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健宏
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 弘揚企業家精神 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首次提出“國有企業家”;2018年3月全國“兩會”,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
新時代天津需要更多企業家大展拳腳,需要企業家精神生根成長。黨的十九大閉幕不久,天津市召開企業家工作會議提出,要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創造良好營商環境,提供優質服務,讓天津成為企業家創業“高地”、成長“濕地”和心靈“港灣”。天津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營造企業家創業發展良好環境的規定》,提出依法保護企業家財產權、依法保護企業家自主經營權、促進企業家公平競爭誠信經營、激發企業家創新創業活力、完善企業家激勵機制、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優化對企業家的服務、培育優秀企業家隊伍等8項具體措施。這項被稱為“津八條”的規定提出,天津將實施企業家隊伍建設“111”工程,到2020年培養100名以上具有國際視野、善于國際化經營管理、具有一定國際市場影響力的企業家,1000名以上經營業績突出的知名企業家,1萬名以上富有創新精神、具有一定行業或區域影響力的企業家。
事實上,作為近代工業發源地之一,天津并非是一個缺少企業家基因的城市,曾經誕生的企業家隊伍繁若星辰。但是,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進入互聯網時代,在第三產業比重、民營經濟比重等經濟指標上,天津遜色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與國內民營經濟發達地區相比,天津本地優秀企業和優秀企業家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顯得不足。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指出,天津優秀企業家數量較少,根源在于思維觀念。要堅決打破舊邏輯,破除“官本位”思想、樹立重商意識,破除計劃經濟思維、樹立市場意識,破除封閉保守觀念、樹立開放意識,破除畏難等靠情緒、樹立服務意識,走進企業家內心,知商懂商,遵從企業生長規律,涵養好企業茁壯成長的“生態濕地”。
此次“津八條”在涵養企業家成長“生態濕地”上亮點頗多:國家規定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按有關標準下限執行,地方涉企行政事業性“零收費”;健全市、區、鄉鎮(街道)三級領導干部聯系企業家制度;堅持“馬上就辦”,辦理時限在法定時限基礎上壓縮60%以上;每年舉辦一次天津企業家大會,打出天津品牌,選樹十名踐行優秀企業家精神的先進典型,每名企業家獎勵100萬元。
激發企業家創新創業活力方面,按照此次規定,企業研發平臺升級為國家級的,給予50萬元至100萬元專項資金補貼;市科技領軍企業和領軍培育企業實施重大創新項目、創新平臺建設,分別給予最高500萬元和300萬元科技資金補助;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內外院士在津創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型企業并擔任董事長或總經理的,給予一次性最高1000萬元科技成果轉化資金補助。完善企業家激勵機制方面,規定提出,建立企業家榮譽制度,加大收益分紅、股權激勵、股票期權等收入分配力度,推進國有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實行國有企業經營管理層職業經理人制度,加快“去行政化”步伐等。
為做好企業家服務工作,天津市委、市政府本著“親商助商、牽線搭橋、構筑平臺、服務協調”的定位,專門在天津市政府辦公廳設立了企業家服務處,負責聯系服務企業家工作。最近幾個月,天津市各區、各部門積極響應,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措施,為企業家在天津發展提供更多便利條件。
2018年天津的經濟增速目標定為5%。天津在實現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新征程中,涵養企業家成長“生態濕地”適逢其時,在新時代必將激發企業家的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