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在全面深化國企改革的攻堅期,系統化構建國企的容錯機制,為企業家的創新擔當精神買上“意外保險”,是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重大部署的重要抓手,是激勵企業家勇于創新、敢于擔當、富于實干,積極營造鼓勵改革探索、寬容失誤失敗政治生態環境的有力舉措。
古今中外,無數的案例和實踐證明,創新是企業家精神中首要和核心的特質。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一個企業最大的隱患就是創新精神的消亡。創新的實質是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熊彼特關于企業家是從事“創造性破壞”的創新者觀點,更進一步描述了一個真正的企業家應有的精神實質。德魯克指出,“一切都是成本,唯有創新和營銷才是利潤”,他認為企業家的核心特質就是創新,包括創新與眾不同的產品,開創新市場和新客戶,以變化為常態并視為機遇等。
企業家精神的另一個重要特質是擔當和責任。1755年,法國經濟學家理查德?坎博龍將企業家精神定義為“承擔不確定性”,這道出了企業家的本質特征,就是具有敢冒風險和承擔風險的魄力。美國3M公司有一個口號:“為了發現王子,你必須和無數個青蛙接吻”。接吻青蛙,常常意味著冒險和失敗,但是如果“你不想犯錯誤,那么什么也別干”。因此,創新和擔當是企業永續發展的活水源頭和不竭動力,一個具有卓越競爭力的企業,一定會有一個鼓勵創新擔當、寬容失敗、能夠充分激發和調動企業家、團隊活力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在全面深化國企改革呼喚企業家積極創新、敢于擔當的背景下,一些企業家在實際工作中內心出現了“洗碗效應”,產生了“不干不出錯、越干錯越多”的負面心理,形成了少出錯、怕出錯、不出錯的保守意識,導致少作為、慢作為、甚至不作為現象的發生。究其原因,就是沒有一個清晰的行動準則和穩定的心理預期,就是怕不知不覺、糊里糊涂犯錯誤。不是不想創新和擔當,而是存在思想顧慮,不敢去冒風險。
兩個多世紀的西方企業制度的發展、完善歷程中,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允許試錯的企業精神是支撐西方企業長時期全球領先的強大動能,眾多企業通過為董事和高管購買責任保險的方式來保障企業家的積極性,甚至不惜犧牲短期利益去獎賞創新開拓者,對創新失敗者則予以容錯和保護。在深化改革中構建國企的容錯機制,就是要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立足弘揚和激勵企業家創新和擔當精神,以解決實踐主體的心理和思想問題為目標,讓他們積極作為、敢為人先、勇于開拓、興企有為、治企有方,這也是廣大企業家們的熱切期盼。但從目前的情況看,現有容錯幾乎都停留在碎片化的研究成果和大同小異的制度規定上,雖然各地陸續出臺了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制度文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松綁減壓的作用,但大多比較原則,規定相對寬泛、邊界比較模糊、標準不夠統一、程序過于繁瑣、操作比較困難,缺乏針對性、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各地向相關部門提出容錯申請的案例不多見。
建立完善國企的容錯機制具有鮮明的導向作用,它是企業家銳意進取精神的“定心丸”,改革創新精神的“保護傘”,擔當實干精神的“保險單”。它不該是一句吸引人的“口號”或一個表態性的“文件”、一項權宜之計的政策措施,而應是一項長遠之策的制度安排,需要從增強其針對性、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入手進行系統化構建。
一是通過清單管理厘清邊界。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區分開來”的要求,進一步厘清容錯與法律、紀律和問責的界限,明確和界定可以容錯的領域和范圍。通過清單管理明確企業家的職能職責權力,明白將要受到問責和容錯機制保護的具體內容,知曉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明白怎樣干才能防錯、減錯、糾錯和受到容錯機制保護。從現狀看,各地出臺的容錯條款普遍存在比較籠統、過于原則等問題。不同地方、不同部門、不同層級的容錯免責情形和結果運用具有多元化、差異化的特征,很難用一個統一的標準將其列舉窮盡。需要在實踐中結合具體實際制定明確的職責、權力、負面和容錯清單,推進容錯機制走上清單化、規范化的軌道。讓企業家真正做到知權、知責、知為、知畏同在,防錯、減錯、糾錯和容錯并舉。
二是通過流程控制規范程序。決策、執行、監督、糾錯、問責、容錯等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單一的容錯免責認定程序很難全面體現防錯、減錯、糾錯、容錯等系列過程,需要在實踐中科學系統設計融決策、監督、糾錯、問責、容錯于一體的閉合流程,讓企業家做到運用有方、大膽作為,走上程序化、科學化的軌道。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指導意見》精神,以《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為基礎,持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制定完善董事會、黨委會、辦公會《議事規則》,明確“三重一大”事項的決策程序,避免出現因決策程序問題而受到問責的尷尬。通過監督流程的制定和落實,及時發現和糾正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和偏差。通過糾錯流程的制定,破解當改革出現偏差,如何及時糾偏糾錯,防止錯誤產生的影響繼續深化的困惑,最大限度挽回損失或消除不良影響。通過問責流程的制定,督促企業家踐行忠誠干凈擔當,破解怎樣做才能避免被問責的困惑。通過容錯流程的制定,破解企業家在出現失誤時如何運用容錯機制受到保護的困惑。
三是通過氛圍營造推動實踐。“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對于容錯機制的順利實施具有重要意義。有了科學的容錯機制和寬容的文化氛圍,讓改革創新者感到被充分信任,對干事創業有充分的信心, 就會最大限度地調動改革創新者的積極性,從而推動在全社會形成大膽改革創新、善于改革創新的良好風尚。因此既需要上級組織及領導率先垂范、鼓勵引導、積極推動、疏通教育,還需要充分利用宣傳輿論陣地,全方位、多層次加大宣傳力度,讓創新擔當成為一種時尚、一種文化、一種追求。加強典型案例的宣傳,讓容錯防錯人人知曉,創新擔當實干深入人心。要切實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對符合容錯的干部及時容錯,對受到誣告陷害的干部及時澄清是非。要加大激勵鞭策,設立“改革創新獎”,評選表彰“創新型”“擔當型”優秀企業家,將容錯的成果運用到培養選拔使用優秀人才的具體實踐之中。