自強隊員們卻得到了充分的鍛煉與提高。萍萍是一位天生羞澀的姑娘,她是一名準孤兒,由奶奶撫養長大,奶奶去世后萍萍便沒有人照顧,生活起居與學習全都一個人承擔,小小的肩膀上,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因此,見到陌生人,她總是躲得遠遠的,不敢開口說話。
在社工小楊的鼓勵下,萍萍報名參加了小導游活動。對于文廟的歷史與典故,萍萍有非常好的理解力。她整理并改寫的導游詞,不僅思路清晰,而且生動有趣。然而,小導游的訓練過程中有這么一項要求,就是需要將自己改寫的導游詞和演講視頻發到微信群里。對此,萍萍十分害怕,她害羞地把導游詞單獨私信給小楊,希望得到她指導。
“你可以在解說詞里加一些關于科舉制度的介紹”……小楊一邊為萍萍提出各種參考意見,一邊鼓勵她錄制視頻,勇敢地將自己寫的東西講出來。“相信自己,肯定沒問題!”在小楊的鼓勵下,萍萍克服了心理障礙,制作了演講視頻。鏡頭中的她起先有些羞澀,但慢慢地,她越說越順溜,越來越自信,還會時不時加入一些手勢與動作。
“青春紀念冊”的社工們始終秉承著“優勢視角”的理念,他們努力挖掘自強隊員身上的閃光點,不斷對他們進行鼓勵與表揚,讓自強隊員們找回自信心。當自強隊員看到了自己的優點之后,他們會逐步變得開朗、活潑,如此轉變帶來的優勢,也能一直延續到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去。
2017年8月18日上午,文廟小導游活動完美收官。這一天,萍萍的表現非常出色,她不僅在眾人面前表現得落落大方,而且解說深入淺出,頭頭是:道,贏得了游客們的一致好評。
2018年初的“青春紀念冊”準孤兒迎新會上,萍萍作為代表發言,她由衷地感謝社工們對她的輔導與幫助,如今的她已經不再是那個低著頭,說話輕聲輕氣的小女孩,她的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自強隊員均為在校學生,他們對于學習成績提高的要求十分迫切。由于家庭條件的限制,他們請不起家教,也負擔不起各種補習班的高額費用。于是,“青春紀念冊”項目于今年4月起,推出了公益助力學活動,請來了復旦大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在校老師等志愿者,為小學和初中的孩子們進行課后輔導。
起先,公益助力學的規劃里只有4位志愿者,但隨著活動影響力的擴大,以及志愿者之間的口碑傳播,越來越多的高材生慕名而來。他們不求報酬,真心誠意地給予自強隊員一些幫助。
公益助力學活動每周舉辦一次,自強隊員們聚集在會議室中,志愿者老師們通過考卷測評、后續講解、解疑釋惑等多種形式,幫助自強隊員掌握知識點,調整學習方法,提升學習能力。為了能更好地輔導孩子們,志愿者老師們花費了很多心思。有一位復旦的研究生自己研發了一整套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試卷,讓自強隊員們測試。測試結束,他對卷子逐一分析,再根據每位孩子的答題情況,進行針對性指導。他的教學方式,得到了孩子們的一致認可。
市南中學的退休教師黃吉人老師,也為公益助力學貢獻了不少力量。黃老師腿腳不方便,長期以來靠輪椅出行,但這絲毫不妨礙她幫助和輔導學生們。從1999年開始,黃老師開設了“上海新希望助學公益服務中心”,為孩子們免費辦班補習功課,課程覆蓋初中及高中部分學科。學習班的老師除在職和退休的老師、大學生志愿者外,還有公司和基金會的白領等。
在一位家長的牽線搭橋下,黃老師了解到了公益助力學活動,社工和志愿者們的全力付出深深感動了她,她一直想著能為孩子們做些什么。由于公益助力學所覆蓋的年齡段有限,補習學科也有限,因此,黃老師主動提出在自己的補習班上開放有限的輔導名額,無償幫助那些有需要的孩子們。目前,黃浦區自強少年中已經有8位孩子參加了黃老師的免費補習班。從5月初開始,這些孩子每周日上午前往市南中學,每次三小時,涉及兩門學科,老師們的耐心指導,讓孩子們收獲不少。
自強隊員中不乏一些學習成績出眾的孩子,他們也會主動參與到公益助力學活動中,而他們的身份則是小小志愿者。小金今年五年級,他的家庭條件很困難,家中只有爸爸一個人照顧他。然而,天性樂觀開朗的小金卻是個相當努力的孩子,不僅學習成績優異,還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此前的文廟小導游活動,小金表現得相當出色,公益助力學活動啟動后,他主動報名成為了一名小老師,幫助輔導三四年級弟弟妹妹們。相比于志愿者老師,小金更能理解同年齡孩子的想法,他的講解或許并不專業,但孩子們聽來卻很有認同感。
補習班結束,社工們會召集志愿者們一起開會,總結經驗,小金總是積極發言,歸納錯題的原因。“小麗特別粗心,小文不是笨,而是上課不好好聽講!”分析起個案來,小金頭頭是道。
公益助力學不僅幫助了自強隊員,也緩解了家長們的焦慮,讓他們掌握了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冬冬是服刑人員子女,如今,父母正忙著打離婚官司,她的日常生活與學習,都由奶奶一個人管。奶奶對冬冬寄予厚望,可老人又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偏偏冬冬已經五年級了,連基本的加減乘除都算不清楚。為此,奶奶急得不得了。
在公益助力學的家長群中,社工和其余家長給了冬冬奶奶很多建議,傳授了許多解題思路以及隔代教養的方式方法,他們引導奶奶,多發現冬冬其他方面的優點。志愿者老師也經常與冬冬奶奶交流,讓她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一來二去,冬冬奶奶始終懸在喉嚨口的心漸漸放下來了,她認識到,孩子今后的發展可以是多方面的。在志愿者老師的幫助下,冬冬也漸漸掌握了學習方法。
而安安的情況正與冬冬相反,他是個非常出色的孩子,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可是,爺爺對安安的要求卻高之又高,始終覺得他還做得不夠,從小到大都沒有表揚過他。事實上,爺爺對于有安安這樣的孫子是特別驕傲的,他一邊向社工抱怨安安只考了98分,一邊又得意洋洋地“炫耀”安安在班里得了第一。于是,社工們順勢鼓勵爺爺,讓他當眾夸獎一下安安。
經過一番糾結,嚴肅的爺爺放下矜持,漲紅著臉,用生疏的普通話說出對孫子的贊許,而安安也羞澀地笑起來,爺孫之間的關系得到了緩和。
在這一系列活動中,“青春紀念冊”社工們的服務對象并不只是自強隊員個人,而是他們的家庭。社工們通過各種方式對家長和孩子進行正確引導,增進彼此間的親子關系。只有家庭關系融洽,孩子的生長環境才能得到改善,從而產生的社會意義才會更大。
除了舉辦各種活動外,“青春紀念冊”項目的社工還為97位自強隊員建立一人一檔,定期提供服務,記錄他們的成長足跡。當孩子中出現更為個性化的需求,以及緊迫性較強的問題時,社工會為他們開立個案,提供最有針對性的輔導和幫助。通過社工一年來的專業化工作,他們的問題得到緩解,能力得到提升,家庭關系更為和睦。
2017全年,“青春紀念冊”項目已經開立了20個個案,組織了11場活動,受益家庭97戶,受益人數97人,受益人次473次。
2018年,黃浦區自強隊員的人數增加至127人。除了推出公益助力學外,“青春紀念冊”還將于下半年陸續舉辦小記者活動以及國旗下成長活動,其中前者將組織自強隊員們參觀報社,學習攝影攝像、新聞采編、微信制作等技能,后者則通過參觀軍營、一大會址、升旗儀式等形式,學習愛國主義知識。
對于自強隊員來說,每一次活動,他們并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參與者,而是一個與活動一起成長的組織者、策劃者。活動中,社工們會挑選一些能力比較突出的自強隊員,為他們分配特殊任務,做會議記錄、制作活動微信。當孩子們發現他們的成績得到肯定,并且有能力去幫助別人時,他們也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有干勁。
對于自強隊員來說,“青春紀念冊”的社工們不僅僅是他們的朋友,更是一位位充滿愛心,耐心細致的專業指導員。他們教會了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會他們用豁達與積極的心態面對困境,教會他們如何規劃未來的學業和人生。
在每位自強隊員心中,都有一本屬于自己的青春紀念冊,上面曾經寫著他們對于父母的抱怨,對于生活的無助,以及對于未來的無奈,而社工們用愛為他們輕輕擦去了那些不愉快的過去。如今,自強隊員們的青春紀念冊上書寫著自信、自強、自立的新篇章,他們的青春,與所有的孩子一樣,燦爛而美麗。
(文中孩子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