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作平 王璐

2018年2月以來,萬科獨立董事的津貼大幅上漲、1位獨董發出公開信,使“獨立董事”備受關注,獨董津貼成為公眾熱議——自2001年證監會要求中國上市公司設立獨立董事制度以來,獨董在上市公司的作用是否得以實現一直備受爭議。一方面,獨董個人能力和品質不斷被公眾質疑,被輿論詬病為“拿錢不辦事的花瓶”;另一方面,很多獨董認為其責任大、風險高,津貼與此不匹配,從而損害了獨董制度的有效性,應較大幅度提高津貼收入。該如何建立適當的獨董津貼制度?
據統計,2017年中國上市公司獨董津貼均值約8萬元,津貼排名前20名(最低為60萬元)的獨董中,有12位來自金融行業,其中民生銀行6人、中國平安5人、北京銀行1人;分眾傳媒4人、美凱龍4人。民生銀行獨董解植春、李漢成、鄭海泉、劉紀鵬分別以99萬元、95萬元、88萬元、86.5萬元位居前4;分眾傳媒的4位獨董(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各85萬元;民生銀行的1位獨董81萬元;美凱龍(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1位獨董80萬元。其余10位的津貼介于68萬元-60萬元。
針對部分獨董領取高額的津貼,不少人很有意見。他們認為,很多獨董每年只用開幾次會、簽幾次名、投幾次票就可以拿到高額報酬,其作用發揮有限,高薪收入與所做出的貢獻不對等。相對于獨董津貼過高的言論,很多獨董仍然認為目前的津貼與其承擔的風險不匹配,損害了獨董制度的有效性,使“獨董不獨”。值得一提的是,仍有部分企業獨董任期滿一年津貼卻低至數千元(如易明醫藥獨董溫泉年津貼為5000元),最少的津貼為0,如深圳能源獨董李平。
如今越來越多的獨董受到監管機構的公開處罰,而遭受監管機構的處罰可能致使獨董聲譽受損,受雇于其他公司取得高收入的可能性降低,更嚴重者則被市場禁入。
深圳美麗生態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1989年,核心業務為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和養護、園林景觀設計及苗木種植等。其獨董虞群娥在2017年6月收到證監會下達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基于美麗生態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一案,對虞群娥給予警告,并罰款5萬元。
2015年10月美麗生態收購八達園林,并在11月將其納入合并報表范圍。按照美麗生態的要求,八達園林于2015年底對生物資產進行全面清查,評估后盤盈凈額達1247.29萬元。這些盤盈的生物資產2014年以前形成,而八達園林將其計入為2015年度營業外收入,最終美麗生態2015年編制財報時,將八達園林納入合并范圍,確認營業外收入。但是,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存貨盤盈本屬于前期會計差錯,企業應使用追溯調整法更正前期差錯。錯誤的將其全部確認為營業外收入,導致美麗生態合并利潤虛增1247.29萬元(占當年合并利潤總額的21.32%),存在虛假記載,金額大,違反《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作為美麗生態的獨董,虞群娥面對公司會計信息弄虛作假的違法行為,沒有及時發現和糾偏,同意通過2015年年報并簽字確認。
上市公司發生虛假陳述,是否一定意味著獨董失職,從而需要為此承擔責任?現實中,由于獨董掌握的信息有限,其決策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管理層和審計師提供的相關信息,很難發現公司的虛假陳述行為。因此,不少獨董紛紛“喊冤”,認為津貼與責任不相匹配。那么,獨董津貼到底應該如何制定與實施呢?
我國上市公司獨董津貼的現狀為: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上市公司中,獨董津貼差距較大。具體來講,由于協商機制起作用、標準不一致導致我國上市公司獨董津貼水平高低大相徑庭。同時,獨董津貼高低受到地區差異、企業經營業績、所屬行業發展狀況、企業背景的聯合影響。一般而言,公司業績與行業發展狀況較好的上市公司,獨董津貼較高,東部沿海和南方地區比西部和北方地區高,具有發行外資股的上市公司獨董平均津貼高于總體均值。此外,我國獨董多為專家學者或退休官員,其中專業學術水平較高、社會活動能量較大、具有海外學習和工作經驗或社會知名度較高的人員津貼較高。建立適當的獨董津貼制度,應遵循以下兩個主要原則:津貼由第三方獨立支付、風險與收益相匹配原則。
第一,津貼由第三方獨立支付。傳統委托代理理論認為,獨董作為剩余索取者的代理人,“利益掛鉤”的激勵方式與獨立性相互排斥。在我國,獨董從上市公司獲得的津貼標準由董事會制定、股東大會通過,上市公司支付。這種津貼模式對獨董的獨立性產生影響。獨董津貼應確保與上市公司利益和經營業績無關,其作為獨立的監督者和資深的專業人士,津貼應由參與董事會決策所提供的專業服務的質量決定。津貼應由獨董協會統一制定,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
第二,風險與收益相匹配。獨董是一項有風險的工作,在國外,獨董被視作“走鋼絲的人”。雖然不少獨董已從上市公司獲得不菲收入,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獨董津貼處于較低水平,導致風險與收益不匹配,不能實現較好的激勵效果,這便是“花瓶董事”的癥結所在。這可能是由于我國獨立董事制度起步較晚,相關法律法規較為薄弱。同時,與獨立董事制度相配套的制度設計還不夠完善,不能從根本上保證獨董“獨立”行使其職能,降低了獨董應有的監督效用,這也是其津貼不高的原因。但是,我們相信,隨著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的進一步發展與完善,風險與收益相匹配的問題會逐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